4月1日,天公不作美,淅淅沥沥不停地下着小雨,一下就是一整天,恰好印证了“清明时节雨纷纷”这句话。纵然孝感大地的天气如此不给力,却仍旧阻挡不了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的女科学家来孝感地区开展鲈鱼基因调查及技术指导的脚步。
孝感地区的鲈鱼来自美国,俗称加州鲈。肉质鲜美、无肌间刺、无腥味、抗病能力强,适温性广,富含丰富的蛋白质和维生素,在市场上备受消费者欢迎。在养殖产业中利润较高,一亩鲈鱼利润可达元,面对如此高的利润诱惑,众多养殖者趋之若鹜。
可是在鲈鱼养殖产业发展中,让养殖者们在面对技术难题和高成本问题上打退堂鼓的也不在少数。孝感地区鲈鱼鱼苗主要从湖北荆州甚至广州等地购买,远距离购买增加生产成本不说,一路上的鱼苗损耗也比较大;养殖技术难点及高价饲料让规格苗的成本价达到近2元/尾,这些因素的存在从而直接导致了孝感地区养殖鲈鱼产业发展困难,3年时间规模仅约近百亩。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年孝感市委一号文件明确指出,要不断壮大强化孝感农业产业,补齐补强产业链条。孝感市高度重视产业发展问题,开展水产行业转型。面对鲈鱼养殖产业短板,于4月1日由孝感市农科院邀请到了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的鲈鱼遗传育种专家一行来孝开展基因调查和技术指导,孝南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陪同调查。
国家特色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淡水鲈种质资源与品种改良岗位科学家叶星教授,当天上午率先来到孝感市农科院所在的湖北浩浩现代农林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浩浩农业)鲈鱼养殖基地内对鱼苗养殖情况进行考察,查看鱼苗繁育和生长情况,调查鱼苗零星死亡的原因所在。在平米的工厂化温棚育苗池内,面对池内近几百万尾的鱼苗,叶教授对该基地内鱼苗生长速度和成活率,对养殖技术和注意事项方面给予了高度肯定。
清明时节的雨一直持续地下着,丝毫没有停止的意向。结束上午的调研,叶教授一行马不停蹄地又赶到了浩浩农业亲本养殖基地。在18亩的亲本养殖基地内开展剪鱼尾取样,解剖亲本鱼,提取肝、脾、肾等内脏进行数据分析,细数侧线鳞及肋骨数判定鱼的分类,探讨该基地内鱼药、饲料、养殖密度具体细则,询问了解湖北市场价,销售详情等。为该亲本基地在基因取样和解剖样本的过程中发现的异常情况给予技术指导,建议该亲本基地从饲料、鱼药方面加以调整,增设微孔增氧机等专业设备数量,从而不断提升养殖技术,稳控养殖水平。
此行最后,叶教授一行还参观了孝南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水产推广站名特优苗种繁育基地建设情况,对孝感地区水产行业名特优育苗繁育前景寄予厚望。
结束完整个调研工作后,夜幕已深深降临。随着时代的发展,消费水平的提升,民众口味对名特优鱼种的需求越来越大。孝感地区水产产业发展中的供需问题、技术难点、生产规模等短板仍旧严肃地摆在养殖者、技术专家们眼前。虽然路长且阻、任重道远,但在不断技术探索与研究的历程中,孝感鲈鱼产业发展未来可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