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高温季节是水产养殖的旺季,此时的鱼类生长能力很强,但由于夏季高温也容易使各种细菌和寄生虫繁殖加快,导致水产品感染疾病,且难以处理,养鱼先养水,养水多改底,这是贯穿养殖生产的主线,养殖户必须牢记。
夏季高温水产养殖的几个高发问题1、寄生虫问题
寄生虫其实就像垃圾堆里的苍蝇,不管你如何消灭苍蝇,只要垃圾堆在,苍蝇、蚊子、老鼠绵延不绝,这不是苍蝇、蚊子、老鼠的原因,是垃圾堆的原因。寄生虫同样如此,平时调好水,改好底,做好预防。
寄生虫关键不在于杀,而在于防,通过水质调控,防虫、净水、改底、解毒工作,日常清洁鳃丝,可以有效控制和减少寄生的繁殖和感染频率,
当今提倡生态防控的理念,能不杀虫,尽量不杀虫。也就是通过改变水环境、底环境,从而有效抑制寄生虫的繁殖,我们一直认为:引起鱼类出现死亡的根本原因不在于虫,而在于环境突变和病菌后续感染引发的自身体质下降或者说机体病变。
2、水质问题
随着气温的升高,水质问题也接踵而至,其实水质问题的关键还在于底质恶化,目前,比较常见的水质问题包括:开花鱼塘水过肥引发的pH值极度偏高状况,高温季节蓝藻滋生蔓延,由于底质恶化、底层有机质酸败后续导致亚硝酸盐偏高并持续时间较长的情况。当然,底部环境恶化,也是寄生虫滋生蔓延的最佳温床,水体则是寄生虫感染鱼体的最佳途径和桥梁,所以说,寄生虫滋生蔓延是鱼塘水质、底质恶化的最直接标志。
3、亚硝酸盐持续飙高
高温季节,很多养殖户反应,亚硝酸盐会很快偏高,且不容易降解,就算是降解了,很快又会反弹,反反复复,在养殖过程中,对于鱼类的影响确实是蛮大的。
亚硝酸盐的偏高与底部有机质积累、底部溶解氧缺乏、池塘生物菌不足有直接关系,亚硝酸盐其实就是有机质分解转化的中间产物,其中溶氧是比较关键的衡量指标,一般情况下,一个池塘亚硝酸盐偏高,很大程度说明,这个池塘的溶解氧气是不足的,所以,鱼塘会出现非常明显的浮头症状。
处在亚硝酸盐高的水体当中,鱼自身体质也是处于一种极度负荷状态,这一切统统称之为应激源,长时间下去,后续引发的便是常见的:烂鳃病、鳃部附着泥巴、出血病、肠胃问题、消化问题、烂身病、斜管虫等寄生虫滋生、蔓延危害鱼体。
4、消化问题引发的肝肠问题、出血病
随着追求高产量的思维引导,气温回升的同时,养殖户会加大饲料的投喂量,今年的天气较为不稳定,阴雨交加,导致很多鱼塘开始发病,最明显的就是肠道出血,也就是出血型肠胃炎,伴随而至的还包括:口腔出血、烂鳃、烂身等问题,很多养殖户在未弄清楚病情原因的情况下,多次用药,效果不够明显。
经过多次调查试验分析,出现问题的根源有很多,饲料投喂、底质恶化、体质下降、病毒细菌混合感染等问题接踵而至的分析到位,在鱼类发病阶段,鱼类的体质是很差的,免疫力极端低下,并处于亚健康状态,必须加强抗应激工作。
把好“三关”,让鱼类成功度过高温期1、水质调节关
梅雨天气刚过,部分池塘水质较清淡。应在天晴后抓紧时间进行肥水工作,施肥应尽量选择生物肥料,将水质调肥调爽,保证水中溶氧的充足。此外,现在是投饵的高峰期,残饵跟鱼类粪便较多,易引起水质恶化。应勤开动增氧机,高温季节,在下午1点-3点之间,最好将鱼塘增氧设备全部打开,充分搅动水体,充分曝气,提前促进水体对流,提前抵消底部氧债,使得池塘水质均衡发展,这是高温季节最正确的增氧机使用方法。使用微生态制剂进行水质调节。水质不稳定的,应使用光合细菌为主的菌种稳定水质,水质浓浊、发黑的,应使用芽孢杆菌或者乳酸菌为主的菌种分解有机质,净化水质;亚硝酸盐、氨氮等水质指标超标的,应使用硝化细菌为主的菌种进行转化。
2、饵料投喂关
夏季为一年水温最高的时候,也是最适合鱼类摄食生长的时候。因此,养殖户应根据池塘情况适时提高投饵量,增加饲料蛋白含量,同时在饲料中添加保肝护胆的胆汁酸,提高鱼的体质,预防鱼类肝胆疾病的发生,同时加快饲料的转化率,促进鱼类生长。当出现肝胆疾病时,建议减料不减药物,按照鱼类体重计算出当前实际上应该投喂的饲料量,按照当前正在投喂量减半投喂,拌入胆汁酸治疗。
3、病害防治关
夏季正是水产养殖各类品种病害爆发的高峰期,养殖户对各类病害的防治不能掉以轻心。特别在雨后,寄生虫容易大量繁殖,水质往往会变差,更容易诱发疾病。因此,要提前防虫,可以采用乐畅桉树精油内服加外用的方法抑制寄生虫,乐畅桉树精油澳大利亚进口原料,纯植物提取,高效驱除寄生虫,用后无需解毒,不伤鱼不伤水,避免使用强刺激性杀虫药物对鱼体及水质的影响。
同时提醒各养殖户要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