溍康生物改底常用简单实用方法,再也不

改底常用简单实用方法,

再也不用担心底质问题了!

池塘是一个复杂的小型生态系统,池塘中的鱼类、藻类、微生物在池塘中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生物间的相互作用还必须依赖于水体和底质这两个媒介进行物质和能量转化,因此池塘中的水质和底质影响整个系统的物质和能量循环,所以进行科学的水质调控是提高池塘高效运作,实现高产高效的一个关键因素,而其中的底质作为池塘中的“能量库”,无疑成为影响水质调控的重要因素。

底质恶化的主要危害

1.导致“氧债”增加

  “氧债”就是池塘溶解氧在供应充足情况下的耗氧量和实际耗氧量之差。池塘过多有机物积累在池塘底部,同时池塘底部溶氧缺乏,在缺氧情况下,兼性厌氧菌大量繁殖,将有机物进行无氧发酵,产生大量的还原性中间产物(亲氧)会将底部的氧气结合从而消耗底部溶氧,因此“氧债”的存在是缺氧、水质恶化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底质恶化是导致“氧债”产生的根本原因。

  特别是在夏天和秋天的高温时期,一旦天气突变,池塘表层就会出现水温快速下降的现象,池塘水出现对流,上下层水体之间出现互换,这样的情况下,鱼塘会呈现极度的缺氧现象,养殖的水生物因为缺氧而窒息死亡。

2.导致大量有毒有害物质产生   池塘底部过多有机物在兼性厌氧菌的发酵会产生大量有毒有害物质,如如氨、硫化氢、亚硝酸氮、甲烷、有机酸、低级胺类、硫醇等,这些物质大都对水产养殖动物有着不同程度的毒害作用,容易引起鱼类免疫系统紊乱或是正常代谢受阻。

3.导致池塘底部酸碱失衡(主要是酸化)   池塘底部过多有机物在兼性厌氧菌和好氧细菌的共同作用下,会产生各类有机酸和无机酸,导致池塘底部pH快速下降,而鱼类对水质中的酸碱度有一个适宜的范围,过高或过低都会刺激鱼类鳃组织和皮肤组织,从而影响鱼类正常的呼吸作用,这就是为什么那些氧气充足的池塘中还存在缺氧的症状,主要就是酸化严重的底部会造成鱼类不能利用池塘中的溶氧,因此要在平常生产管理中注意碱化池塘底部。

4.导致底部病原菌大量滋生造成池塘疾病爆发   池塘底泥本就是一些寄生虫和条件致病菌的的温床,一旦底质恶化,这些寄生虫及致病菌就会趁机大量繁殖,当数量达到致病数量时,而酸化的底部也会使一些体质弱的鱼群抵抗力下降,最终引发池塘疾病。

改善底质的基本策略和方法

1.物理方法   常见的物理方法有清淤、开增氧机搅动塘底等,所以有条件的养殖户会每年冬季卖完鱼后进行清塘挖淤,将一年积累的淤泥推到池塘周围,然后进行晒塘等操作,减少第二年病原菌的数量;晴天中午开动增氧机1~2小时,打破池塘水体土壤边界(类胶质层)的阻断,增加池塘上下水层交换,让高溶氧的上层水与低溶氧的底层水进行充分交换,减少池塘底部“氧债”,这就是为什么建议养殖户晴天中午坚持开增氧机的原因。   以沸石粉、木炭等吸附性物质为主的物理型底质改良剂也是改善底质的一种物理方法,能大量吸收底部中的氨等有害物质,但此法只能将有害物质进行吸收,不能根本解决问题。

2.化学方法   化学方法主要有清塘时候使用生石灰,根据生石灰遇水后发生化学反应,放出大量的热能,中和淤泥中的各种有机酸,改变酸性环境,从而可以起到除害杀菌、施肥、改善底质和水质的作用,此方法是养殖准备期进行,方法简单,运用较广。   以过氧化钙(CaO2)为主的化学改良剂目前是化学改底中常见的一种,该类物质主要是对池塘进行碱化,提高池塘酸碱度,同时增氧底部溶氧,促进硝化作用进度,降低氨氮、亚盐和硫化氢等含量,降低池塘有害物质含量。

3.生物方法   此法主要是针对池塘底部施加相应的菌种,对其中积累的有机物以及一些有毒有害物质进行分解或吸收,该方法能一定程度上根本解决池塘底部问题,如芽孢杆菌这类菌种可以有效分解池塘底部有机物含量,并能为池塘藻类提供营养盐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光合细菌能在无氧或含氧量低的底部利用硫化氢等有害气体合成自身物质进行大量繁殖,从而降低硫化氢等有害物质。   因此微生物底质改良剂,能发挥各菌种的协同作用,将残饵、排泄物、动植物尸体等影响底质变坏的隐患及时分解消除,不仅能改善底质和水质,而且能通过生态占位控制病原微生物及其病害的蔓延扩散,实现改底降病害的目的。

赞赏

长按







































全国白癜风最好医院
白癜风怎么治愈



转载请注明:http://www.szhuazhuangbao.com/azzzyj/101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