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农历节气是白露、秋分。经历了盛夏酷暑和“秋老虎”的闷热天气后,气候渐渐转凉,进入了秋天季节。
初秋,气温仍维持在夏季的高温阶段,但夜晚较凉爽,光照足,季、候风多。秋高气爽,气温适中,是水产养殖动物生长最适时期,摄食量大,生长增快,是各类养殖动物催肥增重的最佳时机,但偶然的闷热天气也极易严重缺氧和泛池死亡事故。
深秋,冷空气来临,气温下降,晴好天气居多,适合水生养殖动物生长,但水温下降后,水体中各类病原体也大量滋生,水底沉积物在富氧条件下快速分解,会造成水体营养物质过剩,滋生大量藻类,同时病原体的滋生,进入病害高发“白露心”阶段。
01改善水质存在问题随着大量投饵和快速生长,池塘中相对密度增大,水体残饵、排泄物增加,水中有机质较多,会消耗大量氧气,容易引起水质恶化,产生有毒气体,氨氮累积增多,pH下降,极易造成浮头泛池。
解决方法一要及时添水换水,维持池塘较高水位,增加池塘水体积。添水要在上午至下午进行,少量多次,要吸取中上层水,以增加浮游生物种类,使池塘中浮游生物达到种群的平衡,防止和减少蓝绿藻的滋生。
二要施用生石灰调节水质。每隔半月每m2水深用生石灰10kg,加水溶化后,全塘泼洒。虾蟹塘根据情况适当增减。有条件的可施用芽抱杆菌、光细菌、硝化细菌等微生物制剂调控水质,以降低亚硝酸盐、氨氮、硫化氢等因子对水体生物造成的危害。
三要安放增氧机,要抓住每一个晴天开动增氧机,把上层溶氧较高的水层送到下层去,减少夜间缺氧。
02注重投饲存在问题这一阶段是鱼类快速生长的最后阶段,仍需坚持定时、定位,饲料要求质量好,投喂要充足,适当增加投饲量,延长吃食时间,以1h吃完为宜。白露后鱼病季节基本过去可以大量投饵,尤其是饲养草、鲤、鲫的池塘,其投喂量一定要均匀充足,各月渔事避免时饥时饱。
解决方案一是立秋后早晚温差较大,投饵的时间应注意适当调整,上午稍迟一些,下午则要早一些。
二是虾蟹塘要增加动物性饲料比例到60%以上。
三是对于肥水性鱼类,为使池塘有丰富的天然饵料生物供其食用,需及时施加追肥。随着白露秋分的到来,水温逐渐下降,粪肥应经过充分发酵后对水泼洒,以加速肥水过程。
03预防疾病存在问题白露前后,温度比较适中,病原微生物窬易滋生,是鱼病的多发季节。要做好鱼病的防治。
解决方案一要做好饲料和食场的消毒工作。
二水体消毒。常采用漂白粉、二氧化氯、二溴海因等全池泼洒,杀灭水中的病原菌,用以防治细菌性鱼病。
三是对于肠炎等疾病采取“外消”与“内服”相结合的方法,在饲料中添加适量药物加以预防。
四是对常见寄生虫病,用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全池泼洒。
五是拉网捕捞后要及时进行水体消毒,防止鱼体损伤后的感染。
六是对虾蟹投喂的动物性饲料要新鲜。河蟹、青虾池可视水质情况定期施用生石灰调节pH。
04勤巡塘存在问题“秋分”后池塘螃蟹活动较为频繁,对河蟹、甲鱼等易逃养殖品种,注重查看防逃没施和池埂有无漏洞,对已破损的防逃设施要及时修补。夜晚要有专人巡塘,加强防盗巡视。
解决方案每天坚持早晚巡塘,查看鱼虾蟹活动和吃食情况,查测水色、透明度,及时捞掉腐草、残饵,消毒清理食场。
05适时上市存在问题上市时应考虑不同规格对上市价格的影响,此外罗非鱼、淡水白鲳等鱼类不能自然越冬也需注意。
解决方案一是对于鱼、虾、蟹、鳖等产品达到上市规格就可以捕大留小,分批上市。
二是对于不能自然越冬的鱼类,更应及时尽早将鱼起捕、出售。
三是根据市场需求与周边地区水产品上市情况,合理安排销售时间。这样不但减低相对密度,促进生长,还能根据市场需求,错开集中上市时间,既保证市场供应,又能提高经济效益。
来源:泰缘生物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