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进入冬季,气温逐渐降低,今天就是冬至了,冬至以后老辈人有“数九”的说法,冬至日也就成了“数九”的第一天。关于“数九”,民间流传着的歌谣是这样说的,“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从往年的规律来看,冬至过后的气温会更低,常有寒潮侵袭,为减少严寒带来的损失,确保水产养殖的稳定发展,水产养殖者应根据天气变化,加强做好鱼类的防冻管理。主要应注意做好以下事项:
1、提高鱼塘水位。能够抽到优质水的鱼塘,尽量把鱼塘水抽满,抽水时水管不能直冲塘底,否则冲散聚集的鱼群,造成鱼冻伤或死亡。 2、搭防寒棚。不耐低温的品种或水浅的池塘必须搭防寒棚,把整个鱼塘用薄膜盖住进行保温,也可在鱼塘的北面搭防风棚,并用薄膜遮盖鱼塘水面1/4以上。必要时(特别是出现霜冻天气时)还要进行人工加温,如在鱼塘边烧火,用锅浮在鱼塘水面并在锅内烧木碳或木柴等。 3、改善鱼塘水质。在晴天有太阳时,适当开动增氧机,可减少水霉病的发生,并适当播撒石灰。切忌阴天开动增氧机或播撒药物。 4、保持鱼塘周围安静。水温较低,鱼群自己会聚集在较安静的地方,能安全过冬,如果鱼塘周围吵闹,或放鞭炮,鱼群受惊,四处逃窜,很容易造成养殖的鱼冻伤而死亡。 5、做好水霉病的防治工作。由于长时间低温,正是水霉病的高发期,许多鱼苗或成鱼都会因损伤发生水霉病,死亡率大大增加。必须定期用生石灰进行预防,每亩水深1米用15-20公斤生石灰兑水全塘播撒。
未来十天大部地区气温偏高南方降水呈增多趋势
未来10天(12月20-29日),影响我国的冷空气势力不强,全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1~2℃,其中内蒙古西部、江南东部、华南、西南地区南部的平均气温偏高3℃左右。
未来10天,黄淮、江汉、江淮、江南大部、华南及四川盆地东部、贵州等地降水量较前期明显增多,大部地区降水量有10~30毫米,长江中下游沿江附近和华南东部的部分地区有40~60毫米。新疆北部、华北、东北等地有1~7毫米降水,其中新疆北部、吉林东部等地的局部地区有10~15毫米。
主要天气过程:
20-22日,中东部地区将出现一次大范围降水、降温过程。其中,黄淮、江汉、江淮、江南、华南等地将有小到中雨,局部地区有大雨或暴雨;西北地区东部和华北中南部将有小到中雪或雨夹雪;东北地区有小到中雪,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雪。
24-27日,受冷空气影响,新疆北部及中东部地区还将出现一次降水、降温过程;南方地区以小到中雨为主,西北地区东部、华北、黄淮等地有弱降水。上述大部分地区将先后出现4~6级偏北风,气温下降4~8℃,局地降温幅度可达10℃以上。
浅析北方地区封冰池塘鱼塘的越冬管理进入冬季以后,天气寒冷,鱼类便进入了越冬期,由于在越冬期内鱼类很少摄食或停止摄食,新陈代谢水平降低,抗病力明显下降。同时,河北、天津、黑吉辽等有较长的封冻期,这对池鱼的安全越冬极为不利。因此,认真做好池塘越冬期的管理工作是非常必要的。加深池水进入冬季,当鱼池的水体表层封冻后,池中的水温较低,加上气温和阳光的影响,通常会出现垂直分层现象,一般在水下1m处,水温约2℃--3℃,从1m向下,水温会逐渐升高。所以,鱼类在冬季,往往都聚集在鱼池的深水处。针对这一情况,在池塘水面结冰前要将池塘的水位加深到最佳深度,并检查进、排水渠道是否畅通。冬季鱼池里的不冻水层,应保持水深1.5m-2m,不能过浅。要经常检查鱼池的冰下水位,发现水深低于1.5m时,就要及时向鱼池中注水。这既能补氧,又可调节水质。在解冻前常灌水,能提高水温,加快溶化,有利于鱼类早开食。开春后要勤加水、勤排水,尽量提前排出水温较低的“冰化水”、加入水温较高的新鲜水来提高池塘的水温,促使池塘中的鱼类尽早开食。适量施肥解毒在冬季,鱼池仍然还要有一定的肥度,以使浮游生物在光合作用下,水中能有丰富的溶氧。所以,在通常情况下,冬季鱼池水质只能是中等肥度,透明度应达到30一40cm。如果水质过肥,就要加入新水进行调节。若肥度较低,每亩施安进肥霸和肥水专家。定期施用解毒产品藻毒分解素解毒,有利于冬季池塘水体的稳定。科学增氧,合理使用增氧机鱼类越冬环境中的各种理化条件,最重要的就是水中的溶氧含量,这是确保鱼类安全越冬的重要条件。水中的溶氧丰富,可促进池塘物质的良性循环,这对创造一个良好的越冬环境尤为重要。但在漫长的冬季,越冬池的缺氧也是不可避免的,选择行之有效的补氧方法,科学的实施冰下增氧,可化险为夷,保证鱼类越冬安全。冬季越冬池冰下增氧方法主要有生物增氧、注水补氧、循环水补氧、机械强化增氧、充气补氧和化学增氧等方法。冬季越冬池冰下增氧、补氧应根据鱼池的具体情况和水源条件选用切实可行的方法。注意病害防治越冬时间的鱼类病原多达50多种,寄生虫中以波豆虫、四极虫、小瓜虫和斜管虫危害尤甚。当这些病害流行,越冬鱼的死亡率可达50%,有的甚至全部死亡。水体剑水溞和轮虫较多。封冰前可用0.7ppm混杀进行杀灭。
加强日常管理每天早、中、晚各巡塘一次,注意观察池塘水色及鱼类活动情况的变化。严禁在池塘冰层上溜冰,保证周围环境安定,冰面上有污物时要及时清理。经常监测水质指标的变化。每隔10天左右测定一次水体的溶氧量,做到心中有数。当溶氧量降低时应及时采取增氧措施,如灌注新水、增加破冰面积等。平时可以通过观察池边有无鱼虾游动、水色是否浑浊变污、水体有无异味等方法来判断池塘水体的水质状况。若水质变坏,要及时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来改善水质状况。
END
来源:文/安进水产讲师团郑昌振,整理人/洋洋
投稿中国水产门户网,志创渔业信息第一品牌;运营十余载,用心感悟行业发展的点滴;水产人,就上中国水产门户网。
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