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晓声心系渔农做好搭桥人

让青春没有白癜风干扰 http://pf.39.net/bdfyy/bdflx/160423/4833633.html

│人物档案│

姓名:黄晓声

职务:中山市农业科技推广中心副主任

工作年限:18年

初见黄晓声,他正专注于工作中,被记者的敲门声打断,他才回过神来笑着说:“不好意思,办公室事务太多了。”年从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养殖专业毕业后,黄晓声就一直在中山市大涌镇农业服务中心担任渔技员,从事基层工作。直到年,他进入中山市海洋与渔业技术中心,从事管理工作。如他所说,“虽然不再天天跑养殖场,但肩上的任务更重了,不仅要为整个中山的养殖户、养殖企业做好技术推广服务,还要管理好水产技术部门的人员,推动水产新技术、新模式在中山落地开花。”

十年基层历练,坚定理想信念

“在大涌镇担任渔技员的日子可谓激情、忙碌且充实。”黄晓声告诉记者,由于他是学水产养殖病害防治的,一旦有养殖户的池塘发生鱼病、虾病,他就第一时间奔赴塘头。那时,刚刚走出象牙塔的黄晓声精力很旺盛,周六日也不休息,一天跑几个养殖场,事无巨细,亲力亲为。他向记者透露,“我一直有为农村事业奉献终身的愿望和梦想,所以一毕业我就选择水产养殖服务工作,努力研究水产专业知识,帮助养殖户解决困难。”

10年的基层工作生涯,也让黄晓声十分感慨。他说,水产养殖很不易,养殖户普遍文化水平低,养虾养鱼全凭个人经验,一旦某个环节发生意外,整塘鱼(虾)就没了。他向记者分享了一场至今难忘的养殖事故。大约是年的时候,有个养殖户由于使用芽孢杆菌不当,导致整塘虾缺氧死亡。“记得那天是晚上8、9点,我接到该养殖户的电话,说塘里的虾生病了,一直在浮头。我连忙赶过去,嘱咐他增氧机全开,并泼洒增氧剂。后面了解得知,这个养殖户听信同行的建议,说养虾时投些芽孢杆菌会让虾长得更好,事故发生当天傍晚他就投了芽孢杆菌,但是两个小时后,塘里的虾就一直浮头。”黄晓声分析道,这个养殖户对芽孢杆菌缺乏了解,由于芽孢杆菌是好氧菌和兼性厌氧菌,以分子氧为载体,需要氧气才能分解发生作用,因此投放的时间一定要注意,要选择晴天或者上午水体溶氧量高的时候才能投放。当天恰好是阴天,而且已经是傍晚时分,池塘水体本来就氧气不足,这样一投放,又消耗掉氧气,导致塘里的虾缺氧而浮头。“我现在回忆起当天的场景还是很心痛的,看着塘里的虾不断的浮头然后死亡,采取了应急措施也不见效。”黄晓声说,本来那一塘虾已经到达上市规格了,隔天就可以清塘出售,就是因为养殖户缺乏相应的知识而前功尽弃。

“这样的养殖事故还有很多,我看在眼里,疼在心里。”黄晓声说。在基层的十年,更坚定了他要倾尽所能服务养殖户的决心,“我们不仅要做好技术服务,还要做好咨询服务,很多养殖户全凭经验养殖,一旦出现事故也找不出原因。作为技术服务部门,不仅要帮他们治好虾病鱼病,更重要的是普及基本的水产养殖知识,让养殖户掌握科学的养殖技术。”

黄晓声介绍,为更好服务渔农,中山市农业科技推广中心每年会不定时开展培训班、组织水产专家团走家入户,指导养殖户、养殖企业更好地开展水产育苗、科学合理用药、防病治病、精细投喂、保证质量等。同时,还定期通过电话及时掌握养殖户各类需求,让养殖户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科学、高效的养殖技术服务。

渔农的贴心人、搭桥人

“作为水产技术服务工作者,我们经常开玩笑地说,我们就是一块块砖,哪里需要往哪里搬。但是我们这一块块的砖很重要,不仅要帮养殖户解决问题,成为他们值得信赖、依靠的‘肩膀’,更要成为‘桥梁’,起到沟通、协商、调解的作用。”黄晓声这样给自己定位。

有一次,有个养殖场因供电部门工作人员的疏忽,高压线脱落压到养殖场的总线路,上百亩养殖场瞬间停电,场里的鱼虾接连缺氧死亡,损失惨重。养殖场场主找到黄晓声,希望他帮忙沟通解决。

“当时双方闹得很僵,供电部门不认可场主提出的赔偿价位,场主也很着急很愤怒,双方争执僵持不下。”黄晓声回忆道。到达现场后,他们马上督促工作人员尽快恢复养殖场供电,拯救鱼虾;另一方面与双方展开沟通,让双方心平气和地协商赔偿问题。“如果要打官司,一来业界影响太大,对双方的形象都不好,没个一年半载,官司不会有结果,这样不仅会延误国家的供电工程,养殖场场主也无心开展下一轮的养殖,所以只能调解解决。”黄晓声说,最后双方都同意了他提出的调解方案,经过几轮的磋商,也请了专业人士出具损失报告,场主拿到了一笔合适的赔偿金,供电部门的工程也如常进行。在他的努力下,圆满解决这一桩差点闹上法庭的纠纷。

练就三大品质,奉献大农业

从事水产技术服务工作,黄晓声认为,一定要拥有耐心、吃苦、钻研三大品质,“对接养殖户一定要耐心,要善做一个倾听者,倾听他们的诉求和心声;水产技术服务,风吹日晒雨淋,吃苦是肯定的,也是必要的;钻研就要求科技工作者潜下心来,不断学习,研究真技术,做出真学问。”

这些年,他先后主持、参与了多个专业技术项目的研究、应用与推广,包括“淡水池塘生态安全养殖技术的应用与示范”“水产品中典型化学污染物残留防控及养殖技术推广”“对虾病防现场快速检测技术推广应用”“脆肉鲩肌肉品质及疾病防控研究”“生鱼(杂交鳢)溃疡病防治技术研究”“澳洲宝石鲈养殖技术研究”“南美白对虾中央排污池高产养殖技术研究”等,获得多个奖项。在-年度全国养殖渔情信息采集工作中成绩突出,被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评为“优秀信息采集员”。年,参与《广东省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信息服务系统建设及其运用》项目,获得广东农业技术推广奖二等奖。

机构改革后,渔业融入大农业,黄晓声也从中山市海洋与渔业技术中心转到中山市农业科技推广中心。据他所言,以前只接触“鱼虾蟹”,现在还要接触畜牧、水稻、蔬菜等,产业多了,视野也广了,是一件很幸运的事情。进入中山农业科技推广中心后,黄晓声的大农业思维更加活跃,“种植业、畜牧业有很多技术经验可以转接到水产,譬如可以做鱼菜共生、稻渔养殖,中山目前就在尝试水稻与澳洲淡水龙虾的综合种养。”黄晓声说,中心目前的渔农新技术、新模式越来越多,建议上级部门批准建设水产养殖试验示范基地,大力推动这些新技术新模式的试验和落地,更好地服务渔农,响应习近平总书记“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期许。

记者:方琼玟美术编辑:周帆

审核:高晓霞

长按或扫描


转载请注明:http://www.szhuazhuangbao.com/azyjjg/772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