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服法、浴洗法、泼洒法的要点是什么?
(1)内服法
就是把防治鱼病的药物搀入饵料中投喂观赏鱼,从而达到防治鱼病的目的。但是,采用这种方法有一个前提,即观赏鱼一定要有食欲。一旦病鱼失去食欲,此法就不起作用了。
这里要着重指出的是,加入饵料中的药物应是没有毒性的。例如,痢特灵、大蒜素、味喃西林、土霉素、磺胺类、维生素等。喂时要视观赏鱼的大小、病情、天气、水温和鱼的食欲等情况灵活掌握。
但是,一般外用的有毒药物,像硝酸亚汞、高锰酸钾、硫酸铜、敌百虫等,切忌用内服法,以免造成损失。
(2)浴洗法
这是治疗鱼病中的一种通俗专用名称。就是将有病的观赏鱼放在特定配制的药液中浸浴一下,以此来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方法。它适用于个别鱼或小批量悲病的鱼使用。主要是茶灭体表寄生虫及治疗细菌性的外部疾病,也可通过爬或皮肤组织的吸收用于治疗细菌性内部疾病。
具体用法是:
①根据病鱼数提决定使用的容器大小。一般可用面盆或小缸,放2/3的水,然后按药品剂量和所需药物浓度,并根据鱼体大小、水温配好药液后就可以把病鱼浸入药液中消毒或治疗。
②短时间药浴时使用浓度高,常用药为孔雀石绿、亚甲基蓝、红药水、敌百虫、高锰酸钾等,长时间药浴则用食盐水、高锰酸钾、福尔马林、哄喃类、抗生素等。具体时间要按鱼体大小、水温、药液浓度和观赏鱼的健康状况而定。一般鱼体大、水温低、药液浓度低和健康状态尚可,则浴洗时间可长些;反之,浴洗时间应短些。注意事项如下:
第一,浴洗时,不要离人,要随时注意观察病鱼有无不良反应。发现病鱼狂游、抽搐或窒息时,要立即把病鱼捞入等温的新水中漂洗、增氧抢救。切不可大意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第二,浴洗后的病鱼,最好先捞入新水中漂洗,然后再捞入池(缸)里。用嫩水,加增氧机充氧,并停食或少投食,予以静养,多晒太阳。
第三,在病鱼池(缸)中,可按泼洒法的用药浓度泼洒全池,这样可提高鱼病的治疗效果。
(3)泼洒法
就是根据观赏鱼的不同病情和池(缸)中总的水量计算出用药量,配制好特定浓度的药液,然后向鱼池(缸)内慢慢泼洒。如果是土池子,因面积太大,则可把病鱼用鱼网牵往鱼池的一边,然后将药液泼洒在鱼群中,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注意事项:这种方法是适用于患病鱼数量较多,又没有空余的池(缸)暂养的情况下采用。治疗前应准确测定鱼池(缸)中水的体积,正确配制药液。配制药液的浓度,宁可比规定的偏低一点,而不宜过高。理由是,如果药液浓度过高,一旦出现意外,因来不及换水倒池(尤其土池子),容易造成大批鱼中毒死亡;而浓度偏低一点,则还可以补泼药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