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养鱼先养水,养水看底质”,池塘底质的好坏,与水产养殖息息相关。今天就分享一下如何判断池塘的底质?
池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判断:
1、池塘下风口泡沫发黄、有漂浮物且发黑,池塘有水分层现象。
2、开增氧机时,产生的泡沫不易散开、发粘、发黄。
3、池塘底部冒泡、有气泡冒出。
4、底泥发黑发臭,甚至是站在池塘边上就能闻到臭味。
5、水体PH值几乎无变化,长期低于6.5,或者高于9.0
6、出现水华现象。
预防措施及建议:
放苗前:
可以用生石灰清塘、或者晒塘
养殖中后期:
勤增氧
(1)化学改底
氧化分解型的颗粒:这类底改产品是通过氧化分解池塘底部有机质,消灭池塘底部的病原微生物。还可消除氨氮、亚盐、硫化氢等有害气体。常用的有,过硫酸氢钾复合盐。
吸附性粉剂底改:这类底改是通过吸附有毒有害物质沉积到池塘底部,从而达到净水的效果。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有毒有害物质并没有消除,仍然存在于池塘。所以,经常搭配氧化分解类底改产品一起用。或者,偶尔用此类方法净水。这类有:沸石粉等。
(2)生物底改
使用芽孢杆菌、乳酸菌等微生物制剂,来改良水体及底质。抑制中的有害菌,分解大分子有机质。从而达到改良水质的目的。
养殖中没有任何的捷径可走,任何一款药也不是神药。所以,作为养殖人,一定要有的养殖理念是“养大于防、防大于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