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赞新时代、共话新征程”微故事征稿优秀作品欣赏
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改革开放40周年。为推动南京干部群众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奋力开创“强富美高”新南京建设的新境界,中共南京市委宣传部与南京日报社、龙虎网联合举办“点赞新时代、共话新征程”微故事征集活动。
应征作品将择优在“梧桐论语”上陆续发表,并推荐参加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联合组织的评选活动,欢迎大家评论、转发。
下面是本次微故事征文的优秀作品,大家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文末附本次微故事征稿活动的具体参与方式唷!)
叙南
小女教师的
“阅读与成长”
张杨
三毛之作《我的宝贝》,我们都很熟悉。她爱收藏,一大堆奇奇怪怪的东西,如十字架、五更灯、骆驼骨,还有红得像心一样的石头等等,这些看似平凡却充满岁月感的宝贝,成了她永久的挚爱。爱悦它并不是因为它们价格昂贵,而是因生命中与它们美好的结缘。相必某一段时光,她会把宝贝铺满四周,然后虔诚地盘坐在中间,追寻与之相遇的过往,任凭窗外雨潺潺,花纷纷,尽情走进那些人,那些事……
作为女教师,我们的宝贝除了孩子,还有书,学习工作时遇见好书,总忍不住想寻来翻翻。法国诗人罗曼·罗兰曾经说过:和书籍生活在一起,永远不会叹气。女教师们,面临着家庭、工作等生活中各项繁琐事务,每一步成长,书,都会给予我们莫大的勇气与支持。从学生时代的“与书为伴”到至今的“与书为友”,无不是透过书这位好友,穿越时空的阻挡,聆听圣人的谆谆教诲,从而涵养自己的心灵。开卷有益,渊博雅正,书会使我们每一位女教师充满魅力。
读书养德,在经典阅读中感受教育情怀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这是于谦老师关于读书的一首诗。诗中反映出人生的每时每刻无不与读书相关联。教师这一职业角色,也促使我们必须与学生共读共成长。《学习的革命》一书中指出:我们孩子的生活世界,比学校教育节奏整整快四倍。可见,读书是教师的立身之本,也是一份必须坚守的责任。如果教师停滞不前,就无法把准时代的脉搏,更会影响学生的长远发展。
女教师对孩子的爱是与生俱来的。爱是阳光,可以把坚冰融化;爱是春雨,能让枯萎的小草发芽;爱是传奇,可以点石成金。正是这种爱,可以视学生为儿女,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但坚守这份爱与责任不容易,教育既是科学,也是艺术。中小学教育是人生启蒙、知识准备、世界观萌芽的特殊阶段,学为人师尤为重要。“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我们作为知识的传播者和创造者,必须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才会寓教于乐。
我们一群青年女教师从学校毕业后,社会实践和挑战才刚刚开始,要学习的东西很多,既要向书本学习,更要向实践学习,向社会学习,向学生学习,从多方面积累生活经验,才能在工作上提高教书育人的本领和教学质量,真正领悟出教育的真谛,真正懂得甘做培育人才的春泥,在奉献中体现价值,在平凡中成就伟大。
阅读,给我们开辟了一条小径。那读什么呢?怎么读呢?北师大施雪华教授建议:可以有计划地去分类读,《学记》《论语》《孟子》这类典籍不可丢,文学、历史学、艺术学、政治学等均可读。在读中比较体会,了解掌握自然、社会和人自己的过去、现在、未来的规律。同时,教师们可以读一些滋养心灵,温暖生命的书,如席慕容、余光中的诗,张晓风、林清玄、朱自清的散文,王小波、周国平的随笔等。通过经典阅读,提升教师自身的文化修养与思想境界,学会感恩,学会自强,学会与人交往等。一个有陶渊明式的人格,有李清照式的深情,有白居易式的生命关怀的女教师,怎能不爱自己的孩子,又怎能不愿坚守那三尺讲台?
读书明智,在博览群书中整合教学信息
“有时间读吗?活动、作业、进修等工作事务如此繁多,回家还要忙孩子,哪能静下心来读一本好书呢?”这是来自一线女教师的声音。
的确,快节奏的时代不容我们停下来,更何况承担各种角色的普通女教师。其实我们完全可以通过阅读放松下来。要提高自己有许多方法和途径,而要有热情地、充满幸福感地提高自己,就要进行专业阅读。“夫学,身之砥砺。”并非所读之书皆有益,必须择书而读,取其精华。
我们祖国的五千年灿烂文化,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教育思想;近代教育大家陶行知、叶圣陶的教育理念;现代教育改革家魏书生、朱永新、李镇西等一大批教育精英的教育实践;苏霍姆林斯基、黑柳彻子等国外教育名家的教育行为,都要在书中去感悟与领会,进而智慧地实践于我们日常的教学管理中。
我们学校本学期以“艺韵南小诗意童年”为主题开展了一系列读书活动:书声琅琅诵经典、诗文篇篇咏佳作,古韵声声谈国文等等。针对中年段学生年龄特征,我们推荐学生阅读《声律启蒙》《小学生必背古诗词》等蒙学作品。孩子读诗,教师品诗。为整合教学资源,我阅读了《蒋勋说唐诗》《蒋勋说宋词》《世上没有人比你更重要》《浅语的艺术》《李清照人生不过一场绚烂花事》等与之相关的诗文作品。
蒋勋说:“沉浸于唐诗的世界中,仿佛在青春时刻遇到知己,可以把酒言欢,可以肝胆相照,可以一同去追求生命中的理想。”对于唐诗宋词,我们的教育对象是小学生,他们的阅历或许只能读懂诗句。而教师通过博览群书,却能读懂写诗的人。例如《春江花月夜》这篇佳作已被录入我们的校本教材。琴韵怡情,孩子如今会演奏会吟诵,明诗意领诗情。但可曾想过,张若虚的这部作品为什么影响力这么大?诗中有一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从女性的角度来看,在这一刻,努力地踮起脚尖去看,也是望不见的,所以愿化成一片小小的月光,流照到你的身上,才能了却我心中那一丝牵挂。饱满与孤独,喜悦与感伤,如此细腻的情感,正是中国文学的美传递给我们的。教师读懂了,学生又怎能不被浸润?
读书修身,在生命旅途中发现最美风景
阅读,是一剂工作良药,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它跟吃饭、呼吸一样自然。如果是为了功利,就缺少了乐趣,成了负担。只有享受到读书的快乐,才能汲取知识的营养,使我们自由地成长。书在我们眼中,也不会是一本枯燥乏味而印满文字的厚簿子,而是生命旅途中最美的风景。
读书让人博学,让人聪颖。读书的女教师,通常会被人称为兰心蕙质。阅读会让我们通达宽容,独立多思,智慧更让我们学会安静,这种安静是一种深度的思考,对人生的理解,对人性的领悟,“但觉风过群山,花飞满天,内心安宁明净却又饱满”,这是种渐入佳境的修身养性。
身居幽境为养性,心如止水乃清心。读好书就如同在幽雅恬静的旅途中行走,领略无限美好的风光,陶冶乐观豁达的心境,收获酣畅淋漓的感觉。平时,我们会为学生而怒,恨铁不成钢;我们会为家人而恼,缘愁似个长;我们会为琐事而忧,居闲有百忧……或怒,或恼,或忧,或愁,关键取决于我们的心境。怒,是修养不够;愠,是境界不达;恼,是悟性太浅;燥,是心绪不宁。在纷繁复杂的世俗中,要想保持不愠不怒、不急不燥,就要善读书,在读书中历练心性,修身养性,就算遇见坎坷的路途,也不会独自彷徨。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摒弃傲慢与偏见,远离鲁莽与冲动,无论身处喧嚣,还是人在浮沉,都能保持独有的宁静与从容。
“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读书之乐乐无穷,瑶琴一曲来薰风。”这或许是对“读书悦心”最好的诠释。荀子说:“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阅读能养德明智,修身养性,女教师也可以“腹有诗书气自华”!书,是我们最好的宝贝,最亲的朋友。或许也有这么一段时光,我们搁浅手中的作业,起身走向书苑,坐在书丛中静读,任一米阳光挥洒窗前,让你永远记得,那一本书的芳香……
我们
是新时代的女教师!
为新时代点赞,
为南小的女教师点赞!
我们将携手共叙
最热忱的教育情怀……
编辑整合:梧桐论语
附文:
“点赞新时代、共话新征程”
微故事征集活动
一、征文要求
内容要求:围绕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生动反映改革发展变化和群众生活变迁;可以从小事着笔,也可以从大事着眼。标题要简明精炼、生动形象。
文体要求:记叙文,以第一人称、第三人称均可,围绕征文主题,要求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例真实,情节生动,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南京特色,富有感染力。
投稿要求:作品为原创,字数在字以内。刊发媒体有权对来稿进行必要的修改或删减。请在来稿中注明作者真实姓名、单位、详细地址、邮编和联系电话(手机),用A4纸打印一份,寄往南京市北京东路41号市委宣传部理论处(邮编:),并在信封上注明“有奖征文”字样,同时将文稿电子版发送至邮箱njwgs
.重庆治疗白癜风医院北京哪里医院治疗白癜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