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无处不在,有些人有幸能与它擦肩而过,有些人却难逃此劫,我们能活着就是一种奇迹!每一天我们都在与细菌、病毒、疾病、伤痛、天灾……搏斗!每一天都要面对种死亡的可能!"
《种死法》是美国SPIKE电台年5月开播的一档节目,一集大概20来分钟,包含5、6个死亡实例。
嚼口香糖被炸死,被一个屁“崩”死,稀奇程度堪比《死神来了》。而且这些故事,全是真实改编的!(摘自百度百科)
剧情会通过演员和虚拟技术
进行情景再现,还辅以专家的科普,
很生动也有很强知识性。▼
大部分是以案件重演的方式呈现给观众,有少部分则是实况录像,有恐怖的,有离奇的,有倒霉的,也有很笨蛋的,而且每个案例都会请来不少相关学者做专业解说,深入分析死因,知识性很强。观看后都会让人深刻体会到一句话——"世界之大,真是无奇不有"。
从年到年,
《种死法》共播出了76集,
一直是收视率王牌。豆瓣8.3评分,
值得你去观看。▼
剧中的每个案例看似都是意外,但其实大多是因为马虎、自作聪明、缺乏常识致死的。
在水产养殖业,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每个新的入行者都会踩着前人的肩膀,恣意妄为得御剑飞行,意志坚定得重走一遍老路,一次次得掉进前辈踩过的坑里,真所谓“不杀鱼,不成仁”。
爱一个人是多美的事情?
舍生取义,杀身成仁。
爱一条鱼是多美的事情,
你却有意无意得杀了它,惭不惭愧?
从“睡着了忘开氧气阀”,
到“臭氧机不小心拧到了最大”,
从“增氧机漏电鱼发麻”,
到“生物膜未熟化就上马”......
既有“参观者带病随意进”,
又有“水源投毒靠扎针”。
既有“病毒细菌寄生虫”,
又有“氨—亚硝—硫化氢一条龙”,
前脚给鱼喂了药,
后脚山上放起了炮。
资金紧张鱼饿瘦,
原住民让鱼儿被赶跑。
死亡是什么?
“活着不好吗,动物为什么要进化出死亡?”
在进化的路途中,也有几个硬角色脱离了死亡的宿命轮回,一种是像灯塔水母一般,依靠细胞的重组而得以世代延续。而另一种则是像水熊虫一般,超强的修复能力,坚不可摧,永世长存。
“死亡”的灯塔水母一边腐烂,
一边进行着细胞的重组。
它的钟形伞形体和触手逐渐退化,转变为水螅体,然后附着在某个表面上,重新长成水母。
(图:文汇)▼
作为缓步动物门的代表,
水熊虫在经受极热、极寒、辐射和高压后,通过制造的抗氧化剂保护细胞结构并修复被损伤的DNA。
(图:知乎)▼
从这两位硬角色,我们不难看出,应对死亡的策略,重点在于维持细胞结构与DNA的完整性,以及持续复制能力。
人每天都要死掉很多细胞,然后又复制再生,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复制再生能力不断减弱。每当你吸一口空气,都会氧化你的细胞,都会有不良物质的积累,久而久之。
当心脏停止跳动后,所有新陈代谢都停止了,血液不循环,细胞没有氧的供应,缺少能量的生理活动被迫中止,复制再生自然就谈不上。细胞结构、DNA逐渐崩解坍塌.......
从基础病理层面,哪些病理症状会加剧机体、心脏、细胞的损伤呢?
从“引发病理症状”的致病因子层面,哪些病原体、有毒化学物质的超标,或者哪些生存必需品的缺乏,导致的“病理层面”死亡呢?
从规划运营层面,又是哪些规划性错误、混乱的管理、无序的财务投资,带来各类致病因子,而导致“疾病层面”的死亡呢?
或许,我们通过层层递进的讲解,可以让大家理解这个话题。
病理层面
充血:具体表现为器官或局部组织的血管内血液含量增多,一般原因包括剧烈运动、急性炎症。充血一般是可逆的,随着机体的自我修复,增多的血液或回流或被分解清除。
臭氧引起的鳃丝充血
(图:自拍)▼
出血:如果血液流出心脏或血管之外,则称之为出血,比如机械损伤、缺氧、病原感染、中毒、维C缺乏、强氧化性损伤等等等都很能造成这个症状,因而通过症状去判断病原实在是需要丰富的经验和天赋。
细菌感染引起的肝脏出血
(图:自拍)▼
贫血:而在临床检测时,经常见到内脏器官发白,抽取血液也见血液发白,则是血细胞减少的贫血症状,一般像药物、中毒、遗传等会造成该症状。
水肿:具体表现为细胞间隙体液增多,会造成器官功能障碍、易发感染、外伤不愈合。
炎症:在免疫应答过程中,由致炎因子引起的炎症,更是引起机体损伤,尤其是众多炎症因子对心脏发动攻击,如SARS病毒造成青壮年死亡的主因。
另外,由于机体营养不良、压迫、神经性病变,会引起器官、组织、细胞的萎缩、变性、坏死。
最无法逃避的就是基因遗传缺陷,可以导致先天免疫缺陷,生长缓慢,身体畸形。
致病因子层面
病原体:谈疾病,居首位的自然是病原体,如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衣原体、立克次体(好多)。老话长谈,病原的传播,少不了人和鱼携带,以及水源的传播。
杀鲑气单胞菌,革兰氏染色图,
呈现明显的葡萄状,
是引起三文鱼疖病的病原。
(图:自拍)▼
有毒化学物质:养殖中遇到的有毒化学物质是非常多的。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你遇不到的(希望别遇到)。
比如,在养殖水体中自然存在的,诸如重金属、盐度、碱度、硬度等,在不适合养殖动物时,即是有害的,比如淡水鱼用海水养自然是死翘翘,石斑鱼用低于15盐度的咸水养,自然也是不好的。高碱度的水,鱼苗投下去会跳跃,因为“烧身”,使用天然铜锌离子超标的水养鱼,鱼晃晃悠悠就死了,则是重金属中毒的问题。
另外,则是随着养殖产生的一些有毒物质,如NH3,NO2-,H2S,CO2,等,这几位大拿,哪个都可能让你“全村吃饭”,比如,氨、亚硝会引起褐血症的急性死亡,硫化氢引起全体死亡翻塘,二氧化碳超标引起肾脏钙质沉积症和急性呼吸性酸中毒。
因CO2浓度超标,引起的呼吸性酸中毒。
典型症状是缺氧浮头、粘液增多,体表皮下出血,腹腔出血,可能造成全池鱼死亡,
是高密度养殖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
(图:自拍)▼
滑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