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瑞鳕的养殖技术

“鱼讲堂”-值得   引入国内,由于气候等各方面条件的差异,养殖并不算顺利。

近几年,国内的养殖企业逐渐掌握了这条鱼的人工繁育技术,并在养殖方面也获得了成功。

  消化系统发达,有幽门盲囊,肠道短,属于典型的肉食类型,摄食其它的小型鱼类、小型甲壳类。栖息地一般选择在背光阴凉的水域,不大游动。

最佳生长水温18~℃。这个温度比普通鱼更加偏低一些,对能耗要求较低。

  ?繁育

  墨瑞鳕一般要到~龄才能性成熟,4~5龄开始大量产卵。因此亲本获得和繁育成本较高。

这条鱼的受精卵6~11天可孵化出5~9毫米的幼苗。

幼苗初期一般聚集在底部,由卵黄质提供营养;

7~10天后开始分散,开始捕食浮游动物、大型无脊椎动物的小幼生和底栖的微小无脊椎动物。

这期间要饵料充足,不然成活率不高。

  ?鱼苗标粗

  鱼苗在投放外塘养殖前要在室内水泥池标粗分拣可以获得更好的均匀度。

  标粗池宽5米,长7米,深1.米,配备水底增氧设备和水净化设备。

由于标粗阶段要进行多次分池操作,故标粗池之间不能相距太远,可毗邻而建,底部用管道接通,方便调水,和高效转运。也可以考虑其他类型的标粗池。

投苗前要调节水体温度,育苗池和标粗池的水体温度差不能超过摄氏度。标粗池的投放密度为每立方水体约放苗10千克。

投苗时要轻拿轻放,最好带水操作,将鱼苗徐徐倒入水池中。

鱼苗标粗阶段的日常管理有哪些。

  ?投料

  鱼苗在标粗阶段可以开始投喂颗粒饲料了。

投喂前,要注意做好驯化工作。先将池中的水温、含氧量调节到一个最佳的状态,让鱼苗有一个舒适的环境。再慢慢开始投喂饲料,一开始少投,并   鱼苗摄食稳定后就可以按照常规的量进行投料。一般地,每一百立方水体每天投料量为7~10公斤。要根据天气情况的不同调整投喂量,天气晴朗可以多投;下雨天、阴天要少投。根据溶氧情况判断将更加科学。溶氧一般建议不低于5mg/L。可以采用鱼儿乐集团的在线或者手持荧光法溶氧监测仪器进行详细监控。

  为了方便观察鱼苗摄食情况,可以考虑采用漂浮饲料。饲料蛋白质含量一般在45%左右。不同阶段的蛋白质含量要求略有差异。

  ?分池

  标粗池鱼种密度达到0千克/立方时,要进行分池。

  分池是把不同规格的鱼苗区分出来,放到不同的池子继续标粗,以获得规格整齐的鱼苗。一般选择在凉爽的清晨或傍晚进行。

  先用拉网将鱼苗集中在水池的一角,由两个工人配合,将规格较大的鱼苗挑选出来,放到网箱中,再转移到另外一个水池养殖。

  操作时要注意轻拿轻放,不要伤害鱼体,尽量在较短时间内完成所有操作。高温期分池容易产生应激现象。分池前可向池水中泼洒抗应激的药水。

  在鱼种标粗阶段,一般要进行~5次分池操作。等到鱼苗从6、7厘米长至10厘米左右的时候,就可以移到外塘养殖啦。

如果有工厂化,这个过程将方便的多。

  ?成鱼养殖

  目前墨瑞鳕的养殖模式主要有土塘养殖和工厂化养殖,其中土塘养殖比较常见。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如何用土塘来养殖墨瑞鳕鱼。

  ?放苗

  用于土塘养殖的鱼种不宜过小,一般要达到克体重或10厘米体长的规格。放苗密度为尾/亩左右,可纯养,也可适当混养鳙鱼或鳊鱼,密度在0~0尾/亩为佳。搭配养殖较好平衡水质。

  ?投料

  目前市场上还没有墨瑞鳕这个品种专用养殖饲料。养殖户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向饲料加工厂定制饲料。饲料中的鱼粉需质量好,新鲜度高;蛋白含量一般要达到45%,外塘养殖用的可适当降低。选择鲈鱼饲料也是可以尝试的。

  饲料投喂要遵循少投多餐的原则,每天可投料4~5次。投喂量上,早上和傍晚可多投点,中午温度高,可少投点。每天的投喂量可控制在40~50千克/亩,也可根据天气情况对投喂量进行调整。如果选用的是漂浮饲料,可配合摄食情况,调整投喂量。

  应该注意的是,投料过多容易导致水质变差,要严格控制投喂量。

  ?调水

  墨瑞鳕鱼对水质的要求较高,要选择周边无污染源的地方进行养殖。水源须充足,有长流山溪水或优质地下水资源最佳;有条件的,可以建设水质处理车间,对养殖用水进行净化处理。

  养殖期间要定期进行排污,每日排一次或两日排一次,可在早上或者下午喂料~小时后进行,排水时间为5~10分钟,排出10%~15%底部旧水。排污结束后,要适当补充净水。

  如有必要的时候,可对水体进行消毒。可选用高效、低刺激、无残留药物杀菌消毒药物,如漂白粉(1mg/L)、生石灰(0mg/L)或适量溴氯海因、二溴海因、聚维酮碘等。

  ?病害防治

  墨瑞鳕鱼养殖过程中较为常见的病害有车轮虫病和小瓜虫病。

  车轮虫病常见于鱼苗和鱼种时期,当养殖池水质变差或者是季节变化,较容易发病。养殖期间要做好预防措施,可定期施用水产专用杀虫药物进行杀虫消毒。一旦发病,可按每立方米水用硫酸铜0.7克或0.7克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5:)均匀泼洒全池;病情严重的鱼塘,可以连续用药~次。

  防病方面,小瓜虫寄生鱼体引起的白点病,多数发生在秋天,有时夏天棚下阴冷水体下也有可能产生。病症初期可用辣椒粉处理,用量为15~0克/立方米。使用方法为煲水冷却后全池泼洒。小瓜虫主要以防为主,情况严重时应适当用药。

  要注意的是,墨瑞鳕鱼对药物的耐受性较差,药物浓度不宜过高,达到杀虫杀菌效果即可。消毒切记注意用量。

  在外塘养殖的墨瑞鳕鱼苗月平均长速大概为~15克,一般养殖七到九个月,长至0.8~0.9千克时即可上市销售。

墨瑞鳕鱼的鱼苗损耗率一般在1%~4%之间,饲料转化率为1.~1.,无严重病害发生时亩产约有千克。

按照目前的收购价格,墨瑞鳕鱼的亩产值可达到0万元,利润空间较大,值得推广养殖。

附:百度百科词条

简介

河鳕原产于澳大利亚东南部墨瑞达令河流域,为澳洲四种主要人工繁殖的暖水性淡水鱼类之一,也是当地著名的淡水养殖品种。河鳕与宝石鲈、黄金鲈、银鲈等原产于澳洲的淡水鱼并列为澳洲鱼。由于河鳕有特殊的外型以及鲜美口感,在澳大利亚素有“国宝鱼”的美称。

生活习性

河鳕在自然界天生具有攻击、占地盘及相互残食特性,属温水性鱼类。其生长温度为5~℃,最适生长温度18~8℃,水温5℃左右显示其生长率最大,16℃以下生长缓慢。适宜pH值为5.5~8.5,溶氧最低.0mg/L,喜生活于具有遮蔽物的平缓水域,江河湖泊及溪流中均可生长,适应能力较强。

食性

河鳕属顶级肉食性鱼类,自然状态下以水中软体动物、甲壳类、鱼、蛙及其他水生脊椎动物为食。稚、幼鱼期以水生浮游动物为食,鱼苗阶段即可捕食水生昆虫、小鱼及虾等;人工集约化养殖可驯化投喂人工颗粒饲料。

繁殖习性

编辑

河鳕性成熟需~5年,一年产卵一次,当春季水温达到18~0℃时开始产卵,卵直径.0~.5mm,粘性、沉于硬底质的表面上;雄鱼具有守护受精卵以防被其它水生动物侵害的习性。人工养殖亲鱼最好在土池中培育,一般每公斤亲鱼可产卵00~个。[]

营养价值

编辑

河鳕是低脂鱼类,蛋白含量高,必需氨基酸含量高,碳水化合物含量低,其鱼油成分也极佳,Omega-及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

人工养殖技术

苗种培育

产后及时将卵收集于可控条件的孵化器中孵化,水温0~℃,受精卵开始孵化的前5~7d为胚胎期,再经~4d孵化出苗。

刚孵化的稚鱼长5~8mm,8~10d后卵黄囊吸收完,幼鱼开始摄食,最初以浮游动物为食。卵黄囊吸收完后稚鱼开始主动觅食,40~50mm的夏花鱼苗可以成功地转化食性摄食人工饲料。转食颗粒饲料前要用开口料,可投喂刚孵化出的丰年虫,苗种阶段有条件的可喂食鱼籽等饵料。

池塘应施肥以培养浮游生物及其他水生生物以供鱼苗摄食,稚鱼鱼苗如果不补充饵料,放养密度小于0尾/m;放养时若~5周龄鱼苗10~15mm(0.05g),则收获时可达40~55mm(0.75~1.5g)的夏花鱼种,夏花鱼种成活率平均75%,在池塘的生长速度大约为0.71mm/d。

河鳕

河鳕具有相互攻击和残食的特点,养殖时可通过定期筛分同规格养殖、保持高密度和最佳饲喂方法克服这些问题,能有效降低相互攻击和残食及减少养殖鱼类的应激水平。

高密度放养可减少其占领地盘的机会,且可减少对其他鱼类的攻击,故其养殖适合用循环水箱或水槽系统。其容积在1~L,水槽可单独或通过大型生物滤器过滤组成,过滤水中氨氮及营养物,循环系统可有许多其他过滤装置协同作业(包括紫外线和臭氧处理系统以对水体消毒和处理废水),废水经过过滤设施后再循环至水槽中重新利用。养殖槽可定期用虹吸法或生物过滤器净化废水以免阻塞,防止水质污染。

购买的苗种应以能够摄食颗粒饲料规格为宜,放养前经过检疫和消毒,5~10mg/L浓度的盐浴1h以上,放养密度取决于水槽的容积和管理水平,一般可为40kg/m,现代化精养也可60kg/m。养殖过程中定期进行规格分级,把相同规格的鱼种放在一起养殖,避免相互残食,保证鱼类均匀摄食,均匀生长。[]

成鱼养殖

养殖河鳕的池塘不宜过大,进排水方便,水质符合渔业养殖用水标准,底泥不宜过厚,可有少量水生植物或遮蔽物以利其喜隐蔽的习性。鱼种放养前一到两周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彻底清塘消毒,并将鱼种盐浴进行鱼体消毒后投放池塘。在18~8℃的正常养殖及管理情况下,经1个月,个体平均可达g,养殖成活率80%以上。

日常管理

根据池塘面积配备相应增氧机,遇阴雨闷热天气即开机增氧;夏季高温季节定期更换或加注新水,保持水质清新。根据鱼体重确定日投饵量。河鳕怕光,一般日投喂两次,分别为清晨和傍晚,定时巡塘,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室内玻璃钢、水族箱或工厂化养殖,冬季水温可保持在14℃以上,以利其生长。

饲料

河鳕对饲料中的蛋白要求比较高(约50%),对脂肪的要求相对较低(约1%);据报道,河鳕配合饲料蛋白质含量为50%时其饲料转化率和蛋能比最高。营养研究证明河鳕能够有效消化食品工业副产品如去脂大豆粉、鱼肉粉、肉骨粉等。墨瑞鳕对蛋白的节省能力相对有限,但其饲料中多达%的鱼粉可被替换而对其生长、饲料转化率、蛋白效率比或蛋白净利用率等不会造成影响。

疾病

河鳕抗病能力较强,较少发生鱼病。养殖中遇到的常见疾病主要是原生动物寄生虫感染,特别是体外寄生的纤毛类原生动物,包括斜管虫、车轮虫和小瓜虫等;幼鱼体外极易感染原生动物。另外,水质问题、真菌感染、非特异性细菌感染、营养问题、抢食和相互残食等都是河鳕养殖中常见问题。这些微生物、真菌及原生动物寄生虫寄生在鱼体表面和鳃中,造成幼鱼、苗种和成鱼大批死亡。

养殖过程中尤其是高密度养殖时减少应激,熟练操作和良好的管理,保持水质清新,溶氧mg/L以上,pH值6.0~8.0,游离氨低于0.1mg/L,能相应减少疾病的发生。

定期用二氧化氯、聚维酮碘等消毒剂对养殖水体进行消毒,净化水质。对危害严重的小瓜虫病,若是工厂化养殖,水温可控,一旦发病则可将养殖水体温度提高至8℃以上或用mg/L的亚甲基蓝浸泡。若鱼类感染了杯体虫、车轮虫病可用0.7%的硫酸铜或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5∶)进行治疗。

病虫害防治坚持“以防为主、切断外源”的原则,工厂化养殖必须做到这“四项”消毒、隔离的原则:

①养殖用水:养殖用水必须安全,无病虫害。

②放养鱼种:放养的鱼种要检测检疫,不能携带病虫害。

③饲料营养:投喂的饲料要营养全面,不能发霉变质甚至含有有害病菌。

④人员、工具:进出人员和工具必须消毒彻底,工具必须做到专池专用,一旦发现有病虫害的养殖池要做到专人管理,隔绝进入整个系统循环。

欢迎联系“鱼讲堂”

我们将为您推荐

(通知:有优秀产品、方案、模式、技术想分享给大家的,欢迎留言)




转载请注明:http://www.szhuazhuangbao.com/azzzyj/760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