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热夏季保持溶解氧,撒增氧剂不如降低耗氧

决定养殖水体溶解氧水平的因素

决定养殖水体中的溶解氧水平高低的因素非常简单,一般也就是取决于两个因素:池塘溶解氧的补充速度和池塘耗氧速度。当池塘水体的耗氧量大于池塘水体溶解氧的溶解氧补充速度时,池塘的溶解氧就很难保持着比较理想的水平,池塘的有益微生物就很难是池塘中的微生物主体,氮循环就可能厌氧代谢为主,池塘的水质就可能会恶化!养殖的品种饲料比就相对偏高、生长速度就相对偏慢。决定养殖水体中的溶解氧水平高低的因素:

一:池塘溶解氧的补充速度

在露天的水产养殖中,池塘溶解氧的补充主要是:光合作用、空气溶解和人工增氧。

根据上海海洋大学在草鱼池做的观察比较,池塘补充溶解氧手段对水体溶解氧贡献的结果是:

夏季的晴天池塘增氧因素中:

1:人工增氧的贡献最大,增氧系统对池塘溶解氧的贡献占养殖水体的总增氧量的48.7%。

2:其次是光合作用的贡献,光合作用对池塘溶解氧的贡献占养殖水体的总增氧量的46.1%,和人工增氧(增氧机)对池塘溶解氧的贡献差不多。

3:空气中的氧直接溶到水体对养殖水体溶解氧的贡献最低,仅为5.1%。

在夏季的阴天增氧因素中,

1:人工增氧依然是养殖水体最重要的增氧方式,增氧系统对池塘溶解氧的贡献占养殖水体的总增氧量的59.6%:。

2:其次是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对池塘溶解氧的贡献占养殖水体的总增氧量少了,是34.4%,比晴天时降低了。

3:空气溶解对池塘溶解氧的贡献还是最低,只占养殖水体的总增氧量的6.0%。

所以:在水产精养池塘,尤其是在阴天,增氧系统是不可缺的。经验是:在老养殖区域,每斤左右的虾最好能够配置1.5千瓦的增氧功率。

二:水体溶解氧的消耗速度

对于老养殖区域,池塘的底泥和水体是池塘的耗氧主体,同时,池塘底泥和水体耗氧量是随着气温的升高、底泥和水体中微生物丰度和有机碳含量的增加而增加。据暨南大学对底泥有机碳、细菌总数和耗氧量关系的观察结果表明:底泥耗氧量与底泥细菌总和有机碳数成指数关系,而且细菌总数越多、底泥的有机碳越多,底泥耗氧量越大。底泥有机物降解的主要途径为微生物参与的生物化学作用,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是决定于有机物的种类和数量。

通过对底层水的氧化还原电位的测定结果是:氧化还原电位在mv以上,合适好氧微生物或兼性厌氧微生物进行好氧呼吸,氧化还原电位在mv以下,适合兼性微生物和厌性微生物的厌氧分解。所以:强化池塘的自净能力并不需要拼命的、大量的撒氧化剂。平时撒一点固体双氧水等等增氧剂就基本上达到维护池塘底部的目的。见图1:

养殖池塘水体溶解氧的消耗体比较

1:在高温的夏季晴天,养殖池塘中的耗氧因素中:水呼吸和底泥耗氧占总耗氧量的比例最高,为68.6%,其次才是鱼呼吸等等的耗氧量。

2:而在阴天水温偏低时,草鱼呼吸的耗氧则成为了池塘最重要的耗氧因素,占总耗氧量的50.4%,水呼吸和底泥耗氧降低为次要因素。

这也就是为什么晴天、水温偏高时养殖水体变化会高于阴天、水温偏低时的原因。

从养殖池塘水体溶解氧的消耗体比较可以看到:不滥用微生物,通过不滥用糖浆、合理投料和合理改底减少底泥的有机物,就是降低池塘的耗氧量、提高水体溶解氧的最主要手段。通过合理改底降低底泥有机物效果见图2:

夏季晴天养殖池塘耗氧的主体和预防养殖水体缺氧的措施

微生物在净化养殖水体中有机物的过程是一个耗氧过程。在阳光灿烂、水温偏高的季节,水体和底部的有机物分解过程所消耗的溶解氧为68.6%,是池塘耗氧的主体。

所以:这种气候条件,降低池塘耗氧量是持养殖水体的溶解氧的重要手段。

一:降低池塘耗氧量

1:在养殖的歇塘期,老池通过清淤、晒塘、排污、铺底膜等等手段,减少底泥和水体的微生物繁殖等等活动的条件。见图3:

2:养殖过程中可以通过化学方法使池塘底泥中含氮有机物钝化成为微生物无法分解的惰性物质。

通过改底降低池塘耗氧量的过程见图4:

3:养殖过程中通过合理调水,使有机物惰性化,降低池塘水体有机物微生物过度活跃的物质基础(也就是为池塘水体减肥),从而达到降低耗氧量的目的,见图5:

4:养殖过程中合理投料

养殖过程中要做到:均匀投料、水质不好控料、气候不好控料、鱼虾蟹特殊生理阶段控料、水温太高太低控料。

二:保持和你池塘中配置的增氧系统相对应养殖密度,并合理使用增氧机,提高增氧效率:

通过增氧机为养殖水体增氧目前依然是水产养殖中,最为经济、高效和常用的一种提高水体溶解氧补充速度的方式。通过合理使用增氧机,加快了水和大气中的氧气交换和在水体中的渗透。

目前增氧机品种比较多,要合理配合使用增氧机才能够达到高效的增氧效果。增氧系统配套不理想的状况见视频1:

这种增氧机配置的池塘局部见视频2:

三:合理管理,不滥用微生物尤其是不滥用糖浆等等有机碳,避免增加池塘的耗氧量。

四:合理使用化学增氧剂

化学增氧剂在传统养殖中是一种应急用的增氧剂,一般主要用于泛池的抢救。平时增氧剂也是一个非常好的底改措施,尤其是带有蛋白分解能力的固体双氧水作为平时维护底部的手段确实是价廉物美效果好。

但是作为过氧化物的增氧剂对介质要求水分非常低、金属含量不能高的化学物质,所以增氧剂一般不用和沸石粉等等混合后使用或者做成底改,还是直截了当的撒各种增氧剂好一点。

增氧剂质量的判断:

1:含氧量的多少

目前化学增氧剂含自由氧最高的是过氧化酰胺,但是过氧化酰胺由于熔点太低很难作为商品。其他一般增氧剂的自由氧在13%左右,也就是说一公斤的增氧剂理论上可以释放出氧气最高为克左右。

这里就带来一个问题了:1公斤的增氧剂中的克氧,也就是理论上可以最高提高1亩X1米水体的溶解氧0.18左右ppm的溶解氧,你是希望这克的氧在几分钟内释放出来还是希望这克氧在十个小时中每小时13克的慢慢释放出来?所以增氧剂最好还是尽快的放出自由氧好一点。

2:释放的氧气泡的大小

有一点需要了解的是:肉眼能够看到的气泡就不是溶解氧,只有当这些气泡溶解到水体中的、形成水体中肉眼看不到的氧气才是大部分鱼虾蟹能够利用的溶解氧。所以选择增氧剂时尽可能选择氧气云雾状、气泡几乎是看不到的增氧剂为佳。

增氧剂是否会溶解到水体成为溶解氧关键是:增氧剂释放的气泡越小越好,尽可能选择氧气云雾状、气泡几乎是看不到的增氧剂为佳。

六:保持养殖水体中有合理数量的藻,把藻的光合作用产生的氧在增氧机的帮助下成为溶解氧。

每亩克水新活护藻见图6:

七:养殖过程中按需要使用微生物,不定期使用微生物、不滥用微生物。

微生物在净化养殖水体中有机物的过程是一个耗氧过程,所以使用滥用微生物、甚至抱着活菌是生物使用有益无害的想法可能最好慎重一点。微生物对养殖水体中的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分解过程是需要消耗溶解氧的,见图6:

八:通过使用微生物新技术,提高微生物对水体净化作用同时不消耗池塘溶解氧

在养殖的中后期,既要加强水体微生物的净化作用又要保证养殖水体溶解氧的水平,所以不能够拼命的泼洒微生物,要尽可能的不提高池塘总体耗氧量的前提下才能够高效率的发挥微生物的净化功能,否则可能使用微生物可能反而会恶化水质。

所以在土池中后期或者已经富营养化的池塘,如果养殖水体不符合使用光合细菌、EM的条件时,可以通过悬挂菌屋强化水体的自净能力。见视频3:

菌屋是一种微生物的新应用技术,可明显提高微生物对水体的净化效率。每一条菌屋是由许许多多个独立的小菌屋组成,可以在水体的最上层最大限度的发挥微生物的净化作用。见图7: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szhuazhuangbao.com/azzzyj/754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