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报记者黄一帆随着三孩政策的到来,未来中国儿童人口占比将大概率迎来新一轮增长。对儿童药市场而言,这将带来新一轮的增长空间。业内预计,年我国儿童用药市场规模或将超过亿元,并继续保持年均两位数以上的增长速度。
与需求不断增加形成反差的是,儿童用药市场供给却处于滞后状态,面临着生产厂家少、品种少、适宜剂型少的问题。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数据显示,在国内多家药厂中,有儿童药品生产部门的企业数量为30多家,而专门生产儿童药品的企业更是少得可怜,只有10余家。
“目前儿童用药安全问题突出,缺医少药情况很严重。”葫芦娃药业董事长刘景萍在采访时告诉记者。“和成人相比,儿童的身体机能和免疫系统是不成熟的,我们小时候用药很多都是成人药的几分之几或者儿童酌减,这是非常不安全的。”刘景萍说。“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大力支持在儿童用药上的开发。目前在说明书上的儿童药只有七十多种。在儿童用药上,我们也在不断的追求对儿童专用药的研发,以及儿童用药安全性的宣传。我们也要积极投身于儿童制药中去。”刘景萍表示。
借助政策“东风”,葫芦娃药业在资本市场逐步崭露头角。作为一家具备完整制药产业链的高新技术企业,葫芦娃药业年成功入选国家工信部公示的第二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
立足儿药
儿童药具有品种少、剂型少、规格少和标识少的特点,研发儿药可以说是个世界性难题。原因在于,从伦理的角度来讲,儿药研发做临床试验比较难。另外,从药物经济学来说,投入和产出不匹配。
与成人药相比,儿童药开发周期更长、投入更大,同时利润又低。因此,国内做儿药的企业并不多。“我们以儿科为主,也有成人、妇科用药,是产品类型比较全的企业,但公司的战略重心是儿药。”刘景萍告诉记者,公司将致力于打造中国儿童健康全品类产业链。
作为一家上市公司的掌舵人,刘景萍同样也是一位母亲,儿童缺少儿童药一直都是她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