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与气象等部门联系,密切 制定下发了《农业冬季防旱抗冻技术措施》,及时落实种植业类、畜牧业类、渔业类防旱抗冻技术措施,并要求各县(市、区)将技术措施落实落细,落在田间地头。下发了《关于开展防范寒潮天气专家服务工作的通知》,分两个专家服务小组开展指导服务(12月28日-30日会同省农业农村厅防范寒潮天气专家服务组深入连城县、长汀县开展农业防灾减灾技术指导和服务;12月29日市级组织种植业、畜牧业、水产等专家深入武平县、上杭县开展防寒潮技术指导和服务),指导帮助做好疫情防控和寒潮天气防范应对工作,努力减灾避灾。县、乡有关基层干部和农技人员也及时深入一线、深入田间地头落实有关防范技术措施,现场指导企业、合作社、农户做好防范抗灾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寒潮造成的损失。
四、强化应急管理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确保通讯联络畅通。及时调度、汇总、统计农情信息,准确上报相关数据。强化秋冬季动物疫病防控、植物病虫害防治,防范发生重大动植物疫情。一旦发生重大农业灾情或安全生产事故,第一时间收集、汇总、核实并上报,确保有关情况得到及时有效处理。
连日来,为积极应对寒潮天气,确保农业生产顺利开展,市农村农业局组织农技专家深入上杭、武平、连城、长汀等地开展防寒潮技术指导和服务,努力减灾避灾。为应对低温冻害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市农业农村局日前发布《农业冬季防旱抗冻技术措施》让我们学起来01
种植业类技术措施
果茶技术措施:
1.清园涂白。结合冬季修剪,清除果茶园内的枯枝、落叶、病果、僵果。同时果树主干用石硫合剂或生石灰涂白,增强树体抗低温能力。
2.深翻培土。土壤深翻深度15-30cm,熟化土壤;根颈培土5~10cm,开春后再扒开,预防冻害。
3.树体覆盖。树盘铺草覆盖可提高地温,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减轻冻害。树冠可采取薄膜覆盖。
4.增施有机肥。结合冬耕,早施基肥,亩施有机肥kg以上,并适当增施草木灰、火烧土等热性肥料及含钾肥料,恢复树势,提高树体抗寒能力.
5.熏烟防冻。注意天气预报情况,当气温降至果茶树受冻临界温度时开始熏烟。在天气急剧降温的夜间采用糠壳、垃圾、湿柴、杂草、碎秸秆等做堆,一般每亩果茶园可点3-4个堆,以暗火浓烟为宜.
6.水份管理。搞好果茶园的排灌设施。做到横沟、竖沟,沟沟相通,能排能灌,对于灌水条件好的果茶园,在“大冻”前灌足水,以防干冻对树体的伤害。
大田作物技术措施:
1.加强田间管理。对于进入生长期的作物,在正常田管时,注意增施热性肥料,寒流天气临近时,及时进行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倍液,蔬菜作物注意田间适当控水,提高植株抗寒能力。对于早熟芋、马铃薯等春提前早熟蔬菜,应进行地膜覆盖栽培,必要时还应加盖塑料小拱棚。
2.加强大棚蔬菜管理。大棚蔬菜的管理应特别注意埋严裙膜下部与地面接触部分,以防冷空气从大棚四周底部侵入,造成寒害。要及时做好盖膜、封门、通风、水管等工作和大棚侧面夜间覆盖工作。
3.加强育苗管理。蔬菜瓜果育苗地最好采用大棚加小拱棚的方式,对于没有大棚的育苗地,除了采取塑料小拱棚覆盖外,还要用草帘、遮阳网等覆盖材料,覆盖于塑料小拱棚外层。在设施条件不具备时,应避开寒潮期,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4.及时抗旱保墒。利用墒情较好的有利时机,引导农民免耕种植马铃薯。蔬菜采取微喷灌技术、早晚小水勤灌、及时中耕、地膜覆盖或遮阳网覆盖等措施保墒。
中药材技术措施:
1.清除积雪,启用加温设施。对于设施中药材,如三叶青、石斛、金线莲等草本药材,及时清除积雪,保证透光,启用加温设施,提高棚内温度。
2.做好冬季剪枝。木本药材结合冬季修剪,清除枯枝、落叶、病果、僵果,集中烧毁。同时药材主干用石硫合剂或生石灰涂白,增强树体抗低温能力。
3.清沟培土,防止积水。结合中耕、清沟进行培土,对药材根部培上10厘米较干燥泥土,增加根系深度,能减轻或避免低温冻害对根系的危害。
4.覆盖保温。树盘铺草覆盖可提高地温,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减轻冻害。树冠可用采取薄膜覆盖。
5.重施有机肥。每亩施kg腐熟有机肥在药材植株行间,并适当增施草木灰、火烧土等热性肥料及含钾肥料,提高树体抗寒能力。
02
畜牧业类技术措施
1.加强灾害监测预警。加强有关部门的沟通联系,通过手机平台、电视、广播等渠道及时向生产单位及养殖场户发布灾害预警信息。同时,做好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对畜牧业生产影响的分析评估。
2.强化灾前防范准备。加强灾害预防的宣传力度,增强广大养殖场户的防灾减灾意识。指导养殖场及时加固畜禽圈舍,检查修缮电力设备,备好应急发电机,疏通排水管道沟渠,及时排除安全隐患。添置保温设备,做好饲草料的储备。做好应急预案,根据灾情发展,及时调整方案。
3.加强灾后饲养管理。灾害发生后,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做好仔畜雏禽、饲料等物资的调配调运工作,组织力量参与抢险救灾,尽快恢复畜牧业生产能力。组织有关专家入户指导,做好灾后畜禽养殖的科学饲养管理,在饲料中合理增加全价蛋白饲料,提高畜禽营养水平,增强抗病能力;注重饮水和饲草安全,并做好保温措施。
4.抓好灾后动物防疫工作。指导养殖场户加强环境消毒,做好对圈舍、饲喂工具和周围环境的消毒工作,积极落实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及时消除疫情隐患。切实做好灾区重大动物疫病和主要人畜共患病免疫工作,对免疫抗体不合格的畜禽要及时补免,构筑有效免疫屏障,确保灾区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
03
水产类技术措施
1.加强设施管理。及时做好育苗场、工厂化养殖场等室内养殖设施的保温防冻工作,加强供热能源的储备,保障正常供热。及时对温室大棚进行检查,加盖薄膜和加固保温棚。池塘养殖则要及时检查池塘堤坝是否有渗漏,及时补缺补漏。
2.增加蓄水。对池塘、小水库和稻、莲田养鱼池等应增加蓄水,提高保温能力,有条件的可引入地热水或工厂余热水。水位较浅的池塘,对已达商品规格的水产品应及时起捕上市,不能收获的应及时转移,防止受寒受冻遭受损失。网箱养殖区应尽量将网箱下沉。
3.科学投喂。随着水温下降,鱼类摄食将逐渐减少,要根据养殖品种摄食情况及时减少投饵量。有条件的,可适时调整饵料配方,添加复合维生素,以增加鱼体的抗应激能力和抗病力。常温品种当水温低于12℃时应少投喂,低于6℃时不投喂;晴天升温时可适当投喂。鱼类入冬前一个月左右应给越冬鱼投喂高质量、富含蛋白的精饲料,促进鱼体育肥,增加肥满度,提高越冬鱼越冬抗病害能力。
4.适时起捕。已达出塘规格的要及时捕捞上市,或分池分箱养殖。通过不断疏稀,使鱼群保持合理密度,防范因密度过大造成缺氧。捕捞前应先清理水中杂物,做到轻下网快起网,要做好留塘(箱)鱼的消毒防病工作。池塘如若起捕上市最好一次性清塘,一般不连日捕捞,以防鱼体过度疲劳和损伤。
5.加强管理。加强水质管理,每天早、中、晚巡塘,监测水温、水质。冰冻天气尽量少或不开动增氧机,以减少池塘水上下对流,从而减慢池塘水温下降速度。已出现冻伤或死鱼的鱼塘,应立即将死鱼捞走,以免死鱼腐烂污染水体,但不应立即对鱼塘施放消毒药,以防鱼虾产生应激反应而加速死亡。
6.做好冻伤处理。塘鱼冻伤后,表现为个别鱼离群独游,愣呆,受惊不下沉,各鳍基部鳞片脱落或成绵絮状的水霉,此时,最好不要下塘拉网捕鱼。冻害过后,应及时追投优质饵料,并全面仔细观察,对受伤鱼类及时治疗,尽快恢复鱼类体质,以保证后续生产健康进行。
最后再次提醒广大农民群众
年终大寒潮即将发货
在做好农作物、畜禽
抗寒防冻的同时
自己也要注意保暖
预防感冒哦~
END供稿:种植业科(部分内容来源:e龙岩)
编辑:郑嘉雯
审核:种植业科
编审:徐富华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