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农财宝典-新渔网记者孙岁寒
和自己的众多老乡一样,李强在海南文昌市冯坡镇养罗非鱼,也是看中了这里优越的养殖环境。虽然罗非鱼经历了一段较长的低迷期,但是他心态一直良好,除了对水产养殖的爱好以外,他还从中摸索出一套更适合当前的养殖方式,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从细节处见效益,赢在微利年代。随着年行业逐渐回暖,他对罗非鱼产业也越来越有信心。
让鱼处在最舒适的状态,是李强的追求。
“养鱼重在防病”不是一句空话
6月21日,《农财宝典》记者来到李强的养殖场,夏季的海南骄阳似火,和很多暴露在烈日下的养殖场不同,李强的养殖基地里,大部分地方绿树成荫,还有微风吹拂,感觉十分舒服。站在塘边,可以看到被风吹皱的水呈碧绿色,随着鱼塘中间增氧机的转动,白色的水花发出清脆的响声。
“养鱼先养水,这是我最奉行的标准”,李强告诉记者,他有80多亩鱼塘,共分为4口,其中最大的一口有30多亩,还包括一口10亩的种苗标粗塘,放苗密度为-尾/亩,在每一批鱼的养殖过程中,他都定期坚持做调水和底改工作,每周进行一次调水,大约10天做一次调水,并保持水体pH值为中性偏碱,同时注意保持充足的溶氧量。
在李强看来,罗非鱼本来是一个很适宜养殖的品种,现在那么多病害,很大程度上不是“天灾”而是“人祸”,基本上都是管理出的问题,如果把水调好了并且注意保证溶氧,是不会出现病害的。也因为这样的理念,李强和很多养殖户都不一样,他的鱼塘维护工作从不放松,因为现在养罗非鱼本来就是微利,如果发一次病,就有可能影响这一造的盈亏。“总而言之,让鱼一直处在舒服的状态,就像在自然界一样,又怎么会出事呢?”据介绍,连续几年养殖,李强每一造鱼的亩产都稳定在-斤,而且很少出现病害。
记者还注意到一点,李强在养殖过程中很少消毒,他认为,消毒容易影响藻相,而藻相对保持鱼塘溶氧和pH值等指标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容易造成鱼的应激,即使是出现暴雨等天气,他也尽量用调水和底改的方法恢复水质。事实上,李强的做法是业界多年来所提倡的,也是效率最高的防病方法,对于罗非鱼这样的出口水产品,有着特别的意义。
饲料选择“稳定压倒一切”
在罗非鱼养殖中,饲料占了所投入成本的70%以上,特别对于价格不高的品种,每斤鱼的利润空间一般为几角钱,怎样选择饲料,成为决定能否盈利的重要因素。
和很多同行不一样,说到饲料,李强却没有提太多数字的表述。“我现在用的翔泰的饲料,每包(膨化料)出鱼数都有40多斤吧,其实我也没仔细算,因为他们的质量一直很稳定。”他告诉记者,从年翔泰开始做罗非鱼饲料以来,他就一直用,中途也没改过别的品牌,看重的就是质量的稳定,“客户的商品鱼,翔泰都是要回收的,饲料怎么可能做差呢?”李强说,更何况每次卖鱼,数据都非常清晰,所以他也很有信心。
李强认为,对于养殖户来说,选择饲料固然要看价格,最关键的是产品质量要稳定,要让养殖户心里明白,即便是低档次的饲料,也有相应的养殖和投喂方法,管理好了也能赚钱,最怕的就是同样一个产品,质量不停变来变去,养殖户无从适应,也很难判断是不是种苗、水质等其它方面出了问题,最终造成养殖计划被影响。例如翔泰在今年推出的#膨化罗非鱼料,虽然价格不到元/吨,但和同档次定位的饲料产品相比,除了质量不错外,结合不同的气温时节,和高档料搭配使用,效果也很理想。
对于这款#饲料,李强表现出很高的认可度,按照他的模式,鱼塘的底质、水质和溶氧一直保持的比较好,养殖饲料系数比部分养殖户要更低,#虽然没有原来用的#膨化料档次定位高,但是适合不同养殖和资金条件的群体,像自己用起来性价比就更好,虽然这个产品要现金拿货,但计算下来综合效益更胜一筹。
不赌行情,盈利来自细节
在和李强的交谈中,记者发现,对于罗非鱼的价格行情,是他提到最少的。“我从来不赌行情,那个东西永远追不上”,李强这样认为,养罗非鱼四年,经历也不算很短,但是他说,不管再养多久,也不会刻意追求赶行情,事实上也有很多失败的案例。据介绍,即便是在海南这个市场,罗非鱼只有单纯的卖加工厂一种销路,也有人喜欢赌行情,例如到了年底该卖鱼的时候不卖,赌第二年年初的高鱼价,但现实往往并不如意。
李强说,看在眼里的还不是钱,无论数字多少都是虚的,只有真正装到口袋里的才是自己的,与其花心思、冒风险去赌价格,还不如追求稳定生产、稳定的利润,这才是在自己可控范围内的。按照这样的思路,他每年都很固定,按照养两造鱼的节奏安排生产。同时,他也会考虑到加工厂收鱼的需求,把鱼养到9成过1斤规格出售,由于对过程控制到位,整个养殖比较稳定,成活率也高,所以每一造鱼的利润都有保证。
对于上述话题,你也有话要说
点击右下角“写留言”,发表你的真知灼见吧!
点击“大拇指”,让我感受你对我的爱!
转载声明
本文版权属于农财宝典(ID:ncbd),作者:农财宝典-新渔网记者苏若晶,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一律视为侵权。
投稿与报料
戳原文,更有料!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