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天气网消息,17日,在冷空气影响下,北方很多城市的气温都刷新了入冬来新低。不过,这只是冷空气发威的序曲,本周,今冬来最强冷空气来袭,我国各地将经历入冬后最冷一周,尤其是南方将遭遇低温雨雪冰冻天气,需加强防范不利天气对交通及生活等的不利影响。
受冷空气影响,17日14时与前一天同期相比,内蒙古中西部、山西北部、河北北部、陕西北部、山东中东部、辽宁南部局地降幅达8-12℃,个别站点降幅达13℃。
受冷空气持续影响,未来一周,我国大部地区将经历入冬来最冷的一周,可谓寒意彻骨。预计下周初期,大部地区的气温将呈现缓步下跌的趋势,从21日开始,在一股势力强劲的冷空气影响下,大部地区将迎来一轮持续降温过程,不少地方的气温将连续突破今冬来新低。江南大部最低气温将降至0℃以下,最高气温仅有0℃出头,华南一带的最高气温也会降至个位数。四九”寒天,着实不负虚名,提醒大家提前做好各项御寒措施。
1月18日,安徽、江苏、上海等地最高气温仅有个位数。
预计18日新疆沿天山地区、黑龙江东南部、吉林东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雪,局地暴雪(10~19毫米);四川盆地大部、重庆、贵州北部和西部、云南东南部、海南东部等地有小雨或阵雨。内蒙古中部、辽东半岛、山东半岛等地有4~6级风。黄海大部、东海北部、台湾海峡、南海东北部有6~8级、阵风9级风。
中央气象台预计,中东部地区将有一次明显的雨雪天气过程。19日至23日,受东移南下冷空气和偏南暖湿气流影响,西北地区东部、西南地区东部、黄淮、江汉、江南、华南等地自北向南将出现一次明显的雨雪天气过程,其中,江汉南部、江淮南部、江南中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中到大雪或雨夹雪,局地暴雪。
另外,18日至19日,黑龙江中东部、吉林东部等地有小到中雪,其中,黑龙江东南部、吉林东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雪,局地暴雪(10~19毫米)。
1月18日,江南、华南大部地区雨水停歇。
受冷空气影响,本周,南方将遭遇低温雨雪冰冻天气,贵州、湖南将出现大范围冻雨天气,这也将是今冬首轮大范围冻雨天气过程。
剧烈降温,必将对养殖生产造成一定的影响,环境的变化,可能或多或少对养殖品种造成各种应激反应,所以,加强防控,提早预防,是近阶段最主要的工作重点。
罗非鱼:冬季管理注重改底解毒
1、罗非鱼塘应该加强底部改良。
罗非鱼冬季出问题,很大一部分都是因为底质恶化所造成,底质恶化,导致寄生虫病菌大量繁殖,引发各种问题,例如浮头或者走边,甚至于在温度突变的时候出现冻伤的现象。
罗非鱼塘建议使用强氧化型底部改良剂,例如:底居安(复配颗粒氧),建议每隔10天改良一次,情况严重的,建议,连续每次使用2天。
2、罗非鱼塘应该加强解毒和抗应激工作。
众所周知,罗非鱼养殖户一般投喂膨化饲料较多,肝胆问题是比较棘手的问题,往往在冬季,鱼类的体质较差,对于外界的抵抗力较差,再加上水环境的变化,水体有机质酸败引起的有害物质对于鱼类的造成强烈的应激反应和毒性反应,罗非鱼会出现各种应激性问题。
所以,加强日常保健,至关重要,建议每隔10天左右,饲料投喂“酶合电解类多维”加“肝胆康”,连续投喂3-5天为一个疗程,加强鱼类代谢功能,帮助肝脏排毒解毒,在温度突变或者水环境发生改变的时候(例如抽水、换水、变水色、温度突变),注意:需要及时加强池塘解毒、抗应激工作,选择中药解毒类或者有机酸解毒类加维生素类全池泼洒,缓解应激,可以有效预防罗非鱼发病,增加抗病和免疫力。
3、罗非鱼塘应该加强水温的监测。
罗非鱼养殖户应该在冬季做好水体溶解氧和水温监测记录,经常看天气预报和天气变化,在温度不断下降的时候,特别的注意罗非鱼水池温度的测量和监控,在温度突变的时候,极度下降到很低的时候,一定要记住,罗非鱼属于变温动物,短时间降温,并不可能对鱼类造成损伤,相反,如果处理不及时,反而会引起皮肤冻伤,引发水霉病,这一点至关重要,所以,罗非鱼管理,建议,在温度下降的时候,提前做好防控,全池泼洒食盐加“硫醚沙星”,提高鱼体渗透压,在温度突变的时候,必须尽快和连续使用“硫醚沙星”或者“水霉净”2-3次,同时,全池干撒“颗粒氧复配维生素类”,增加池塘底部溶解氧气,可以有效防治鱼类冻伤。
对虾:冬棚封口避免棚内温度骤降
1、近期要将越冬大棚的棚口全部封闭,不留风口,以免风吹进大棚内降低温度;2、水温太低时(低于17℃时),可在大棚内用电热风机、铁锅装木炭燃烧等方法增加棚内温度;3、要全天开动增氧机增氧,最好用铺底管增氧,进风口要通外面,以免棚内密封氧气稀薄导致缺氧;4、每隔10天左右施放一次有益微生物制剂(如光合细菌、EM菌、利生素等),有益微生物制剂施前最好先活化再施,并适当施放一些葡萄糖,以改善水质,增强南美白对虾的抗冻抗病能力;5、每2天左右测量1次氯氮、亚硝酸盐、酸碱度和硫化氢等水质因子,水质变化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每隔1个星期施一次沸石粉、过氧化钙、聚合氯化铝等底质净化剂,以消除有害物质,净化水质环境;6、每次投料后在认真检查有无剩余饲料,在寒冷天气要少投料甚至不投料,以免剩余饲料败坏水质。内服维生素C、中草药、免疫多糖,提高对虾抗应激、抗病能力。
桂花鱼:鱼塘注意减少冲水等应激性反应
冬季池塘水体较不稳定,有害物质在池塘底部积累较多,尤其是斜管虫、孢子虫和锚头蚤虫卵,会因为环境的改变而繁殖较强烈,所以,在冲水后,会引起返底、藻相突变等问题,引发斜管虫等寄生虫疾病,桂花鱼塘平时必须加强底部改良和增氧工作,建议:在投放鱼仔后,及时利用“底加氧”配合“颗粒氧”处理鱼塘底部环境,保证较高的溶氧环境,并提高底部有机质的分解力度,避免亚硝酸盐盒氨氮的飙高,也使得寄生虫和病菌繁殖的概率降低,处理好底质后,尽量选择不耗氧的生物菌,来分解饵料残渣和粪便,因为很多都是漂浮水面的,选择不耗氧的生物菌,例如:粪链球菌,及时分解有机质,会对桂花鱼养殖起到关键的作用。
冬季桂花鱼塘水体浑浊、烂鳃病的处理应该合情合理。
在冬季,病菌受温度影响,繁殖速度降低很多,但是也会存在,主要受限于环境变化,桂花鱼烂鳃病看是什么情况,一般都是附着泥巴的烂鳃,这种烂鳃,实际上完全是水质问题引起的,水体浑浊、或者看起来不是很爽,都会对于鳃部造成刺激,引起分泌粘液,导致泥巴附着,最后引起柱状杆菌的附着,这都是环环相扣的,所以,冬季处理烂鳃的关键不在菌,而在于水。建议,选择聚丙类例如“净水先锋”全池泼洒,可以连续使用2天,之后,利用不耗氧生物菌如“粪链球菌”分解水体表面的粘性物质,保持水体通透性,提高水体自净力,一般经过处理后,水色会转好,烂鳃会慢慢恢复。
河蟹:随时补水、增氧
1.破冰商品蟹暂养密度大,雪后温度偏低,养殖管理难度较大。通过打冰眼或破冰,一方面可以观察越冬池中是否缺水、缺氧,另一方面,可以使水体中的部分有害气体逸出。水中缺氧时(低于1.8mg/L),在冰眼附近可看到剑水蚤、松蚤虫等水生昆虫聚集,根据观察到的情况及时采取增氧措施。2.增氧水中氧气85%来源于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增氧,少部分来源于空气的溶入和补水时带入。(1)保持明冰越冬池应以明冰封冻,若冻成乌冰,应破除后重新结冰,保证明冰区占50%以上。雪后及时清除积雪,清雪面积占池塘面积的80%以上。如乌冰去处或扫雪不及时,造成冰下光照不足,阻断光合作用,易造成缺氧。(2)机械增氧可用1.5~3.0千瓦增氧机连续开机2~3小时进行增氧。还可在越冬池缺氧又缺少水源的情况下,利用水泵进行循环水增氧。还可利用气瓶或气泵,将空气压入水中进行增氧。(3)化学增氧紧急情况下,可利用增养灵等化学药物进行增氧。3.补水保证越冬池冰下水深在0.8m以上,若低于此数,应随时加水补满。补水的水温要超过4℃。4.起捕0℃以上可干池捕捉,0℃以下不宜起捕,可向蟹池进水。具体操作方法:白天干池捕捉蟹,傍晚蟹池回进水。
草鱼:可搭防寒棚、防风保温
1、提高鱼塘水位,尽量把鱼塘水抽满,抽水时水管不能直冲塘底,否则冲散聚集的鱼群,造成鱼冻伤或死亡。
2、搭防寒棚。可在鱼塘的北面搭防风棚,并用薄膜遮盖鱼塘水面1/4以上。必要时(特别是出现霜冻天气时)还要进行人工加温,如在鱼塘边烧火,或用锅浮在水面并在锅内烧木碳。
3、保持鱼塘周围安静。水温较低时,鱼群自己会聚集在较安静的地方,能安全过冬,如果鱼塘周围吵闹,鱼群受惊,四处逃窜,很容易造成冻伤而死亡。
4、改善鱼塘水质。在晴天有太阳时,适当开动增氧机,可减少水霉病的发生,切忌阴天开动增氧机或播撒药物。
转载声明本文版权属于农财宝典,如转载,请按以下格式。
篇尾注明:
1.来源:农财宝典水产版;
2.作者:农财宝典-新渔网记者综合报道;
3.农财宝典水产版。
如未按上述要求转载,一律视为侵权。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