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每年天气炎热的夏季,随着精养池的载鱼量达到饱和状况,一部分成鱼已达上市规格,而且此时由于禁渔期、上市量少鱼虾价格比价高,同时也利于回笼部分资金缓解资金紧张和降低池塘载鱼量来降低高温季节管理的风险,还利于鱼类生长及大规格优质鱼种培育。但伴随收获的喜悦,下网捕鱼及运输途中出现的死鱼问题成了养殖户和鱼贩们的心病。一般池塘下网捕捞后池塘都会出现少则几十公斤多则一两千公斤的死鱼情况发生。而运输鱼的车还没有到达水产批发市场,鱼就开始出现红身、掉鳞、烧尾等现象,严重的甚至出现大量死鱼,给养殖户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为避免出现更多不必要损失,介绍一种拉网前后处理方法,仅供业内参考。
一、传统拉网弊端传统拉网捕鱼的经验是在拉网前1天大剂量使用硫酸铜强行让鱼体鳞片收缩,机体受到刺激后黏液增加。运鱼时在车里使用食盐、青霉素等药物消毒。拉网后的鱼塘泼洒二氧化氯、聚维酮碘、生石灰等消毒剂。显然,这样的方法不但不符合水产品无公害上市对休药期的要求,而且效果并不明显,容易死伤鱼虾。拉网后鱼虾死亡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经过大半年的养殖过程,池塘中残饵、粪便已经大量累积,水质条件恶化,池塘底部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害物质大量积聚,加上天气炎热,此时拉网,水体被搅动,让大量底层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害物质释放出来,鱼虾容易出现急性中毒。2.养殖后期鱼虾的肝脏负担很重,鱼虾处于亚健康状态,任何小问题很容易变成大问题。3.拉网运输引起鱼虾的应激反应,造成死鱼和死虾。4.养殖过程中可能使用过量的抗生素和消毒杀虫药物,影响鱼自身的黏液分泌。二、拉网的正确方法1.拉网前2天减少或者停止投喂饲料。过多的摄食增加了鱼虾新陈代谢,增加鱼类对溶氧等环境要求,拉网应激反应明显。其次,大量粪便在运输途中排出污染运输水体,增加耗氧。2.加强拉网前水质调节,尤其是底质改良。大量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害物质存在于池塘底层,拉网捕鱼搅动水体,让有害物质遍布全池,极易造成水质迅速恶化,让鱼虾短时间应激、中毒。建议拉网前3天~5天提前使用芽孢杆菌、EM菌、底质改良剂等微生态制剂,改善水体环境。很多养殖户认为卖鱼前还花钱买药物不值,其实如果拉网时减少死鱼数量,仍然比较合算。3.拉网前5小时~12小时施用中药抗应激产品,能有效提高鱼体抗应激能力,让鱼体轻微麻醉,减少鱼体活动,保护好黏液并保证受到机械损伤的鱼虾不受水霉的感染。4.捕捞时间一般应选择在晴好天气,气温凉爽,鱼不浮头的黎明前后或早晨水温较低时进行(具体时间可依照距市场远近程度、销售时间而定),因为这时拉网捕鱼对塘鱼的影响小,又可及时将捕起的鲜鱼供应上市。阴霾、闷热天气,塘鱼有浮头征兆或鱼病发生等情况时,不宜拉网捕鱼,否则会引起大量死鱼。傍晚亦不能拉网,因为此时拉网会引起上、下水层提早对流,加速池水溶解氧的消耗,造成池鱼浮头。5.捕捞操作要细致、熟练和轻快。此时水温高,鱼的活力强,耗氧量大,不耐较长时间的密集。而捕在网内的鱼大部分要回池,如在网内停留时间过长,很容易受伤或缺氧死亡,故把鱼围拢后,应先迅速而轻快地将网中尚未达到上市规格的小鱼放出,再拣上市的大鱼,或边选上市鱼边放回留塘鱼种,切忌一味挑选上市鱼而使小规格留塘鱼种在网中,因挤压而受伤或窒息死亡。6.拉网后在网箱里再次用中药抗应激产品可有效增加鱼体黏液,收缩鳞片,增强抗应激能力。7.拉网后由于翻起池底淤泥,使水质混浊,水中有机质大量增加,极容易引起鱼缺氧浮头,因此必须大量加水或开增氧机增氧并立刻施用水质净化剂。由于拉网整个水体被搅动,没有拉完的鱼很容易生病,迅速施用化学类水质净化剂,如:三氧化二铝、聚合氯化铝、沸石粉等净化水体,隔天要对池塘用消毒剂消毒处理,以防鱼体损伤后感染疾病。(文章来源:水产E线)
帮邦魔盒不仅是一款功能强大但价格极低的在线溶氧pH测控仪,还为合伙人、代理商提供客户管理、商机导流和全方位养殖过程数据了解的综合服务平台。现面向饲料厂、渔药店、养殖场、苗种厂诚招代理商,时不我待,尽快点击“阅读原文”来报名吧!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