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义湘年出身于射阳湖镇廖徐村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受家庭环境的熏陶,高中毕业以后,毅然投笔从戎,到部队大熔炉去锻炼。从部队转业回到家乡后,他先后担任宝应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宝应日报总编、宝应县委办主任等职。在任职期间,他一身正气,刚正不阿,退休之后,他更是时刻心系家乡,承包了鱼塘,为家乡的经济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他还是远近闻名的大孝子,他的孝心善举也被村民们一致称道。
发展廖徐村的渔业
年庄义湘从工作岗位上光荣退休,按道理说他和妻子可以安享晚年,但庄义湘却做出了出人意料的举动,他将多年的积蓄投标廖徐村东荡鱼塘。廖徐人都知道,东荡鱼塘既没电,又没路,船也难以靠岸,廖徐村的鱼塘就像一块难啃的硬骨头,因此很少有人愿意冒风险去承包鱼塘,前任承包人以元每亩的价格承包了鱼塘,至今还差2万多元没有还清,每到收承包费时,村里左一趟、右一趟跑,都无济于事。但庄义湘当时却以元每亩的价格承包了东荡多亩鱼塘,村里人都说他傻,有钱不好好享受,把钱往水里扔。但庄义湘却淡淡地笑着说,自己想把廖徐村的渔业发展起来,造福大家,家乡养育了他,现在轮到他来回报家乡了!
庄义湘曾在外地参与承包过多亩地搞种养,掌握了一定的种养技术。回到家乡后,经过实地考察,他承包种植了多亩荷藕、近亩的芡实,同时在四周放养了鱼、虾和螃蟹。只要有空,他就在鱼塘附近转悠,时刻密切观察其它鱼塘里的情况。经过长期的观察,他发现一到高温季节,多处鱼塘翻塘,鱼塘边到处是死鱼,臭不可闻,如果这些鱼不翻塘,养殖户年底一定会有好收成,面临这种高投入却没有高回报的局面,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于是他回去仔细分析原因,最终发现是因为东荡没有高压电线,导致鱼塘增氧机就发挥不了作用。他当即决定为东荡引进电力设施,在他的不懈努力和坚持下,终于引进了电力设施,现在东荡鱼塘家家有电灯,大家再也不用为高温发愁,即使在炎热的夏季,鱼儿也不会因为缺氧死亡了。廖徐村老百姓交口称赞,说他真是好人,为老百姓办了一件大好事。
为村里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自从庄义湘到村里承包鱼塘后,即使有的时候资金周转不灵,他也从不拖欠交款,时间一到,主动把钱交到村会计那里,会计夸他交款及时,他也总是淡淡地说:“这是我应该做的,集体的钱,哪怕我再困难,也不能拖欠呀!”他家承包的鱼塘需要大量劳动力,春天栽芡实,薅藕草;秋天收芡实,掏藕,出鱼、虾、螃蟹等,庄义湘请来农民工,每次看到农民工辛苦的劳动,他经常为他们加餐;农民工休息时,陪他们聊家常;结算工资时,他经常给农民工一些额外的补贴。在农民工们眼里,庄义湘一点都没有大干部的架子,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因此,老百姓都喜欢到他家做工。每年春天,村里有了剩余劳动力,庄义湘还会为他们介绍工作,得到了村民的一致称赞,而庄义湘却表示:“为村民们提供一些帮助,为村里的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觉得是自己应该做的。”
前年村里造桥,两桥头坑坑洼洼,村民来去很不方便,有的村民路过此地,还不慎摔倒,庄义湘知道后,二话没说,就花了近2万元,将桥头两边铺平,并铺设近三百多米的水泥路面,方便了村民的出行,村民们感激地找到他,想要表示谢意,被庄义湘婉言谢绝,他表示,现在的心愿就是想要为家乡多做一些事,只要自己能做到的,他一定不会推辞。
孝心感动家乡的父老乡亲
如果说庄义湘善举让廖徐人敬佩,那么他的孝心更让家乡的父老乡亲感动。庄义湘的母亲今年九十多岁了,因为承包了鱼塘,平时事情多,庄义湘不能时时伺奉左右,于是他决定为老人找个保姆。也许是上了年纪的缘故,老人脾气古怪,保姆来来去去找了十多个,也没能找到称心如意的。去年初,庄义湘把老人接到了村里,在村里为她请了三个保姆,每人十天,轮流服伺。这下婆婆可开心了,因为都是老邻居,话也谈得来,每隔十天换一个人,大家互不厌倦。
庄义湘夫妻俩也经常抽空回家陪伴老人,和老人唠家常、讲故事,给老人洗脚、剪指甲,还把鱼塘里一些趣事讲给她听,从来半点没有嫌弃老人。老人动过几次大手术,先是牙癌,后是舌癌,去年又做了盆骨接骨手术,几次手术庄义湘夫妻俩都日夜护理,给老人擦身体、端尿盆、洗澡、洗衣服,一点也没有嫌弃老人脏臭,也没有抱怨老人麻烦;为了老人能够尽快地康复,夫妻俩每天变着法子做可口又有营养的饭菜给老人吃;老人行动不方便,庄义湘给老人买来了轮椅,只要天气好,就每天推她出来晒晒太阳,呼吸新鲜空气,由于庄义湘夫妻俩的悉心照料,老人现在神清气爽,头脑清醒,一点也看不出是动过几次大手术的人。现在老人逢人便夸,乡下空气好,但我儿子、儿媳妇更好,自己真是前世修来的福分,才能碰到这么孝顺的儿子,这么体贴的儿媳妇。
与庄义湘而言,只要看到乡亲们生活便捷起来,他就开心了!他用不老的激情燃烧美好的岁月,现如今社会,尤为需要他这样的“大爱情怀”!别看他已年过六旬,但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要年轻许多,这归功于他有一颗善良、不老的心!
来源:射阳湖镇报送
图片及素材来源网络,版权归属原作者
编辑:橙子
每日签到
(点击进入完成每日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