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都知道,黄骨鱼、底层生活,溶氧需求3.0mg/l,低于3.0mg/l则容易发病、生长缓慢,底层水的溶氧低于2mg/l则容易死鱼。3mg/l的溶氧是什么概念呢?就是草鱼浮头的溶氧值,要保持底层水的溶氧始终在3mg/l以上,这就是黄骨鱼养殖的难点所在!本身生活在底层,排泄物基本在底层,这样底层容易积累有机质,氧化还原反应消耗底层水的氧气,容易滋生厌氧型细菌,而生物机体本来就是厌氧环境,这样继而又加剧了病害的增加,所以黄骨鱼的病害特别多,爆头、烂身、出血、肠炎、肝胆类疾病,甚至很多鱼塘每天死几条鱼。
放养的密度大,3到5万的亩放养量。当鱼苗还小的时候,还看不出来这个大密度的影响,当鱼的规格变大以后,影响力就凸显出来了。一亩个平方上有3到5万尾鱼,平均每平方米45-75尾鱼,基本上在池塘底部密密麻麻一条挨着一条。每条鱼不断的游泳,很容易把池塘底部的有机质推到池塘的水体中散布开来,这样有机质在水体中散布开来,相对表面积增加,吸附能力加强,很快就把水体中的氧气消耗掉、矿物营养元素吸附掉、遮挡太阳光的照射深度,短短数天,池塘中的藻类基本死掉,或者留下具有鞭毛的隐藻门藻类存货、轻微的状况是蓝藻大量繁殖。另外散布的有机质也提供了细菌、原虫类的数量增加所需的营养和生活设施,这样又反过来造成氧气的减少,病害增加。在价格高涨的时候,遇到了台风天气,养户们可悠着点啊。
台风会使养殖环境发生突变,如盐度、PH值急剧下降。环境突变使原有生态平衡特别是微生态平衡打破,细菌等病原生物以及氨氮、硫化氢等有害物质大量产生,鱼虾蟹易产生应激反应,导致疾病暴发和流行。因此,在台风前后,应采取如下措施:
下雨前,按期使用活菌类产品,如芽孢杆菌、EM菌、光合细菌等,保持藻类的活力。下雨中及下雨后,不要盲目加肥。建议可以使用黑土精(腐植酸)1~2千克/亩来维持水色。对水质变清的池塘,可往池塘中可投放生物菌肥、复合肥料等,以保持池塘有足够的肥度及藻相和菌相的平衡。对水质过浓,池底有机质含量过多的池塘,建议使用微生态制剂、底质改良剂等,使用微生态制剂的同时,必须开动增氧机,避免缺氧。期间建议停喂或者减半投喂。台风后一定要进行体质的修复,做好内服保健工作,可以用多维、黄芪多糖等进行拌料内服。
台风暴雨期间,围塘水体的溶解氧因为池水上下层对流,阳光少,光合作用差,极易导致池底溶解氧不足,同时,水温、pH值、盐度也会降低。而养殖水体中的溶解氧偏低的话,池底的有机质无法正常进行氧化分解,会产生更多的氨态氮与亚硝酸盐等有毒物质,对养殖品种产生伤害,极易导致病害的发生。
1.、台风、暴雨引起池塘水质的主要变化: (1)因为暴雨,大量淡水注入池塘,引起池水盐度急剧下降。 (2)、因为暴雨,大量淡水注入池塘,引起池水pH急剧下降。 (3)、因为淡水大量注入池塘,引起水温下降较大。 (4)、因为淡水大量注入池塘,引起海淡水分层现象,使池塘底部水层溶氧下降。 (5)、因盐度、pH、温度急剧变化,引起池塘水体原来平衡的藻相、菌相失衡。原来水体的藻类可能死亡,有益细菌可能死亡,病原菌可能大量繁殖,大量陆地细菌可能被带入池塘。 (6)、因大风引起池塘涌浪,大浪淘底,使原来沉积在池底的硫化氢、氨氮、残饵、动植物尸体、排泄粪便等有害物质被淘起,引起水质败坏,生物耗氧量上升,特别是使池塘底层水质更差。 (7)、因大风、涌浪使鱼、蟹受到惊吓,引起鱼、蟹应激反应。 这里主要讲了七点变化,还不包括陆地有害化学药物、污水、大地沉积物、粪便、农药等有害物质随大量淡水冲入池塘可能引起的危害。2.、台风、暴雨过后虾、蟹养殖可能出现的主要病害: 上述七大变化足以引起养殖虾、蟹发生“应激反应”。“应激反应”就是虾、蟹通过神经、体液的生理作用,调动身体的每个器官,来应对环境的突变。“应激”是要消耗大量体能的,体能下降了,免疫能力就会下降,原来潜伏在体内的隐性病害就会抬头,有害细菌就可能趁虚而入,引发病害。
3、台风、暴雨过后的养殖疾病防治工作:(1)、消毒防病
暴风雨后,水质变化大,会对鱼体主要是鳃丝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及时对水体进行消毒,防继发细菌感染,特别是防烂鳃,以降低雨后发病机率。如果水质变化过大,说明水体内的各种因子的平衡关系已被打破,特别是微生态平衡被打破的情况下,有益菌数量减少,有害菌大量增加,如不及时采取消毒措施,鱼将很快发病。在使用消毒剂时应选择对鱼刺激性较小的药物,如菌必清、聚福安同时注意保持水体高溶氧状态,因为此时的鱼体质较弱,水体内溶氧也较低,某些药物还会耗氧。注意了这些,就可很好地防止药害现象的发生。
(2)、增氧改底
暴风雨导致水温突降,易引起鱼应激反应。要开足增氧机,防止缺氧。若台风导致停电,增氧机无法使用时,更要注意及时投放纳米氧?、氧多等增氧剂,确保鱼塘溶氧充足。配合使用安蓝等氧化型底改产品改善底质。
(3)、解毒抗应激
泼洒解毒碧水爽+泼洒姜,给水体解毒和增加水体的透氧性,为鱼创造较为舒适的环境,泼洒抗应激药品如泼洒姜或维C等,增强鱼的抗应激能力。
(4)、调水培水
狂风暴雨,导致池塘注入大量雨水,藻类应激或老化、死亡,水体藻类少,水色变清,水质恶化,营养缺乏。在雨过天晴后,应在晴天上午及时调水培水,调整透明度。先将水体基本水质指标调节好,再针对不同情况,采取相应措施:清澈见底的,先消除过多浮游动物,再用发酵液培水;水质混浊的,先泼洒净水王+黑金刚,净化水质,再用沃纳em+活力碳源);水色老化的,先进行必要的水质消毒再解毒培水。
(5)、拌喂保健
暴风雨后,鱼的体质较弱,免疫力差,减料或控料.其次可需在饲料中添加免疫制剂。如添加免疫多糖+多维+三黄散等中草药,促进消化、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6)、寄生虫的防治: 台风过后水温回升很快,加上养殖池内水质突变,养殖的水生动物很容易发生寄生虫病,可用虫虫草或纤灭内服防治虫口。
(7)、死体处理:
对于动物死体一定要及时深埋处理,并做好隔离的各项工作,防止腐烂传播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