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设施(8亩土地):叶轮式、水车式增氧机各2台,纳米底管增氧、鼓风机、棚架(过冬用搭棚设施)、抽水机、发电机等:
2、塘口最好经暴晒15天以上,以充分氧化改良地质,进水后用10-15斤茶麸杀鱼,敌百虫灭螺、杂虾等。
3、经除杂除害处理的塘口进好水,引种沉水性水生底栖植物一一轮叶黑藻(当地人称为“茜”)
轮叶黑藻(上图)为一种种植的沉水性水生植物,对水体内总氮(硝酸盐、氨氮亚硝酸盐)、总磷有着显著的净化效果。为罗虾提供了不可缺少的栖息、繁殖、庇护的场所,有利于避免罗虾自相残杀。同时,它的根、茎、叶蛋白质含量高(粗蛋白占干重的25.3%),为罗虾提供优良的适口性饵料。
轮叶黑藻移植30天左右,便可达到放苗条件。当地养殖户反应,以前尝试过用粗养、肥水养等模式混养罗虾,养殖效果均不理想。自从引进这种模式后,成功率大为上升,亩产也不断增加。
苗种选择:罗虾苗种市场混乱,养殖成功率8成上,但是盈利只有3成。主要原因便是放养后的罗虾长得很慢,甚至长不大,导致养殖周期增长,挤压利润空间,当地人称这种现象为“铁虾”。“铁虾”这个问题主要受种源、抗生素育苗、病毒的影响。当地人喜欢用高蛋白含量对虾饲料来喂养罗虾,可以适量提高罗虾生长速度。目前华南地区罗虾苗大致分为三种,分别是:“泰国罗虾”“台湾罗虾”“本地罗虾”。下面笔者就这三个品种作一个粗略的分析:
4、放苗时间及放苗量
罗虾养殖在当地2-10月均有放苗,约4-5万/亩,养殖周期一般在天左右,亩产可达-斤/亩,最高可达斤/亩。
日常管理高要罗虾养殖模式相对简单,都是一般性的日常维护工作:
1、水质管理:由于采用轮叶黑藻模式,整个养殖期几乎不涉及水质管理,看有杂草人工去除即可。
2、体质维护:淡水养殖普遍硬度偏低,在养殖过程中需适当补充钙镁、微量元素等,维护甲壳动物正常的生理需求,如兑壳等。
3、投料管理:罗虾一般一天投料一次,中虾以上饵料均占体重2%,可以在缯台上观察吃料情况。
4、过冬措施:罗虾较耐低温,但考虑到生长需求,一般水温低于20度后就要盖棚。
影响罗虾养殖成功率的几个问题罗虾目前无爆发性病害,但因环境问题造成病害较多,下面作一个粗略的介绍:
1、白尾病:又称白浊病、白体病。主要症状为腹杰肌肉呈乳白色的浑浊状,主要影响0.8-3cm的幼虾,死亡率达50%-90%。
2、黑腮、烂腮:此病多半是罗氏对虾感染病菌后,腮部粘液增多,塘底污物吸附在腮丝上形成的,鲜少发病,但一旦发病,死亡率很高。
3、棉花虾:主要病症为病虾瘦弱,肌肉浊状,有营养不均衡和寄生虫两种说法,但感染率不高。
经济效益高要罗虾白水塘成本可到12元-14元/斤虾,目前售价按规格不等约20元-30元/斤,亩利可达万斤以上,棚虾养殖成本一般在20元-23元/斤,亩利可达1.5万元,产量高的可达2万元。
与珠三角传统模式(肥水养罗虾、混养罗虾)对比优势1、养殖期缩短,一般天即可达到上市规格;
2、过程管理相对简单,肥、药等成本较低;
3、罗虾自相残杀少,亩产量高;
4、养殖问题少,养殖成功率大为上升;
推广高要罗氏沼虾适应能力强,在华南淡水养殖地区均可推广。但消费市场集中在广东地区及部分大中城市(如上海等),还是属于水产消费领域的窄众产品。因其肉质鲜美、口感清爽,完全可以两条腿走路,同时,加大生产领域的普及推广和消费市场的引导宣传。
转载声明本文版权属“水产热点”所有,如需转载,请按以下格式注明:
1、来源:水产热点
2、作者:何工
3、水产热点ian
《水产热点》大量接受水产行业内草根一族的任何优秀文章。
《水产热点》大量接受水产行业内优秀单位、公司、个人的长期战略合作,我们没有竞争,只有合作和共享。
《水产热点》前期,大量广告位接受预定、不收费、无条件。
《水产热点》邀请广大正义、激情、活力、创新的水产人共同参与,共同书写,共同北京中科医院是治啥的南昌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