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作为产量世界第一的大国,水产品约占全球水产品的40%。但由于人类的过度捕捞和环境污染,导致中国近海鱼类产卵地遭到了破坏,海洋渔业野生资源衰退。
随着自然水产品的数量逐渐降低,优质产品相对较少,眼下,不少养殖户都已经通过人为的技术奋起直追!
然而通过人为的技术来养鱼,这并不是一件特别容易的事情。要考虑诸多的因素,例如:浮游动植物、给水体增氧、自然风等等。有的养殖户在做到以上的这几点之后发现鱼塘中的鱼长得还是不够肥美,那么问题出在哪儿?
家住江苏射阳的陈女士也是一名养殖大户,也让这个问题纠结了很久。但一直苦于没有办法解决。年,射阳的一家电力企业建立了一座光伏发电站,并将下面的鱼塘对外出租,正常的鱼塘价格是每亩元,而这样的鱼塘只有元。
陈女士在了解之后就想:反正现在也没有任何的盈利,就死马当做活马医吧。于是,陈女士就租了下来。原本认为是非常简单的一件事,却没想到是如此的困难。而陈女士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如何给鱼儿喂食?
给鱼儿喂食,看似一个非常的简单的问题实则非常困难。首先,要如何能让鱼儿能吃到食物的同时还能够不让食物撒到光伏电池板上面?
陈女士找到了国内在渔光一体化养殖技术方面处于领先的专家,请专家对投饵设施进行改造,在光伏板下铺设管道,然后再用风把饵料吹送到光伏板下面的池塘里。
而另一个难题是,因为光伏板的遮挡,水中氧气溶解量减少,造成浮游植物光合作用降低,而释放的氧气少了,鱼就会出现厌食等状况,严重影响鱼的生长。
为了保证充足的氧气,陈红的鱼塘每隔10米左右便安装一个增氧机,这种特殊的的增氧机相比传统的增氧机更为灵活,它可以从鱼塘底部增氧,避开了光伏板和支撑柱的影响。
这下,鱼塘的水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鱼的健康生长有了保障。陈红的担心不但打消了,她还发现在这样的鱼塘养鱼,鱼的味道和生长速度反而比在其它环境下生长要快。
“渔光一体”模式是将光伏发电与水产养殖有机结合,通过在水面上架设光伏电池板,水面下养殖鱼虾的模式,达到养殖和发电并行发展。
现在,这种渔光一体项目每亩发电收入可以达到6万多元,利润大约4到5万元,陈女士每亩养鱼收入块钱左右,这亩鱼塘她一年就有万的收入。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