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深冬,水温下降到15-17℃之间,大部分(温热带鱼)鱼类摄食减弱、消化减慢,这是自然现象,不必惊慌。但在不同池塘,影响的程度却不一样
主要原因:
1、检查是否有虫害、发病前兆,若表现有鱼焦躁不安,离群独游,埋边,可能性大,镜检排查
2、鱼体质差。越冬前,鱼过肥,内脏脂肪含量过高、前期高摄食导致的肝肠损伤,都会导致鱼消化能力减弱、面临突然降温时的调节能力下降,闭口
3、水质浓浊、变化剧烈。熟话说,春江水暖鸭先知,水中的浮游动植物对环境的变化比鱼更敏感,快速降温极易造成水质浓浊的池塘倒藻、清水,诱发缺氧,氨氮、亚盐偏高,影响鱼摄食欲望
4、表底层水温差大。据调查,上午表层水温约15℃摄氏度,底层约16.5℃,晴天下午表层水温会逐渐上升。因此,上午过早投喂或大风时投喂,鱼儿躲在池底,不愿意上来吃食
5、大鱼对温度更敏感,一般小规格鱼种低温期整体表现吃料更好
如何预防:
1、首先排除病虫害,有病先治病
2、做好净水、改底工作,鱼儿在底部时间长,底部环境差会恶性循环,当下影响开胃,开春升温易诱发出血、烂身等疾病;建议使用浊水清+底倍健(浊水清2-4亩.米/包,底倍康4-8亩/包,不计水深)20天左右改一次底
3、加强肝肠保健,恢复体质,养殖后期,鱼内脏受损较严重,可以借助冬季投喂量小的时机进行修复;建议+(1瓶+1瓶拌1包料)拌料,一次5天,一月2次,具有较好的诱食、促消化作用
4、投喂时间推迟,15℃以下,建议投喂一餐就可以了,15-20℃1-2餐均可
5、晴天(12:00-16:00)多开增氧机,有助于水温提升;降温及有风的夜晚、上午,可减少开增氧机,有助于保温;有条件的可适度加升水位
6、可选择搭配颗粒料投喂,减少鱼儿浮上水面的时间,日投喂率维持在0.8-1%左右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