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水产养殖业的迅猛发展,养殖技术不断推陈出新,新技术、新模式、新品种层出不穷,日新月异。虽然水产品产量和质量在不断提高,但人们对鱼的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大家对越来越稀少的江河鱼、野生鱼倍加怀恋。一个不经意的偶然机会,由于忙不过来,疏于管理,停食饥饿的清水鱼塘经过一定时间竟然养出了一种肉质结实、味道爽滑、清香无腥的“瘦身鱼”,误打误撞悄然代替野生鱼进入了人们的餐桌,一经品尝,唇齿留香、赞不绝口、没齿难忘,久违的舌尖美味满足了美食家们对健康食品的追求。由于市场需求激增,“瘦身鱼”养殖者和餐饮店趋之若鹜,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为水产养殖产业链的延伸、附加值的提高和销售渠道的拓宽再次注入了新的活力。
“瘦身鱼”的起源重庆市原巴南区南泉流水养殖场的彭家明总经理,是改革开放以来较早依靠养鱼致富的鱼老板,他不仅养鱼技术精湛、头脑灵活,还为人豪爽仗义、侠肝义胆,自己养鱼致富了时刻不忘周围的乡亲,秉承和坚持先富带后富,毫无保留的将先进技术和成功经验传授给其他养殖户,带领大家一起奔小康;对于外地慕名而来的渔民求助也是来者不拒、有求必应,就是放下自己的养殖场不管,也要先人后己、助人为乐的上门指导技术和治疗鱼病;为此,他成了渔民心目中的活雷锋,是养鱼界有口皆碑的及时雨—“彭宋江”。
由于城市规划扩容撤迁,他的养殖场多次搬家,越搬越远,环境却越来越好,从巴南区迁到江津区,再搬到万盛经开区,其他的养鱼老板和他的徒子徒孙们好多都早已改行从事其他更赚钱的产业去了,只有他不忘初心、痴心不改,继续砥砺前行,一直坚持和坚守他终身热爱的养鱼事业。近些年来,由于鱼池租金、饲料、人工、尾水治理等成本居高不下,加上鱼的产量、质量提高,市场竞争加剧,销售不畅,造成鱼价则相对平稳或者还时不时的有所下降,水产养殖业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年以后,彭家明利用自己多年来对鱼市场、养殖场的熟悉和了解,一边指导其他养殖场的技术,一边对接鱼市场,建立和打造起了“家明”水产品营销信息网络和配送平台,帮助同行解决销售难的问题。由于工作重心的转移,事务繁忙,只有抓大放小,养殖本来盈利低下,于是就把自己在万盛的养殖场冷落和边缘化了,保留了一个留守人员,除了利用空余时间割点青草喂鱼外,基本没有再投喂饲料等,让其自生自灭。后来有朋友在他渔场钓鱼后说,他清水池塘的鱼与他渔场的鱼比较,头大身小、苗条消瘦、饥饿贪吃、精力旺盛、垂钓容易,钓起来的鱼最大特点是无论采取哪种方法烹调,鱼肉劲道弹牙,特别好吃。开始他不相信,以为是朋友钓鱼后没有付钱说说夸奖、感谢的话而已,后来大家都这么说,于是他请养鱼的朋友们一起来,把自己渔场与其他渔场的鱼进行烹调品尝对比,肉质确实大不一样,清水渔场瘦身后的鱼跟江河鱼、野生鱼、长江增殖放流后捕捞回的鱼口味相当接近,经验证后,大家听说后一拥而上将清水饥饿养成的瘦身鱼购买一空,价格比市场价高出50%。后来分析原因:一是渔场位于万盛区黑山谷山脚下,池塘水来自山上的山泉水和矿泉水,富含碳、锶、锗、硒等微量元素,水质清新,流水静养,加上长时间没有喂饲料,鱼瘦肉紧等缘故。
顺势而为延长产业链由于水产养殖盈利少,彭总精力投入到市场销售和配送,无暇顾及渔场管理,停止喂食饥饿而成的“排骨鱼”、“瘦身鱼”竟然成了鱼中精品、人间美味,而备受人们的喜爱。彭总凭着商人精明的头脑和养鱼多年的经验,迅速发现商机,灵机一动,于是几个要好的餐饮和养鱼朋友聚起来商量合计,决定把“瘦身鱼”产业链延长,做大做强。说干就干,于是找来厨师开发出不同几种“瘦身鱼”的烹饪方法,请大家来品尝,得到朋友们的一致好评和认可后,立即成立股份制公司,从养殖到配送,加工再到餐饮一条龙分工合作,扬长避短,各尽所能。在重庆主城注册开发出了“万盛瘦身本味鱼体验馆”,开业后,人们吃了果然赞不绝口,大家情不自禁的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