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棚养虾是指在低温季节给养殖池塘上加盖一层塑料薄膜,减少池塘热量流失,同时利用太阳能提高水温,为对虾正常生长提供良好环境的一种养殖方式。
冬棚养虾的分类:临时性的和固定性的。
临时性的:如东小棚以及土塘上高位池搭建养殖一造就拆去的。
固定的,以海阳冬棚和滨州dayawa养殖棚以及其他工厂化养虾棚。
详情
今天主要讲是临时性的冬棚养虾
为什么冬棚养虾呢?冬棚养虾优势:
优势1:大棚的搭建简易,成本较低,每亩需-元左右;
优势2:冬棚维持水温稳定,保持在18℃以上;不易受外界病害传染,敌害少;
优势3:单位产量高,一般可达~斤/亩,高产的甚至超过斤/亩;
优势4:对虾价格较高。
冬棚虾价格
搭棚及其注意事项
1.搭棚要求
搭棚时间:一般养虾搭建冬棚是在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随着冬季的深入,不同地区温度变化存在差异,在气温连续多天低于20℃,水温连续低于20摄氏度,在此时搭建冬棚较为合适。
材料:杉木(长短粗细多种规格);铁丝(3种粗细规格);塑料薄膜(前期先热联一起);木桩;材料要求:木桩结实,铁丝牢固,薄膜透光柔韧性好。
主要施工工序:1、将木桩定进土里,留地面高度约0.7米,木桩之间距离为0.5-0.8米;2、搭建中央木桩。池塘的中央木桩一般十亩以内虾塘搭建一排,高度约4米,间距0.5米;3、拉钢丝。覆膜,拉钢丝。固定即可。
冬棚搭建注意事项:
搭建冬棚是一个过程,各个环节(全覆膜等)都是相关联的;搭建养虾冬棚,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注意事项:1:冬棚搭建时留有进出风口和日常投饲进出口,以便后期日常操作。
注意事项2:冬棚膜要保持完整无损,经常检查和修补大棚,避免大风吹坏,同时,及时导流棚顶积聚的雨水;
注意事项3:冬棚搭建时要防止触碰到水车增氧机以及刺破地膜造成漏水;
注意事项4:一般冬棚养虾水位较深,易出现水温分层、水色分层以及溶氧分层,加强水体纵向和横向的搅动是避免产生分层的有效方法.
二、冬棚养虾的日常管理
冬棚养虾难主要表现在:水温低、养殖周期长;通风和光照差;气压低、溶氧低、水温低;水温分层、水色分层、溶氧分层、pH值分层;亚硝酸盐偏高、氨氮偏高、硫化氢偏高、重金属偏高;水难肥、苗难放、水难培、底难改、壳难硬、病难控。与露天养虾不同,冬棚养虾是封闭的,棚中的温度、气压、光强等与外界自然环境差别很大,因此,有针对性的日常管理是冬棚养殖成功的关键。
我们在生产中需要做好准备工作和后期日常管理工作
前期管理:
1清塘
1.1翻底晒塘曝气以及消毒清塘
9月份翻底晒塘,用水枪冲洗塘底,还要充分晒塘,曝气氧化,消除其残留隐患,能翻塘最好。如池塘pH值偏低,消毒前可用适量的生石灰抛洒(通常每亩用5~6公斤石灰可使pH提高0.2~0.3),然后进水30公分,2天后,再用强力氧化杀菌剂如漂白粉、二氧化氯等)清塘消毒。
2育藻·保苗
2.1施肥培水至少提前十天进行肥水培藻。一次性将水位加到最深,这样肥起的水才稳定,最好水深达到1.8米左右为好。在进水的过程中,防止野杂鱼虾等生物混入池塘。
肥水期间,每天开增氧机3-4次,每次1小时。用有机酸解毒全池泼洒,2~3小时后即可肥水。肥水用藻+菌+有机肥。当池塘水肥起后呈茶褐或嫩绿、黄绿色,待水色稳定2天后,准备放苗。放苗前,用泼洒解毒以及抗应激产品,半个小时后放苗。视肥水情况,可以多次肥水,确保肥水效果的良好。
2.2选择和放养虾苗虾苗选择:①虾苗整齐、有活力、体长1cm也可是较大的标粗苗;②使池塘水质指标接近苗场,试水24小时,成活率95%以上。一次性放足苗,放苗量4万~10万尾/亩。放苗时要密切注意天气情况,应选择水温在22℃以上的较稳定的白天,避开蜕壳高峰期,避免在寒潮、阴雨、刚回暖等天气发生变化的转折期放苗。放苗后,视水质情况,适量追肥稳定藻相和水质;视苗种情况,可连续使用抗应激和矿物质产品2天以上,每天一次,直至苗种稳定。视温度情况,根据天气情况适当开棚通气。
养殖期管理
2.1基本管理
冬棚养虾的基本管理包含日常巡查和水质监测。日常巡查主要内容有:增氧机、鼓风机等设备是否正常运行,冬棚是否有破损和松动,人员操作是否到位,以及池塘内可直接观察的其他问题;水质监测是指水温、pH、溶氧、亚硝酸盐、氨氮以及弧菌等水质指标日常检测,特别是弧菌的监测。
2.2恒温控制
冬棚养虾期间,室外温度变化剧烈,冬棚内水温的稳定是养虾成功的关键之一,如何进行冬棚恒温控制,主要有以下两点,温度较高时,可以在白天合理通风,适当降低棚内温度,保持棚内温度的稳定;温度偏低时,采用适当补充较高温度的地下水或者外带锅炉加热,提高棚内水温,保持棚内温度的稳定。
2.3水质调控
冬棚养虾,水体光照强度受到明显限制和影响,水体藻相生长缓慢且不易稳定,但是微生物极易繁殖生长,冬棚养虾应采取菌相为主的方式进行肥水养水,日常管理经常补充光合细菌、芽孢杆菌、EM菌等进行养水净水稳水,同时,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长;
冬棚养虾周期偏长,应注意底质养护,随着投喂量的加大,集污排污以及过硫底改频率和量需要逐渐提高和增加,避免底部产生大量有机废弃物和造成有害微生物大量滋生。
冬棚水温低,养殖周期长,应注意增强对虾体质。采用优质饵料配合复合维生素以及有益菌改善对虾肠胃,促进对虾生长,提高抗病力和免疫力;同时,外泼抗应激产品和解毒产品,避免水体变化造成对虾应激反应。
冬棚养殖后期,养殖水体极易缺氧,采用增多增氧设备、加大换水、泼洒增氧产品等措施提高水体溶氧量,同时,减少水底残饵粪便、采用疏虾等方式减少耗氧因子。
②保证溶氧充足:配置叶轮式或水车式增氧机,增加底氧,每天晚上都应开增氧机,特别凌晨4时至7时最容易缺氧。此外,在养殖到中后期,以及雨天、阴天应及时开机;中午适当开机,建议每7-10天使用一次久久氧。
3.4投料量:控制投饵量,同一量可维持2~3天后再加量,采取少量多次投喂。质:投喂优质配合饲料,中、后期投料“宁少勿多”、“少量多次,每口塘设置料台2-3个,以1.5小时基本食完虾料和80%的虾饱胃为标准。拌料:采用拌料,增强诱食性,拌入乳酸菌、酵母菌,促进消化吸收;用多维、免疫多糖和保肝护肝药品内服,缓解肝脏压力,提高免疫力。控料:水质变坏,溶氧偏低,有害物质超标,温度骤降,蜕壳期、阴雨天、发现病兆等,可酌情减料甚至停料。4收虾
大部分冬棚养虾都采取疏虾注意事项:
当虾生长至50尾/斤规格时,可以根据水质和产量分批出售,卖掉一部分减少密度,降低风险,同时存塘的对虾也会长速加快。收虾时应避开蜕壳期,选择天气较好,虾活力很好时收虾,避免或减轻对虾损伤。收虾前两天每天连续使用抗应激产品和矿物质产品。收一部分虾后两天,连续改底产品以及抗应激矿物质解毒产品。然后肥水。
三、人员安全生产管理
在水产养殖业上,时常会发生养殖人员的死伤事件,而冬棚养虾又是更易产生人员伤亡的环境。首先,冬棚是一个封闭的环境,空气交换差,空气中氧气含量低和有害物质富集,极易造成养殖人员缺氧中毒;其次,冬棚内水汽较重,又有用电设备,易造成触电危险;最后,在冬棚内人员落水,外界不易发现,易发生溺水死亡事故。冬棚养虾过程中,需要加强养殖人员操作技能和安全生产的培训,防止触电溺水缺氧中毒事件的发生。
你的圈子太差,养虾再努力也没用!
养虾要有圈子。在圈子里你可以知道今年哪些苗好,饲料有什么问题!在圈子里有高手指点你如何应对天气变化和病害!我们搭建了一个养虾的圈子,有养殖高手、有技术专家,有志同道合的养虾人,定期讲课分享!不要等了!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