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末是收获的季节,在收获了鱼虾之后,不少产区就开始干塘,进入农闲季。水产人,何不趁着这个时候,好好修整一下你的鱼塘、虾塘,准备迎接来年的挑战呢?
今天,宝典君与大家分享两个池塘设计方案,为大家提供参考。
?鱼塘的设计
一、地点的选择:地点的取得应考虑以下因素
1、易于取得丰富而优质的水源。养殖期间用水量大,水源必须充足可靠,且丰水期与枯水期水量不能相差太多。临近水库者为最佳;其次,临近水质清澈、水量大、无污染且无水患处亦可。若无河水,有地下水源亦可,若以越冬为考量,则应选择临近温泉或火力发电厂处。引温水越冬若临近海边则可引海水作半盐水养殖,有利于越冬,且有消毒的作用。
2、地势平坦,地质适中。地势以平坦且宽阔者为,山区坡度过陡处应避免在设养殖场低于海平面的海滨亦不适宜。土质以壤土为最佳,若带点沙质则更佳,可以避免水质变混浊。
3、供电稳定养殖埸必须的设备如水泵、投饵机、增氧机等动力设备,都需要稳定的电力。
4、交通方便商品鱼的运输要求交通方便,应避免在道路太崎岖或车辆无法到达处设养殖场。
二、鱼塘设计要点:鱼塘是浴场的主体建筑,可分为鱼苗、成鱼、亲鱼和越冬鱼。鱼塘设计应包括性状、面积、深度和塘底。
1、形状。一般是合计为长方形,东西向向阳背风,排列整齐,大小相近,长宽比为2:1。这样的鱼塘遮阴少,水面光照时间长,有利于塘中浮游生物的光合作用和生产繁殖,也有利于拉网操作。为了充分利用土地、四周边角地带,根据地形也可安排一些边角塘。
2、面积、深度。一般每口精养高产成鱼塘的面积10亩左右,保水2.5-3米为宜。不同类型鱼塘按其不通性能,其面积、水深也各不相同。列表供参考。
各类鱼塘标准参考
一般来说,鱼塘的垂直深度应比鱼塘最高水位高出30-50cm。
3、塘底。鱼塘底部要平坦,冲进水口到排水口一端要有一纵向15°倾斜,。塘底沿纵向倾斜要挖一条沟,有的地方叫“鱼溜”或“鱼沟”,深约20-30cm,此沟的作用有二:一是便于排水捕捞底层鱼,二是干塘时给未捕净的鱼或鱼种一个存身之地,以减少受伤或死亡。
三、堤的设计要点:堤分为堤面、堤高、坡三个方面,设计应根据图纸状况、生产要求来确定。
1、堤面宽度。堤面宽度各地不一,大型鱼塘的堤面宽度兼顾行车、种植、埋电杆、开渠、建分水井、清塘消淤六个方面。一般主堤面宽10-20m。副堤面一般在8m左右。
2、堤高。堤高就是从堤面到鱼塘底部的垂直高度。它的堤高不一样。一般堤高都要比鱼塘最高水位高出50cm左右。
3、坡比。所谓坡比就是堤高与坡底之比。坡比的大小要根据不同鱼塘不同土质等情况来确定。土质好,浅水小塘的坡比一般是1:1.5-2.5。深水大塘或土质差,其坡比可以加大到1:3。坡比大,便于施工、生产操作和管理,不易塌陷,还能在坡面上种植青饲料。三、进排水系统设计要点进、排水系统由水源、进水口、各类渠道、水闸、集水池、分水口、排水沟等部分组成。进排水渠道要畅通,鱼池进水与排水应设斜对处。
四、防逃设计
1、进水口与排水口进水口应在排水口对面的堤岸上,高于水面,水流自堤岸顶端冲下。排水口应在进水口对面堤岸的底部,最好以塑料管连接弯头竖立。进水口与排水口处,都应以塑料细网套住,以杜绝杂鱼进出。
2、设置一个进水口和两个排水口每个鱼窝设置1个进水口和两个排水口,进水口与排水口成上下对角位置,使鱼窝内无死水角,排水口直径比进水口直径略大,以使池内进排水时形成微水流,鱼窝lm水深处和鱼窝底部各设一个排水口。
3、设置栏鱼栅进、排水口均要设置栏鱼栅,栏鱼栅用钢丝网做成,进水口处栏鱼栅用来过滤水源,栏鱼栅前面,要加设拦污栅,用以拦截水草、杂物,防止进水管或拦鱼栅阻塞断流,排水口处的拦鱼栅用以防逃,拦栅间的宽度以不逃鱼为标准,一般不大于px。水库上游防逃设施,除可采用上述各种拦鱼防逃方法外,还可用网箱簖。网箱簖除能防逃外,还有除害、捕捞等功能。其作用原理是利用水库雨后径流入库和鱼类对水流的敏感性,使水库大批幼鱼和成鱼顶水上溯,容易造成外逃,但却是捕获鱼类的机会,既可拦鱼又可捕鱼。(1)网箱簖的结构。网箱簖由路网、冲网、大裹网、网箱四个部分组成。(2)网箱簖的设置与管理。网箱簖设置地点,应选择在库区径流入口处,库面较窄,水深3-6m的地段。安装时两边路网必须接库边,平行设置并错开20-25m。网箱体的存鱼和取鱼部分—般应设在水较深的原河槽处。网箱簖作为一种拦鱼设施使用时,应将倒须网进鱼口门关闭即可。日常管理工作主要是打捞、清除贴附在网箱簖上的浮渣、杂物,保持其水流畅通和检查网具是否破损以及在4-7月雨季时,每天两次从网箱体中取鱼等。
?虾塘的设计
1.养殖池
对虾池塘的适宜面积为5~7亩,圆形或方形切角。如果为长方形,长宽比不应大于3∶2。池深2.5~3米,养殖期可保持水深2米以上。池底平整,向排水口略倾斜,比降0.2%,做到池底积水可自流排干,以利晒池和清洁处理池底。养殖池底及池壁不渗漏水,如有渗漏必须加防渗漏材料,可用塑胶膜铺设池底和池壁。为防止池坝坍塌,土质含沙量较多时应护坡。排水设施可用排水闸,或使用管道。排水闸闸底高程要低于池内最低处20厘米以上,以利排水。排水闸上部设活动闸板,以备暴雨时排表层淡水。圆形虾池也可在池中心建排水设施。养殖池进水通常采用管道或渠从池坝上进水,紧贴池壁修导流槽,以免冲刷堤坝。养殖池进水口处设两道闸槽,一道用以设滤水网,另一道设挡水板。
2.蓄水池
建蓄水池的目的是为了存储养殖用水,经沉淀、净化、降低病原微生物及病原体数量,改善水质的物理、化学、生物因子参数,使其达到南美白对虾池用水标准。当水源水质经常发生变化,例如水源水质较差,水源水供应较为困难,需要调配盐度,或采用循环用水,蓄水池更是必需设施。通常蓄水池水容量为总养殖水体的1/3。为处理水方便,3~5个养殖池可配备一个蓄水池。蓄水池尽量使用纳潮方式进水,以节约能源。蓄水池应有提水设备,这是为了增加可纳水的时间,尽可能多纳入水质较好的水,提高水位。蓄水池内可放养少量滤食贝类、鱼类,适当繁殖水草等。在疾病流行期,蓄水池进水后应先用消毒剂处理。蓄水池必须有排水闸,保证能完全排干,以利每年清污消毒。蓄水池应设渠道或管道与养殖池相通,用水泵向养殖池供水,水泵的功能应与渠道或管道配套。
3.养殖废水处理池
如果采用循环用水方式,养殖池的水排出后,应先进入处理池,经过净化处理后,再进入蓄水池。采用有限水交换系用水,养殖后的废水,应经处理池净化处理后,排入排水沟。
4.进、排水渠道
为保护水源,保证养殖用水质量,预防病原传播,在集中的对虾养殖区,需要设进、排水渠道,协调各养殖场和养殖池的进、排水。进水口与排水口应尽量远离。新建虾场的排水口不得设在已建虾场的进水口或扬水站附近。根据水力学原理设计进、排水渠道的断面,避免因流速过大冲损渠道,或因水量过大溢出渠外。排水渠除考虑正常换水量需要外,还应考虑暴雨排洪及收虾时急速排水的需要,所以排水渠的宽度应大于进水渠,渠底一定要低于各相应虾池排水闸闸底30厘米以上。
5.提水设备及扬水站
养虾场必须设置提水设备,有些养殖区必要时可建大型扬水站,统一提水,供各养殖场使用。提水方式因地区、养虾池位置不同而有所区别。如单个养殖池可在进水闸处设提水泵。中小型的养殖场,多个养殖池,可利用潮汐将海水纳入蓄水池或蓄水沟渠,再用水泵向虾养殖供水。通常使用轴流泵提水。该类型水泵扬程低、抽水量大、节省电能。水泵日提水量应达到养殖池总蓄水量的10%~20%。
6.增氧设备及必备的分析仪器
增氧机可选用水车式增氧机或叶轮式增氧机。通常按每千瓦负荷1~2亩养殖池配置,或每千瓦负荷千克对虾。增氧机应正确安装使用,注意用电安全。如果进行工厂化超精养养殖,水体内对虾密度较高,为预防增氧机械伤虾,宜采用充气方式充氧。在无电源地区可选用柴油机带动的增氧设备。每个养殖场必须设置备用发电机,保证全天候不断电。
环境因子检测分析室,必须配置的仪器及设备有生物显微镜、盐度计(或比重计)、水温计、溶解氧测定仪器、酸度计、透明度盘。有条件的养殖场还可设置氨氮、总碱度、生化耗氧量等检测仪器,微生物培养设备,病原检测的染色液,试剂盒等。
7.设置防蟹屏障
在滩涂蟹类比较多的地区,为防止携带白斑综合征病毒的蟹类进入养殖池,可在每个养殖池堤上,围置高30~40厘米的光滑塑料膜或薄板,作为防蟹隔离墙。
征集令现向广大水产人征集鱼塘、虾塘设计方案,宝典君将从投稿者中筛选出十个优秀案例(鱼塘、虾塘各五个),由微友投票选出最佳设计方案。获奖者可获得全年《农财宝典·水产》杂志一套。
投稿时间:即日起至12月30日
投稿方式:
1、点击阅读原文进入“新渔微社区”,直接回复、上传案例;
2、发送邮件至
qq.鐧界櫆椋庣殑鍙戠梾鍘熷洜鏈夊摢浜?鐧界櫆椋庢庝箞娌荤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