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镇南方村/佛山日报摄影俱乐部航拍团梁兆林摄
从明朝开始
每年冬至前后
南海西樵、沙头,顺德龙江、龙山等地的农民
家家户户都把自家的鱼塘抽干
将塘底的淤泥挖出来堆在鱼塘旁筑基
次年春天
农民在塘基上种下桑用来养蚕
蚕粪便用来喂养鱼……
这就是“桑基鱼塘”耕作模式
西樵万亩桑基鱼塘/佛山日报摄影俱乐部航拍团刘世辉摄
从米高空俯瞰直下
那纵横的桑基鱼塘
交错的碧湖翠绿
令人满眼都写着“舒心”二字!
桑基鱼塘与西樵山/佛山日报摄影俱乐部航拍团梁兆林摄
南海西樵
这里有着珠三角面积最大、最完整的桑基鱼塘
目前还保留着
“塘基上种桑、桑叶喂蚕、蚕沙养鱼、鱼粪肥塘、塘泥壅桑”的农业生态循环模式
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都称这片区域为“世间少有美景”
西樵七星村远处绵延不断的方格形田块/佛山日报摄影俱乐部航拍团梁兆林摄
公路穿过碧绿水岸
驾车迎面而来的是那撩人的清风
传说中的最美公路
大概也如此了吧!
九江大道与广珠铁路交汇处
西樵万亩桑基鱼塘中的一小块,仿佛大地调色板/佛山日报摄影俱乐部航拍团刘世辉摄
一块块约四五亩大小的方格形“迷你”鱼塘
数量有近千个
阡陌纵横的鱼塘
自然而清静
九江镇南方村/佛山日报摄影俱乐部航拍团梁兆林摄
每到午后
鱼塘增氧机翻动的水声好似音乐一样
打着节拍
打破小村的宁静
西樵镇/佛山日报摄影俱乐部航拍团梁兆林摄
当夕阳来临
把一个个鱼塘照耀得金光闪闪
犹如一片片金片
佛山日报摄影俱乐部航拍团刘世辉摄
而顺德作为桑基鱼塘的摇篮
上世纪20年代曾有多万亩鱼塘
约占珠三角桑基鱼塘的一半
全县90%居民从事桑鱼生产
全国无一地区可比
顺德劳村乡道以南大片桑基鱼塘/佛山日报摄影俱乐部航拍团招力行摄
到清代全盛时
珠江三角洲形成以顺德为中心
的“桑基鱼塘”景观分布格局
顺德乐龙路以东,大片桑基鱼塘围绕下的胜元、藤东、东元村/佛山日报摄影俱乐部航拍团招力行摄
佛山一环大罗立交东侧两旁大片桑基鱼塘/佛山日报摄影俱乐部航拍团招力行摄
顺德区乐从镇/佛山日报摄影俱乐部航拍团梁兆林摄
三水、高明等地区作为格局中的
辐射地带
也起着重要作用
三水黄塘附近/佛山日报摄影俱乐部航拍团洪国宁摄
高明杨和镇圆岗村/佛山日报摄影俱乐部航拍团李林株摄
如今"桑基鱼塘"的循环耕作方式
不再适合个体家庭
传统的耕作形式逐渐消失
九江横矶/佛山日报摄影俱乐部航拍团洪国宁摄
不过不管是什么时候
远眺山下的水乡处处
河涌鱼塘交错其中
都让人心旷神怡
陶醉其中
-TheEnd-
策划:柳刚龙翔
供图:佛山日报摄影俱乐部航拍团
编辑:王伟楠
佛山日报视觉新闻中心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