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水产前沿杂志李钒
图为豪鑫水产养殖场三位硕士生
总占地面积亩,42口高位池全部成功,平均每天出虾斤,预计总产量达30万斤,这就是今年宁波渔业科技南美白对虾标准化养殖示范基地里豪鑫水产养殖场三位硕士生交出的成绩单。
忙碌的工人在收虾中
六月下旬的宁波偶尔还会阴冷,今年特殊的气候条件让很多养殖户都感到为难,但这家南美白对虾养殖场里却车如流水马如龙,收虾的车子络绎不绝,热闹非凡。大棚里的增氧机不知疲倦地转着,三个年轻人也不知疲倦地指挥着收虾工作,技术主管李来国在朋友圈里发文调侃:“不好意思,每天出虾斤,影响到周边的虾价了哈”,丰收的心情不言而喻。
中国的对虾养殖业已经开始呈现年轻化、科技化的方向发展,像李来国这样高素质的管理团队,在国内的对虾养殖业也可以说是凤毛麟角的,在养殖大环境如此不好的情况下,到底他们有什么过人之处,使这支团队取得如此令人羡艳的成绩?而大型养殖场又有哪些可以借鉴的地方?对豪鑫水产长期跟踪并提供智力支持的项目负责人、宁波大学张德民教授为笔者道出了原委。
真正做到心里有数,达到可控养殖
豪鑫水产的成功,用张教授的话来说就是:人的可控、苗的可控、水的可控、饲料的可控。设施化养殖最大的特点就是减少天气对养殖的影响,做到可控养殖,然而,我们依然忽略了一些环节。
人可控即是管理的可控性。除去天气,养殖环节里最不可控的就是人为因素,人会影响整个养殖所有过程。很多大型养殖场,让技术员什么活都干,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这势必会导致管理上疏忽和偷工减料,这也是很多大型养殖场经营失败的主要原因。面对这个问题,豪鑫水产让技术员专心搞技术和管理,生产工人则专心搞生产,各司所职,而不是让他们什么都去做,留有时间去思考问题。虽然人工成本高了,但管理效果却大为改善,这也是很多养殖场为了节约人工成本所做不到的。
整齐划一的设施化养殖大棚
其次是种苗的可控性。张教授说,该养殖场在成立之初,市场上主流公司的虾苗都用过,大大小小不下10家,吃过的亏也不少,但连续4年比较下来,还是环球的苗最稳定。前几年该场只放40%左右的环球苗,今年该场%放环球的苗,达到1万尾。第一是看中虾苗种源的可控性,环球有自己的亲虾选育技术,种源上不可能掺和其它种苗,就在虾苗源头上做到可控,摆脱了以前买苗全凭运气的命运。其次,经过几年的摸索,该场已经掌握了环球苗的生长习性,所以并不是一个贸然的行为。“但是养殖户必须清楚,有好的种苗还不够,管理跟得上才能发挥种苗的优势,要不然给你最好的虾苗也养不出虾来”,张教授补充说到。
除此以外,该场还和饲料厂合作,定做饲料,一方面可以降低成本,另一方面则是保证了饲料质量的可控性,不再受制于人。在水质处理方面,与很多高位池养殖场不一样,这里的养场会划出三分之一水体作为蓄水池,水源经过60-70ppt的漂白粉处理后才能使用,这样高浓度的水体消毒连很多苗场都自叹不如,光漂白粉一造虾就用了十几万。水环境污染已经是争的事实,如何从源头上把控水源,是大型养殖必须考虑的问题。
细节决定成败,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张教授告诉笔者,经过几年的摸索实践,该场已经形成了一套简单有效的养殖方案,简单说来就是不乱用药、水源预处理,数据化养虾。
“养虾并不复杂,水好虾就好了,所以豪鑫水产会在水处理上花大成本,经常使用微生物进行水质调控,平时也不用消毒,只用一些简单的改底产品,内服也是以微生物制剂为主”,张教授告诉笔者,“我们很多养殖户都被产品搞乱,没有形成自己的一套养殖理念,乱用药将虾折腾死的。养虾越简单越好,现在豪鑫水产的药品成本大概是2.7毛/斤,如果加上漂白粉,大概是5.5毛/斤左右。养殖场经营到现在,%没有使用抗生素,因为示范场要不定期检查,我们的药品仓库门都开着的,随时都可以接受检查。”
大量使用漂白粉对水源进行预处理
“豪鑫水产还与宁波大学合作建立了微生物实验室,定期检测水质指标。现在养虾,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过去是靠经验养殖虾,以前大环境好的时候可能没有什么问题,但现在环境越来越复杂,养殖户必须要从经验养虾转变为数据养虾,以前的经验可能已经不再适合了。”
不和别人比快、比高产,稳定才是硬道理
示范场里的高位池平均1.6-1.7亩/个,每个池能产-斤虾,这批虾是4月5日放苗,截至6月23日的平均规格40头左右,按照现在国内动辙上万斤的亩产,这个养殖场的成绩并不算惊艳。
避免赌博心态,不比高产比稳产
“豪鑫不和别人比高产,而是和别人比稳产。如果成功率稳定在80%左右,或者连续多年一直稳定产出,就是最好的成绩了。现在该场每天出斤虾,有价就出,捕大留小,不冒风险。前面虾价好了,卖一点,养殖风险低了;后面将规格养大一点,价格也有了保证,单茬产量也上去了。虽然亩产不高,但利润也不会差的。”
“养这个虾就是要稳定,不盲目追求生长速度。像豪鑫这种大型的养殖场,稳定生产才能盈利,大起大落到最后还是挣不到钱。该场的池塘条件在周边地区不算是最好的,水源也不是最好的,所以养虾要量力而行,适可而止,按照现在的产量,豪鑫已经很满意了”,张教授说到。
别不舍得花钱,建立学习型团队才是成功根本
我国很多大型养殖场为什么很难持续经营下去,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是没有人才的建设。一位养殖场老板,当他一个人养50亩地的时候,可能经营管理得很好,但是当他扩大规模的时候,往往以失败告终,这是为什么?道理很简单,面积少的时候,可以精耕细作,但规模扩大了,兼顾不到,又没有足够的人才配备,管理的断层成了失败了直接原因。
张教授进一步介绍,在管理上,豪鑫建立了一个学习模式。每周组织一次内部技术交流会,每个人轮流做讲师,分享一些技术处理的经验,共同探讨技术难点的解决方案。以前管理上是松散的,你这样做,他这样做,没有统一标准,现在要求形成标准化,大家按标准执行。经过两到三年的学习实践,今年特别明显,生产稳定性每年都在提高,直到今年是最好的一茬,有一种厚积薄发的感觉。
每周一次的例会,学习型团队的建立是养殖成功的关键
“形成标准化以后,豪鑫下面的这些人,一般问题都是自己处理好了,按照标准去执行,不用请示上级,遇到特殊情况再坐下来讨论,管理上轻松省心了很多,效率也提高了很多。通过不断交流和学习,可以提高团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迸发出很强的执行力、凝聚力和创新力,通过前三四年的积累,今年是爆发出来了,特别的稳。如果在人才上不舍得投入,留不住人,养殖场很难持续稳定地经营下去”,张教授如是说。
近年来,对虾养殖业最大的变化就是开始往年轻化、规模化、设施化的方向发展,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而素质较低的养殖户必将会被淘汰。奉化豪鑫水产的示范场之所以能成功,与他们知识型技术团队的学习、管理能力密不可分,目前规范化养殖已经在北方悄然兴起,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资本进入这个市场,他们的成功或许能给我们的对虾养殖业提供一个参考的方向。
转载声明本文为“水产前沿”独家稿件,版权合作,敬请联系wx
fishfirst.cn。未获书面许可,一律禁止转载!谢谢合作!
征稿
zhngg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