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鳜鱼的条件,水源充足、干净、温度适宜
鱼塘:准备好鱼池,种植大量的水草,鱼池要用自来水。
水源的状况:要有足够的水源,远离受污染的地区,要有干净的水,温度不要太高也不要太低。
饵料准备:桂鱼为食肉鱼,主要食物为小鱼,虾,小泥鳅,小虫等。
喂料:培养西瓜鱼要求有一定的饲养技巧及经验。在养殖过程中,要按其生活习惯进行投饵、定期清洗、消毒。
I.桂鱼的繁殖状况
1.养鱼池
(1)桂鱼为浅水浅栖鱼类,一般生活在流速较慢的江河、湖泊等水域,水库等水域。
(2)第二,鱼池内水草充足,桂鱼多夜出池,日间栖息于水中。
(3)鱼塘必须要有一定的水流,不要出现死水,这种养殖方式并不是很适合桂鱼养殖,如果是以前,如果处理不好,很可能会导致大量的死亡,造成很大的损失。
2.水环境状况
(1)水分是桂鱼培育的必备条件,是桂鱼培育的基础。
(2)桂鱼养殖对水源的要求为:水源丰富、无污染源、水质好、温度不宜太高或太低。
3.饲料制备
(1)桂鱼为典型的食肉鱼,一般以充足的小鱼、小虾、泥鳅作为饵料来饲喂桂鱼。
(2)第二,也可投放蚯蚓、黄粉虫、红虫等富含蛋白质的饵料。
(3)也要注意,不管是小鱼,小虾,还是虫子,都要保证它们的品质,以便使桂鱼更好的养殖。
4.进料管理
(1)熟练的饲养技巧和有丰富的饲养经验是桂鱼培育的又一根本条件。在没有一定的饲养技巧、管理技巧、乃至掌握鳜鱼业的专业知识之前,是不能贸然去做的,因为那样会导致失败。
(2)柑橘类鱼类生长的最适温度是15~32摄氏度,最适生长温度是20~30摄氏度,最好是7摄氏度以下。
(3)要结合桂鱼的生活习惯,同时要结合桂鱼的摄食量,对定期投喂量进行适当的控制。
(4)定期做好鱼塘的卫生、消毒工作,做好防病工作。
二、桂鱼在池塘内连作的技术措施
1.游泳池区域
(1)以3—5公顷为宜,10公顷以内为宜,如果池塘太小,则水质易变,难于管理;由于池塘面积太大,饵料鱼类比较分散,不利于桂鱼的采食。
(2)一般而言,新开挖的,背风的,东向西的,纵横比为3:2,底平,砂质壤土,淤泥较少或不含淤泥的为好。
(3)池塘的深度在1.8-2.5m之间,有足够的水源和新鲜的水,容易进入和排放,河流、湖泊、水库的水更好,微流的水更好。桂花鱼下塘之前,要进行清塘、消毒,并配上增氧机,以提高成活率。
2.膨化程度
(1)本塘饵料鱼类养殖:在放养前15天,按照每公顷50-60万尾的标准,对已消毒、灭菌的鱼塘进行投饵,让池塘内的饵料鱼类生长至1.2~2.0cm/尾。
(2)桂花鱼种下塘的时机:在塘内饲养的饵料鱼达到1.2-2.0cm/尾时,投放后,应给桂鱼提供足够的前期饵料,并在池塘周边投放适量的水瓜类及水葫芦,以满足桂鱼的生长。未来,鳜鱼体长将控制在1/4~1/3左右。
(3)桂鱼的养殖密度及特征:鳜鱼夏花幼鱼按1公顷/亩养殖-条/尾3~5cm/尾鳜鱼。
3.为饲养鱼类提供支助
(1)饵料鱼类来源:购买或放养观赏鱼,采用封闭式养殖,任意投食;繁殖和采集不同种类的鱼苗,每公顷桂花塘应该与3亩的饵料鱼塘相匹配,可以在桂花塘中放养较早、养殖量较大的鲤鱼、鲫鱼或其他杂鱼,为桂花鲈提供更多的鱼苗。
(2)桂鱼主要养殖缸内的饵料鱼,一般可养殖桂鱼一月。放养1个月后,桂鱼通常长到11.5~14公分。
(3)食饵池(占地3-4倍),饵料鱼类因子为1:4-5,采用多池优势、差异化投饵法、分批诱杀、分段诱杀,将饵料鱼的长度控制在同时期的50%-60%,确保饵料鱼随桂鱼一起成长,使鱼类能食鱼。
(4)桂鱼适宜的生长温度在18-30℃之间,23-28℃是其最佳生长温度,此时,该温度可提高桂鱼的采食量和生长速率。
4.投饵鱼
(1)在繁殖期,可按温度的不同进行投饵,前、后7~10d投饵量,7~8、9月高温期间,每5~7~7d投饵量。
(2)适当的饵料投喂量。若密度太小,桂鱼追食时,体力消耗过度,对桂鱼的生长不利;如果密度太大,则会使桂鱼的氧气消耗增加,造成桂鱼头部缺氧,影响桂鱼的生长。
(3)以总桂鱼8~10%的饵料投喂量为1~5%~10%,桂鱼/饵料的用量为5~10。饵料鱼投放到桂花塘后,要经过一段生长阶段,可以适当添加少量的精饲料。
5.水的质量管理
(1)桂鱼喜欢新鲜的环境,但对低氧区的耐受能力较弱,因此,必须加强对水体的管理。桂花仔鱼养殖时,要先将池塘内的水抽掉一半,再用新鲜的水将池塘内的水清理干净,才能放入桂花苗。
(2)桂鱼对酸性环境十分敏感,六月至十月,应将生石灰水20-25公斤,每次15-20公斤,调pH为7-8,以利于桂鱼的摄食。
(3)养殖前期,每隔7-10天补一次新鲜水,每隔7-10天补水1次,到7月中旬,逐步增深至1.5m,7月中旬至9月,尽量换水1次,通常每隔2周换一次,保持水体透明度在30~40厘米之间,低于30厘米池水应更换1/4~1/3。循环水水质优良,水质稳定在4mg/L以上。
6.在适当的时候把氧气打开
(1)在饲养期间,要根据气候、水质状况,灵活地调节开增氧机的时间与频率,在炎热、雷雨天气时,要适时开启增氧机,夏天也可以每晚开2个小时,最为稳妥。加强专塘人员巡视,一旦发现桂鱼出现吐饵鱼的情况,要马上打开增氧机,补充新鲜的水。
(2)应视气候及桂鱼的活动状况,适时打开增氧机,通常是在正午开放,多云早晨开放;连续多雨的夜晚,午夜开放;热天半夜花多,冷天半夜花多,热天半夜花少;午夜开放的时间很长,早上太阳升起之后就关上了;在炎热的白天,正午的时候则缩短了;在大面积、大负荷下工作的时间较长,而在正午时工作的时间较短。要及早打开浮动盖,如有需要,及时补充新鲜的水,及时更换。
7.农业行政
(1)投饵管理:要根据鱼体的生长发育及气候条件,适时投饵,保证饵料在塘内有较高的密度,以3-5天为宜。在有条件的条件下,要尽可能多地投饵,保证桂鱼有充足的饵料,并把不能吃的与桂鱼一起捕卖。
(2)饲养管理:每天早晨和晚上巡塘,观测鳜鱼的摄食、生长及水质状况。要维持好水环境,保证水溶解度高于5mg/L,一旦出现不良情况应立即冲洗。夏天高温的时候,必须开增氧机充氧。为了防止水体变得过于肥沃,可以在池塘中种植水草,达到净化水体、促进桂鱼生长的目的。
(3)桂鱼夏花的放养应以五月底到六月初为宜,宜早放养,早生长,早上市。在放养期间,每公升30-50g的盐水将鱼种清洗10-15分钟,并在运送过程中放出"慢鱼"。
8.饲料养殖
(1)鳜鱼育雏:鳜鱼喜清水,但对施肥要求较高。清塘后,于饵料鱼种投放前7~10天,每亩施用约kg的发酵有机肥,培育浮游生物、底栖动物,为饵料鱼类提供营养,保证桂鱼夏花一出塘即能吃到美味的饵料,增加其成活率,促进其生长发育。在鳜鱼产夏花之前10-15天内,在1亩地内投放尾、鲢、鳙、鳊、鲂等鱼苗50万尾~80万尾,待饵料鱼生长至1.5cm后,即可在塘中发现鲜美的鳜鱼夏花饵料
(2)配合饵料鱼种的繁育:开口投饵后,饵料鱼类迅速消耗,需要在邻近水域布设饵料塘,且底部要平整,利于拉网捕鱼,其占地面积是主塘的3-4倍,方便养殖,鳜鱼、乌鲳宜采用群养的大头鱼、草鱼、鲫鱼等鱼苗,投放数量为25-头/亩。投放尾时,饵料的投饵方式与常规鱼种相同,但需视饵料鱼种的特点而定,以适应桂鱼的特点。
(3)饵料鱼类的投饵技术:当池塘饵料鱼类短缺时,应适时进行投饵,在投饵前4-5天,因投饵2-3天后,鱼体运动较慢,利于鳜鱼摄食。若间隔期太久,则会导致鳜鱼摄食困难,体力消耗加大,同时也会增加鱼池溶解氧的消耗。在7-9个月内,鳜鱼的生长速度较快,摄食能力较强,需要在1~2天内进行1~2次的投喂量。
(4)在十月初,随着温度的降低,桂鱼的摄食量降低,可以逐步降低其采食量和采食量。投喂量为塘中鳜鱼总重的5-10%,根据鳜鱼摄食状况、天气状况及饵料鱼类的生长发育情况,不能过量或过量,过量会使溶解度上升,出现轻度浮尾,重则死塘死鱼;量太小,桂鱼吃不饱,吃不饱,不能长肉,不能达到商品规格。
9已考虑的问题
(1)掌握桂池内桂鱼的生长状况、活体存塘量及饵料鱼类的规格,适时调节鱼食、投饵次数,并对饵料鱼类的特征进行调控。
(2)在养殖前期,采用分步注水的方法,针对夏季花肥弱,活动能力差的特点,为提高饲料鱼的密度,方便桂鱼进食,需采用浅水,水深50~70cm,一星期后下塘补水,之后4~5天补一次,补水后4~5天补水一次。溶氧与鱼的活跃区。
(3)6月底水位约1.5m,7-9月水温较高,鱼类摄食能力强,可一周2-3次,或每日1次。以池塘总水量20-30%的换水量为15-20天,使池塘深约2.0米,透明度40-60cm。
10.防治疾病
及早防治,除去除水塘上方的淤泥,用生石灰清塘,定期喷洒杀菌剂,放养前消毒,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进、出水口安装过滤装置,以避免有害生物的侵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对进水口做消毒处理,在注水之前先用漂白粉消毒。
(2)在对渔具进行消毒时,要注意在不损伤鱼体的前提下,避免细菌的传染。
(3)不能使用腐败的饵料,在投放饵料之前要对饵料鱼类进行消毒(常见的药剂有食盐,漂白粉,高锰酸钾等)。
(4)将饲养区内的药物袋子悬吊起来,设置药物区与非药物区,使鱼能够自行进行食物消毒。
11.按时获取并对清单进行均衡
(1)自九月起,捕获符合商业标准的桂鱼,捕获大型桂鱼,保留少量桂鱼,于十二月下旬于干池塘捕获,若有需要,可将桂鱼存放于池塘,等待第二年春天投放市场。
(2)轮捕疏养法可以防止桂鱼集中上市,也可以减少饲养密度,减轻饵料鱼类的需求量,从而提高桂鱼的营养水平,促进桂鱼的生长发育。
#图文新星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