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面蓝字中渔海洋-科学养殖↑即可 技术概述:
1.技术提出的背景
水体是水生动物生活的环境,水中的溶解氧是它们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必要条件之一。在鱼、虾高密度养殖中,水中溶解氧的多少决定着水体容纳生物的密度,即使水质良好,但由于投喂饲料和动物排泄物带来的大量营养和有机物质,池塘也会出现低溶氧。因此,增氧显得尤为重要。使用增氧机可以有效补充池塘中的溶解氧,但传统的水车式、叶轮式增氧机只能提高池塘上层水体溶氧,却难以为池底提供充足氧气。
2.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微孔管道增氧技术采用在池塘底部铺设管道的方法,把含氧空气直接输到池塘底部,从池底往上向水体散气补充氧气,使底部水体一样保持高的溶解氧,防止底层缺氧引起的水体缺氧。保证底部溶解氧含量的充足可有效抑制有害微生物的滋生,加快有机废物的降解,降低有毒物质的含量,活化池塘底质,保持水质理化因子的稳定,从而有效控制病害的发生,减少用药,降低用药成本,提高养殖品种的成活率、生长速度和养殖经济效益。
3.成熟程度、先进性、重要性、应用价值
微孔管道增氧技术年开始在江苏省部分地区的养蟹池塘进行试验,经过4~5年的示范和推广,已经在鱼、虾、蟹等多个品种上广泛应用,并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效果。目前,经过微孔管道生产企业和水产养殖场、水产技术推广机构等的共同努力,已经在各种微孔管道的种类生产、配套材料、安装方式方法、功力配置、使用技术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安装和使用成本明显下降,养殖经济效益有较大上升,使用范围和面积快速增加,已经成为多种类型水产养殖增产增效的重要技术措施,其重要性和应用价值已得到政府主管部门和广大养殖人员充分肯定和认可。
4.技术成果鉴定、获奖情况
江苏省金坛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在开展微孔管道增氧技术试验示范的过程中,与微孔管道生产企业一道不断总结经验,形成了一整套设备安装和技术使用标准与规范,已成功申请了二项国家专利,以微孔管道增氧技术为主要技术支撑的池塘河蟹养殖“”技术模式的示范推广获得年度江苏省农业技术推广二等奖。
增产增效情况:使用微孔管道增氧与传统增氧机相比,可平均节省电费约30%,池塘养殖的鱼、虾、蟹类等发病率平均降低约15%,鱼产量每亩提高10%,虾每亩提高15%,蟹每亩提高20%,综合效益提高20%~60%,同时有利于提高成活率和养殖品种的生长速度。
技术要点:
(一)材料与安装
微孔管道增氧系统包括主机、主管道和充气管道等部分组成。
1.主机:选择罗茨鼓风机,因为它具有寿命长、送风压力高、送风稳定性和运行可靠性强的特点。罗茨鼓风机国产规格有7.5kw、5.5kw、3.0kw、2.2kw四种;日本生产的规格一般有7.5kw、5.5kw、3.7kw、2.2kw等。
2.主管道:有两种选择,一是镀锌管,二是PVC管。由于罗茨鼓风机输出的是高压气流,所以温度很高,多数养殖户采用镀锌管与PVC管交替使用,这样既保证了安全、又降低了成本。
3.充气管道:主要有三种,分别是PVC管、铝塑管和微气孔管(又称纳米管),其中以PVC管和微孔管为主。从实际应用情况看,PVC管和微孔管各有优缺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1)微气孔管曝气效果好,PVC管经打孔后曝气均匀度较差。
(2)PVC管材料组织容易。PVC管在各种管道材料店都有经销,质量从饮用水级到电工用管都可。
(3)PVC管成本低。与微孔管配置要求相比,每亩成本约减少~元(管子成本减少元/亩,主机成本分摊后减少80元/亩)。
4.安装:
(1)建议空压机两台,一用一备;
(2)截止阀用于连通或截断通道;
(3)排气阀用于调整气压和开机时排气;
(4)主气管可根据需要选用PVC给水管或钢质材料管;
(5)控制阀用于调节单管的出气量;
(6)轴管可选用橡胶管或增强塑料管;
(7)回路安装时需在池底安装固定拉索;
(8)PVC管的出气孔孔径太大,影响增氧效果。一般气孔以0.6mm大小为宜。
5.安装成本参考:关于微孔管道增氧系统的安装成本,大概可分为四个档次,一是高配置:新罗茨鼓风机与纳米管搭配,安装成本1~元/亩;二是旧罗茨鼓风机与国产纳米管(包括塑料管)搭配,安装成本~元/亩;三是旧罗茨鼓风机与饮用水级PVC搭配,安装成本~元/亩;四是旧罗茨鼓风机与电工用PVC管搭配,安装成本~元/亩。
(二)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1.水质、水位调节:由于放养密度较大,如何营造一个良好的水域生态环境,确保河蟹、青虾、鱼类等正常生长至关重要。因此必须调节好水质、水位。在水质调节方面,保持“鲜、活、嫩、爽”,10天至半月亩施EM原露mL,吸收氨、氮,维持藻相平衡,促进物质良性转化,增强鱼、虾、蟹的免疫力。在水位调节方面,以注水为主,尽量减少换水频率,4月份前水位控制在50cm左右,以提高池水温度,促进养殖品种生长,5~6月份保持70cm~80cm,夏秋高温季节应保持在1.5m以上,以降低池水温度,高温期结束后,保持适中水位。
2.水草管理:养殖河蟹的池塘,前期应尽量控制水位,抑制伊乐藻快速生长,如果伊乐藻生长过旺,5月份采取刈割措施割去伊乐藻上部20cm~30cm,以促进伊乐藻新的根系、茎叶生长。
3.饲料投喂:由于池塘载鱼量较大,如何进行科学投喂是关键,而饲料质量又是影响鱼、虾、蟹规格与品质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应选择粗蛋白含量较高的颗粒饲料投喂。虾蟹饲料,前期36%以上,中期30%~33%,后期33%~35%。投喂量按虾、蟹的体重计算,前期在6%~8%,中期5%~6%,后期3%~5%;养殖鱼类的池塘,前期32%以上,中期30%~32%,后期28%~30%。并视天气、河蟹活动情况灵活掌握。养殖河蟹的池塘,有条件的单位和养殖户,可适当多投喂小杂鱼,前期新鲜小杂鱼,中期投冰冻鱼,后期冰冻鱼搭配玉米、小麦。
4.增氧:由于池塘生物载重量较大,应及时开启微孔管道增氧。闷热天气傍晚开机至第二天早晨8时,正常天气半夜开机至翌日上午7时,连续阴雨天气全天开机,以保证池水溶氧充足。南美白对虾养殖池塘,养殖中后期一般为8∶00~11∶00,14∶00~16∶00,22∶00~24∶00,3∶00~4∶00投喂饵料2小时内停止开机;鱼类养殖正常天气中午开机2小时。
5.病害防治:每半月施用一次水质调节剂和底质改良剂等生物制剂,再每半月施用一次水体消毒剂(以碘制剂、溴制剂为主),高温期禁用消毒剂,每月投喂一次药饵(中草药、免疫多糖、复合维生素为主),以提高河蟹抗病力。
适宜区域:全国海、淡水养殖池塘。
注意事项:
1.主机发热。此问题主要存在于PVC管增氧的系统上。由于水压及PVC管内注满了水,两者压力叠加,主机负荷加重,引起主机及输出头部发热,后果是主机烧坏或者主机引出的塑料管发热软化。解决办法:一是提高功率配置;二是主机引出部分采用镀锌管连接,长约5m~6m,以减少热量的传导;三是在增氧管末端加装一个出水开关,在每次开机前先打开开关,等到增氧管中的水全部出尽后再将开关关上。
2.功率配置不科学,浪费严重。许多养殖户没有将微孔管与PVC管的功率配置进行区分,笼统地将配置设定在0.25kw/亩,结果不得不中途将气体放掉一部分,浪费严重。一般微孔管的功率配置为0.25kw/亩~0.3kw/亩,PVC管的功率配置为0.15kw/亩~0.2kw/亩。
3.铺设不规范。主要有充气管排列随意,间隔大小不一,有8m及以上的,也有4m左右的;增氧管底部固定随意,生产中出现管子脱离固定桩,浮在水面,降低了使用效率;主管道安装在池塘中间,一旦管子出现问题,更换困难;主管道裸露在阳光下,老化严重等。通过对检测的数据分析,管线处溶氧与两管的中间部位溶氧没有显著差异,故不论微孔管还是PVC管,合理的间隔为5m~6m。
4.PVC管的出气孔孔径太大,影响增氧效果。一般气孔以0.6mm大小为宜。
5.高密度养殖鱼、虾的池塘,应配合使用水车式增氧机,使池塘水体的溶解氧均匀。
6.使用微孔管道增氧的池塘应适当增加苗种的放养量和饲料的投喂量,充分发挥池塘生产潜力。中国水产
技术依托单位: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
通讯 邮政编码:
联系人:徐皓
联系-
2.江苏省水产技术推广站
通讯 邮政编码:
联系人:陈焕根
联系-
电子邮件:tgk
sina.北京权威的白癜风医院医院治疗白癜风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