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上上篇桂花鱼(鳜鱼)养殖技术之(连篇一),里面主要阐述现时桂花鱼养殖的思维困境:
1.闻之色变的病毒从何而来?
2.病毒病的主要症状、主要发病的时期;
3.预防基础已经不同往时和预防措施可能出现的各种误区等。
人,只有从困住自己的思维跳出来,才能拥有更大的思维机动性和主动性,养殖技术才能有更大的突破!
跳出了这些养殖思维的困境,理清了思维误区,就更容易进入高效桂花鱼养殖的流程了。
我们先给自己一个问题:养殖桂花鱼怎样才能高效益?
桂花养殖想要高效益,可以概括成一句话:成事在于布局!如何才是好的布局?这,必须从下面的一些知识和规划里来了解:
一、我们都知道:鳜鱼最常见的养殖品种有:翘嘴鳜、大眼鳜和斑鳜。其中,因为翘嘴鳜的幽门盲囊数量最多,消化吸收能力最强,生长最快,所以,以翘嘴鳜养殖数量最多。
二、按照桂花鱼养殖放苗时间,可以把它们分为:早桂、中桂和晚桂。
早桂一般阳历4月初左右放苗,8月左右出鱼,最快的一百天左右出鱼(平均一斤重左右),为了争取早卖鱼和卖个好价格,在阳历4月左右放苗的早桂,特别建议:尽量选择稍稍偏大一些的苗种!因为,桂花鱼最适生长温度为18°C--28°C,而,早桂刚好处于最佳生长温度,能把握好“无病防控模式”养殖早桂,短时间和高效益如同必然。
中桂一般6月左右放苗,11月左右卖鱼;
晚桂一般8月底左右份放苗,次年4-8月份卖鱼。
三、追求高效益,必须考虑的销售价格因素。
由于一年中,桂花鱼最好的卖价时期往往是在每年的阳历4—8月份,主要原因是:经过年底和年初两次换季应激关、产卵关和多种病害关等淘汰考验,能顺利过关的桂花鱼数量普遍明显减少大半,加上当年的新鱼最快也要8月初才能出售,这样容易造成出鱼数量的青黄不接,物以稀为贵,价格自然不低。这也是绝大部分桂花鱼养殖户持续高效益的秘密中的秘密。
四、规划和落实养殖方案:养殖还要追求过程顺心、顺利,总结二十多年来的桂花鱼养殖,桂花鱼要养得好、长得快、成本低、少发病、卖好价,规划和落实养殖方案很重要!!
这个方案里,最为关键的几项有:
1.桂花鱼苗种质量;
2.开花的食鱼仔的适口性和数量;
3.放苗密度;
4.水质病害防控方案;
5.增氧机管理等等。
一)苗种:能拿到健壮的苗种(关键),可以明显少发生病害和生长速度更快,如何才能选择到好苗种?
1.尽量选择亲本是野生鳜鱼育出来的鱼苗,这种鱼苗抗逆性比较强,生长速度快。
2.选择培育阶段不使用可能影响生长速度的抗生素、消杀产品的苗场,一般使用生态培育方式的苗种,生长速度较好。
3.外观看,苗种以花纹间距比较大、大小均匀、无发病没有畸形的为佳。
所以,选择鳜鱼苗种一定做到选择口碑好的品牌苗场,亲自到苗场看培育环境、培育流程、查询鳜鱼亲本来源,最后看药品使用制度等等。
二)根据鲮鱼仔的大小,挑选对应大小和符合采食适口性的桂花鱼鱼苗。
三)早桂以中低密度放苗为佳,普通土池建议控制不超过尾一亩(水面计算)。密度稍低,水质比较容易控制,不单生长速度快,而且病害少,可以更早达到卖鱼规格,容易卖个好价钱。记住:早桂养殖超高密度养殖,高产未必高效益,经常还出现高产慢大、管理跟不上发病率奇高等,以致错过最佳价格时期。
四)病害预防方案,一定要根据当地常发、流行病害来确定,主要针对当地附近容易引起大病、暴发病为主的预防思路。推崇,以体内排毒、调水排毒、底部排毒、抑虫为主的“无病防控模式”。
五)原则上,增氧机宁多开勿少开(根据密度、天气、水质等等来调整)。可以说一次的缺氧引起的问题,如:死鱼、用药、影响生长速度等等,比多用的电费简直是蚊子和牛比了。当然,有“鱼儿乐”这类手机可以操控的测氧仪,可以节省不少电费。
可能群友们会问:有没有更接近实操的成功案例分享?
那就来实际成功案例操作流程供大家参考一下:
在众多的桂花鱼养殖户中,有一群人是根据当地实际条件、灵活运用上面的“无病防控模式”思路来养殖桂花鱼的,在群英中脱颖而出,常常养殖一两批桂花鱼就赚了一栋洋楼,成为当地耀眼的明星!
这群客户,由于选择到较好质量的苗种,落实无病防控模式,预防为主,水质、体质和环境并重,20天的生长速度、豹头鱼重量就超过大部分人一个月的!把别人甩在老远,由于基础扎实,起步快,更不用说30天、40天、60天和后面的结果!
朋友们可能会问:他们如何做到的呢?实操和重点有哪些呢?且看如下:
首先是:提早规划,胸有成竹。放苗前,这些客户已经规划了比较详细的养殖模式和方案,大致是:
一)选塘轮作:选择最少半年没有养殖过桂花鱼和鲮鱼仔的、塘底比较少淤泥、水色比较稳定的池塘;
二)严格清塘:清晨,3包/亩米以上漂白粉全池泼洒、隔天30--50斤/亩米茶麸,清理野杂鱼兼肥水,注意严格按照顺序哈;
三)定下的“主干”方案:
1.基本不消杀。最少程度的减少破坏水色,以免影响采食量和生长速度,因为,养鱼原则就是养水哈;
2.养殖15天后,一周一次的底部排毒、改良,一般使用“安蓝加底丹”;
3.一周一次的水体调水排毒和增强鱼体的抗病力,即使用“元康加泼洒姜”,这一步是降低发病率和保持稳定食欲兼降低饵料比的关键!!
4.依水色和水质变化,适时加换新水;
5.每天定时两至三次捞鱼检查,一旦发现瘦身吊肚子鱼,立刻拿去镜检,做到早发现问题早处理!
6.观察追食鱼仔情况,及时补充和保持适度的鲮鱼仔数量,一般一次放的量控制在三四天的采食量,这一步做好了也可以减少饵料比;
7.一定保持足氧,前期30天内,采食量不太多,一般一台增氧机管2--3亩水面,24小时不停!(如果有“鱼儿乐”这种测氧仪,可以根据溶氧数据来加减增氧机数量,估计能省不少电费,不过,土豪任意!)。另外,调水改底抑虫时,加开一至两台增氧机;中期:30--60天,随着采食量和排泄物的增加,这时候很容易出现氨氮、亚硝酸盐超标中毒情况,增氧机一般增加至一台管1.5--2亩,24小时不停!同时,适当提高加换水频率;60天以后,是冲刺阶段,增氧机增加至一台管1--1.3亩,24小时不停,有必要的情况下加换水频率增加至最大(如果能定期三五天一次底部氧化处理,加换水的量和频率可以明显减少,这个方式大部分人暂时还没有接受)。
就这样,按部就班,不小心就到了出售桂花鱼数钱的时间,而且,料肉比一般在3.3---4.2比1之内。傻傻的、简单的跟着做,你会发现,高效养殖桂花鱼并不是很难,反而会觉得容易。因为,他们的养殖方向清楚了、思路清晰了,坚持做就基本能看得到数钱时的结果。
当然,这些都是养殖之路的:主干!只有抓住了主干,也只有把主干(水质、底质和体质)打通了,其他的旁支(小问题:如寄生虫、亚盐超标等等)都不难,也都比较容易解决。
最后,回归一个问题:对于养殖桂花鱼,您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很多群友说,不就是为了赚钱吗,可是,您扪心自问,所做的每一件管理工作,是否是围绕这个目标来做的呢?
永远都不要忘记:养殖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是绿色高效益养殖!不忘赚钱更不忘子孙后代的健康环境!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