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也是一种资讯-----
内容提要
工厂化养殖南美白对虾关键技术总结
经过多年实践与调研,在国内满足条件的最理想、最适合在工厂化车间养殖的水产品种是南美白对虾和斑节对虾,能够做到养殖周期短(70天出售)、投资少、回报高、占用资金少、周转回收资金快、风险小,切实体现出工厂化养殖优势和高效率。工厂化养虾经济效益可观,但近几年养殖成功率却不尽如人意,工厂化养虾对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关链接:工厂化养这个,一个池子赚2万!工厂化养虾关键技术总结
1、二次标苗,分级养殖
一般以p4-p5规格的苗种进行标粗,标苗密度多为-尾/㎡,待标到尾/斤,大约体长3-4cm/尾时分苗,分苗密度大多在-尾/㎡左右,夏天的适合密度-尾/m3,冬天适合密度-尾/m3。
标苗采用2级分苗法,一般标苗阶段在25-30天左右,期间半个月左右分一次苗,共分苗2次,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够提高成功率,标苗完成分完苗之后即进入养成阶段。
2、科学合理精准投喂,严格把控吃料时间
工厂化养虾营养的需求首先体现在饲料上,因为一茬的养殖周期仅需70-80天,建议选择合适的粗蛋白含量的饲料,以达到对虾生长速度的营养需求。工厂化养虾投喂上,一般采用颗粒饲料+鲜活饵料的投喂方法,二次分苗之后一般投喂6餐,4小时一次,投喂时间安排(5:00、9:00、13:00、17:00、21:00、1:00),颗粒饲料与鲜活饵料投喂餐数=5:1,一般建议1:00一餐投喂大卤虫,查料注意观察对虾的健康状况、吃食情况,适量增减投喂,严格把控吃料时间,吃完料之后及时底部排污,减少残饵、粪便对水体的污染,尤其是鲜活饵料污染,减少细菌和寄生虫的繁殖机率。
3、正确充分换水,科学控制换水量
在全程的养殖过程中,有得天独厚的水源,不采用肥水养殖模式,选择大换水养殖模式。30天以内换水量控制在25%,30-60天每天的换水量为40%,60天以后每天换水量80%。随着虾的生长逐步增大换水量,保证了全程养殖水质的稳定,减少水质恶化对虾造成的应激。
早期(标粗后至80头/斤)每2天换一次水,换水量20cm。中期(80头/斤至50头/斤)每天换水30cm。后期(50头/斤以后)每天换水40cm。
4、控温控光,加强增氧
控温控光:一般工厂化养虾车间都配有热水交换器,淡水温水井打上来的水水温为37℃,咸水井水温度为15℃,两种水源调配,水温始终保持在28℃左右,加水换水能够保持加入的水和养殖池的水温差一般不会差别太大,对虾相对应激较小,如此可保证对虾各项生理指标保持最佳。
车间棚顶用半透明无纺布等遮光材料覆盖加固,内部也安装有塑料内胆,已达到冬季保温控光的效果,保证对虾体色,也避免了光照太强或过弱影响对虾生长和最终卖相。
加强增氧:工厂化养虾放苗密度大,一定要保持溶氧充足,要始终不低于5mg/L,池底铺气石增氧,1㎡放2个气石,气石距池底10cm-15cm,保证池子不积污,单个池子规格6×6m,共30个池子,配有一个11kw的罗茨鼓风机,充分保证中后期溶氧需求。
5、精细管理,防控疾病
加强水质调控:经常使用乳酸菌、粪肠球菌、芽孢杆菌等微生态制剂,分解池中悬浮有机质,保证水质的清爽度,防止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毒有害物质的产生,防止对虾软壳、偷死。
加强弧菌防控:工厂化养虾中后期,即养殖35天左右以后,此时一般都是刚刚分苗结束,建议等分苗对虾摄食之后就可以7-10天进行消毒一次,建议使用过硫酸氢钾复合盐或二氧化氯等相对较温和的消毒类产品,消毒12小时之后及时补充益生菌,可以补充乳酸菌或粪肠球菌,以便迅速形成有益菌群优势,防止弧菌迅速回长。可定期使用TCBS培养剂进行弧菌检测,切记不要一味纠结于弧菌。
加强矿物质营养:工厂化养虾中后期存虾量较大,加之工厂化养虾蜕壳较为频繁,一般会蜕壳2-3次/天,不同于外塘养虾,固然对虾生长和蜕壳所需的钙、镁、锌、铁等矿物质微量元素较大,而天然水体中的矿物质含量又远远不能满足工厂化高密度养虾的需求。
建议每天傍晚时刻补充矿物质,使对虾顺利蜕壳、硬壳,防止因亚盐偏高造成软壳死虾,防止体质弱引起弧菌感染,降低蜕壳期间被残食的风险。另外大量排换水也会引起对虾应激性蜕壳,也应适当补充矿物质微量元素。
加强肠肝轴养护:工厂化养虾肠肝轴养护至关重要,肠肝轴是否通畅健康,决定了对虾的健康,关系到对虾的长势速度、最终效益等。
工厂化养虾,一定要懂得看虾,观察肝胰脏大小、形状、颜色是否正常,肠道的颜色、粗细、是否弯曲,有无空肠、肠道断节、肠道发红、水肠等。
6、及时疏虾,及时上市
一般工厂化养虾放苗密度较大,建议达到一定规格要及时疏虾,降低养殖水体的承载负担,一般建议对虾达到50条左右,对于放苗密度较高的池子一定及时疏虾卖掉,这样方便疏虾后剩下的对虾生长更快,也防止密度过高、存虾量过大,导致溶氧不够,或营养不够,导致对虾蜕壳不遂、软壳,更重要的是疏虾之后相对更好管理,后期会出更多的虾,增产增收。
给养殖户的建议
对准备从事工厂化养殖的人员来说,工厂化养殖还算是一个比较新鲜的事物,很多人对它与传统养殖模式不同之处还不是十分了解,因此笔者总结几点,希望能帮助到准备从事工厂化养殖或者正从事工厂化养殖的朋友们:
1、在工厂化养殖内(包括一些封闭环境下养殖的模式,比如大棚、如东小棚),都是以培菌为维护水质的重点,这样就需要养殖户人为的提供碳源、复合微量元素、矿物质、复合维生素等,这些缺一不可,不平衡也不可。
2、注意水体的碳氮比,特别是在生物絮团养殖模式当中。对于养虾来说,过高的碳氮比会造成pH值下降,微量元素、维生素缺乏,甚至“倒菌”;碳氮比低会造成亚硝酸盐、氨氮升高,菌活力下降。
3、精准计算养殖池所需的碳源,包括检测养殖池的PH值、氨氮、亚硝酸盐、总碱度、生物絮团量(用量杯测量,一般对于养虾来说,10~20毫升/升的生物絮团为最佳范围),计算出池塘所需的碳源。
4、池塘内的营养需要人工供应,持续供应。
比如:
碳源:需要采取少量多次补充,或者是采取24小时点滴补充法,但不可以超量使用。
微量元素、矿物质:这类物质使用没有太大的限制,量过一点,也没有太大的关系,因为虾会从水体当中吸收微量元素、矿物质。不像碳源一样,量大会败坏水质。
总之。在工厂化养殖池当中,一般溶解氧都是十分充足的,这个水中重要的影响分子有保证的情况下,我们则需要考虑氨氮、亚硝酸盐、PH值、有害菌、总碱度等对虾有害的物质。
5、尾水集中处理。政府应对养殖区进行合理规划,沿海区域由于土壤含盐量高,且水系与入海口连接,可继续发展工厂化养虾。这些区域可由政府主导建设尾水回收专用管道,尾水集中回收、集中净化处理后输送到当地盐场、海水养殖池塘,避免养殖尾水污染。
6、尾水循环利用。法律法规规定使用地下水需经许可、有偿使用,工厂化养虾养殖尾水综合日排放量达到养殖水体的50%~%,直接排放环境污染大、能量浪费大,应大力推动尾水循环利用。工厂化养虾养殖尾水经过沉淀、过滤和生物处理后,可继续循环利用,可以养殖海水鱼。
7、残饵、粪便降解利用。工厂化养虾养殖尾水中的粪便、残饵经过沉淀、过滤后可集中回收、发酵处理,发酵降解物可用作海参、蛏贝、鸡鸭等的营养饵料,也可用来养殖卤虫等生物饵料,增加综合收益。
工厂化养殖南美白对虾具有很多的优点,但是它并不能靠简单的设备安装就能实现。仍然需要人和系统的配合,它是一个系统工程设计,如何通过合理的设计和布局将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人是其中的关键。
推荐阅读
(点击下方蓝色字体↓即可阅读)
增氧机微孔增氧机变频超能增氧机
水车式增氧机YC-P系列
制氧机
永磁变频智慧节能增氧机
智能变频马达
永磁变频系列增氧机
新式水车电机
会“跑”的增氧机
水冷不锈钢电机增氧机神器疫苗注射神器
自动杀鱼机
细菌自检仪
海水源涡旋热泵
智能投料机
智能数苗器
光生物反应器(培藻)
声控投料机
水下机器人
FishFarmFeder自动投料机
自动喂虾船
eFishery自动投喂机模式铜合金网箱
跑道鱼模式详解
深海养殖
陆基循环系统(RAS)
集装箱养殖
石斑鱼工厂化养殖
铺膜池养虾
对虾工厂化养殖
集装箱观摩活动
石斑鱼工厂化养殖品种对虾
三文鱼
龙王魽
锦绣龙虾
石斑鱼
草鱼
蓝对虾转载声明本文转自,如果涉及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有误,请及时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