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点击上面↑↑↑蓝字,跟晚报君一起玩耍!
瓷都晚报
经过24小时的不间断烧制,一天的冷却,古窑年第一次复烧的明代葫芦窑于3月21日上午8点38分开窑了!一件件精细的瓷器浴火初生变成精美的陶瓷艺术品,让不少游客大加赞叹。
“我宣布现在开窑。”随着一声响亮的口令,北京故宫博物院著名古陶瓷专家叶佩兰,国家文博研究员、景德镇历代瓷窑复烧专家顾问团团长、景德镇古窑文化研究院院长周荣林,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柴窑把桩师傅胡家旺三人一起用太平勾撬开窑门,窑工师傅们将装有瓷器的匣钵依次搬出,一件件还带着余温的精美陶瓷展现在大家面前,圆润的釉色,优美的外观造型让大家发出“进窑一色,出窑万紫千红”的赞美之声。
“这个瓷器还有余温啊,快让我摸摸。”不少欣赏开窑的游客们被精美的陶瓷折服,大家纷纷抱起瓷器来个合照,对下一个即将出窑的陶瓷感到期待。全称观看开窑仪式的游客孙绍宗和杜金兰表示,学习到了景德镇陶瓷博大的陶瓷历史,对能观看陶瓷技艺感到荣幸。
在此次复烧的陶瓷中,最能代表景德镇瓷器特色的就是清雍正青花桃蝠纹橄榄瓶和清雍正青花缠枝飞蝠纹橄榄瓶。据了解,这对复烧橄榄瓶的“真身”是故宫博物院和中国国家博物馆的藏品。
“这两件仿制品在水平上来讲造型精美,好一对寓意“福寿双全”,是高水平的烧制,完全做到了古人的高度,与收藏在北京的真品比,只是在气质上有一些差别,珍品是经过两百多年沉淀的,比这两件瓷器多了一些厚重感。”叶佩兰表示,其个人觉得想这样的柴窑烧制还是很有意义的,因为它将陶瓷文化的传统传承了下来,是一件功德无量之事。
据介绍,今后古窑每个月的第一个星期周六烧窑,第二个星期周六开窑,让游客们不仅能欣赏到如何制瓷,更能观看烧窑和开窑,充分了解千年瓷都的陶瓷文化。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