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人都会 图1 高氨氮,亚硝酸盐和pH
持续的有机污染为有害细菌和寄生虫等病原体营造了天然的环境,使得病害频频爆发。于是,杀虫、消毒、杀菌,几乎成为了唯一的办法。由此可知,当前鳜鱼养殖主要矛盾在于高密度的养殖带来的水体持续营养输入与排泄物不能及时有效分解带来的病害问题。
此外,鳜鱼以鲮鱼等活饵料喂食,大量的鲮鱼进入水体摄食藻类,也容易造成鳜鱼池塘水体中的藻类量偏低,即“瘦水”(见图2)。“瘦水”容易滋生寄生虫,而消毒杀虫则加剧了水体的恶化。病害成为鳜鱼养殖最大的风险,而药残超标将成为击垮鳜鱼养殖业的最后一根稻草。
图2 高密度鳜鱼池塘
2、鳜鲮循环水养殖:水体净化、病害减少、高产高效
鳜鲮循环水养殖是将鳜鱼池塘与鲮鱼池塘通过一定的方式连通,定期进行水体交换,结合使用微生态制剂调水,加快水体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促进池塘排泄废物的高效转化与有效利用,进而实现鳜鱼和鲮鱼高产高效的养殖模式。
鳜鱼主要以鲮鱼为食,排放出粪便与含氮废物。氨氮可以直接被藻类吸收,也可以被细菌转化,最终转化为有机氮或者氮气。而粪便则在微生物作用下被分解为无机物或形成微生物絮团被鲮鱼摄食。适时、适量补充有益菌菌种和营养元素可以加快生物转化进程。通过水体交换可以将鳜鱼池塘中过高的有机废物转移到鲮鱼池塘,经过分解与转化,产生的藻类或微生物絮团被鲮鱼摄食,得到净化的水流再回到鳜鱼池塘中。同时水体流动还能提高水体的溶氧量、增加池塘生物活性(见图3)。
图3模拟鳜鲮循环水系统物质循环
鳜鲮循环水养殖可以有效解决鳜鱼池塘高污染问题,提高水体净化能力,同时有机废物被鲮鱼利用,变废为宝,实现养殖生态的高效转化。
二、鳜鲮循环水养殖系统的配置和运作
鳜鲮循环水养殖系统包含两个方面:
1、池塘配置。
选择的鳜鱼池塘和鲮鱼池塘应分布较近,进排水较方便,且鳜鱼塘水面相对较低。鳜鱼池塘大小以5——10亩为宜,每亩放养8——10公分鳜鱼苗——尾,按照每尾配置一台增氧机。鲮鱼塘面积以鳜鱼塘3倍以上为佳,保证水量充足。两个池塘通过PVC管连通,并安装一条可以控制进水高度的连通管,如图4所示。
图4鳜鲮鱼塘循环水简易装置
另外在连接口处另一端1台抽水泵。水流方向按照箭头方向流动。具体操作是:水泵抽出鳜鱼池塘底部水进入到鲮鱼池塘,形成一定的水位差,然后通过调节鲮鱼池塘排水管道高度,将鲮鱼塘40公分以上富氧水排入到鳜鱼池塘。
2、系统运作管理。
鳜鲮循环水系统作为一个开放式系统,需要控制调节才能够顺利运转。主要控制有以下关键点:
第一,是增氧机配置与使用。对5亩以上的鳜鱼池塘,要求配备2台水车式增氧机,呈对角线安装,保证水流呈逆时针或者顺时针流动。同时安装若干涡轮式增氧机,排布呈“W”型。
第二,泵水时间与频率。根据池塘理化指标、天气、鱼的生长情况以及藻类的丰度来决定泵水的时间与频率。
第三,微生态制剂的使用。微生态制剂主要用于改善养殖环境,也可被鱼摄食,在体内产生酶和抗生素起到抑菌,增强免疫力。通过适当补充麦芽糖等碳源活化微生物,促进菌种生长。
第四,水质监控。在鳜鱼池塘安装水质实时检测设备,为科学调水和开增氧机提供数据支持。
三、鳜鲮循环水养殖系统应用实例
清远市清城区优之源渔业专业合作社某基地。鳜鱼池塘6亩,鲮鱼池塘20亩,分布如图5,两个池塘通过直径6寸PVC管道连接。鳜鱼塘安装1台叶轮式增氧机,3台涡轮式增氧机,1套水质实时检测设备,1台3kw泵。鲮鱼塘安装2台涡轮式增氧机。
图5
5月26日放养8——10公分鳜鱼苗2万尾。具体管理操作是:在鳜鱼达到g前,基本上不循环水。每隔5——7天鳜鱼塘泼洒EM菌配合红糖发酵调水,每隔15天改底一次。鳜鱼超过g,水体藻相逐渐发生变化,开始使用循环水系统。晴天每天上午10点开始换水,抽鳜鱼池塘底部水进入鲮鱼池塘,并从鲮鱼池塘引表层水进入鳜鱼池塘,每次换水2——3个小时,换水水位30公分左右。
另外,养殖中后期以补充复合芽孢杆菌为主,每隔7天补充一次菌种,配合红糖活化后直接泼洒。每隔3天检测一次水质指标。截至9月底上市,鳜鱼塘水质各项水质指标相对稳定,鳜鱼生长良好,基本上没有使用过杀虫和消毒药。
如果您是渔药店老板,如果您是水产技术人员或销售人员,帮邦邀您一起携手打造水产物联网,迈入人工智能时代,点击下方图片报名
养殖关键时期到了,定期调水控水做好监测防范于未然!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最新智能物联网水质监测设备,更有一些列调水产品,亩调水成本低至1元!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