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黄云芳唐玉华江苏省金湖县水产技术推广站
今年入夏以来,连续阴雨天气较多,特别是进入梅雨期之后,中到大雨天气持续,造成鱼塘水位上涨,光照减弱,水体营养物质缺乏,浮游植物光合作用较差,加之夏季投饲量大,池中残饵及排泄物较多,引起水体中氨氮、亚硝酸盐等有毒有害物质含量的升高,造成池水缺氧、水质变坏和底质恶化,致使病原菌大量繁殖,稍有不慎,极易引发鱼病,轻则造成鱼类生长减缓,重则导致死鱼事故的发生,给养殖生产带来难以挽回的损失。因此,广大养鱼者切不可麻痹大意、掉以轻心,而是要高度警惕,切实抓好以下应对措施。
一、加强设施维护及时加高、扩宽、夯实塘埂,维修好泄洪、防逃、增氧、打水等生产设施,防止破埂、漫塘、逃逸和机电设备损坏等事故的发生。同时备足巨能氧、应激灵等物品,以备急用,防患于未然。
二、坚持巡塘检查坚持每天早、中、晚各巡塘1次,早晨观察池鱼有无浮头现象,浮头轻重程度;中午结合投饲查看池鱼的活动和吃食情况;傍晚检查全天池鱼吃食情况和池水上涨情况,仔细分析全天“塘情”,准确判断池鱼有无浮头预兆和大水浸埂或冲垮注排水口拦鱼设施造成池鱼逃逸的可能。对当天巡塘中发现和排查出来的问题,应及时采取应对措施,逐一解决,不留隐患。如遇突发性天气,养鱼者切不可高枕无忧,还应增加夜间巡塘,发现问题当即处理,确保万无一失。
三、防浮头或泛塘一旦出现浮头或泛塘,应满负荷连续开启增氧机,并立即启动全池泼洒巨能氧或超能氧的应急增氧预案,保持池水溶氧达到5毫克/升以上,让池鱼充分享受“氧调”,尽快恢复正常活动、摄食,确保池鱼安全舒适生长。
四、消除泡沫澄清水色雨水过后,水温增高,鱼类食欲增强,投饲量加大,池中残饵及排泄物增多,池底污物上浮,致使水面泡沫聚积,造成水体透光性减弱,水色水质变坏,在下风口甚至能闻到腥臭味。消除措施是:于晴天上午9:00-10:00全池泼洒净水先锋,泡沫严重水域加重处理,以尽快消除水面泡沫。若水色较清,可全池泼洒肥水素、培藻素,以促进浮游植物繁殖,改良水色。若池水白浊,可全池泼洒EM菌调水王,以消除水中亚硝酸盐、硫化氢、氨氮等有害物质,抑制水中有害细菌繁殖,快速澄清水色。
五、改良水质和底质雨期过后,塘底有机物较多,溶氧偏低,亚硝酸盐、氨氮、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含量升高,导致水质变坏和底质恶化,对鱼类的健康生长产生威胁,此时应及时进行调水改底。调水方法是全池泼洒解毒护水宝,以迅速分解水体中的残饵、排泄物及其他腐败有害物,快速降解水体中的亚硝酸盐、氨氮、重金属等有毒物。改底方法是全池泼洒底毒净,以分解富营养化底泥,抑制其变黑发臭,阻止池底致病菌、微生物生长,修复和改良池底生态环境。
六、防应激保平安进入夏季,气候环境多变,低气压、雷阵雨、强风暴、晴转阴、阴转雨等突发性天气时有发生,水质和底质变化都易引发鱼类产生应激反应。防范措施是:提前泼洒菌毒双杀,以降解池中氨氮、硫化氢、亚硝酸盐等有毒有害物质,消除底泥发黑、发热、发臭现象。产生应激时全池泼洒应激灵,以增强鱼类抗应激能力,保持池鱼平安生长。
七、加强防病夏季高温多雨,是鱼病暴发流行季节,病毒、细菌、寄生虫容易导致鱼类发病。主要采取预防措施:投喂用维生素C、免疫多糖、出血平等药物制成的药饵,以增强鱼体抗病力。泼洒二氧化氯或二溴海因,以杀灭细菌和病毒。使用阿维菌素或硫酸铜与硫酸亚铁合剂(5∶2),预防寄生虫病的发生。一旦池鱼发病,应及时诊断病因、科学选择药物、合理确定药量、快速进行治疗,将鱼病消灭在“萌芽”状态,将损失降至最低。
八、择机起捕卖鱼高温低压、台风暴雨等恶劣天气,池鱼极易产生应激反应,主要表现为浮头、泛塘、少食、发病等,轻则造成池鱼生长缓慢,重则导致死亡。所以养殖者应根据市场行情,只要有利可图,就应择机起捕卖鱼,出售部分已经达到商品规格的成鱼,以控制池塘载鱼量,降低养殖密度,实现稳产、高产、高效之养殖效果。
转载及征稿声明如需转载,请按以下格式注明:
1.来源:《科学养鱼》杂志社
2.作者:黄云芳唐玉华
3.《科学养鱼》杂志社
如未按上述要求转载,一律视为侵权!
诚邀您投稿,爆料,投稿请注明发布平台,如想在白殿疯病早期图片北京看白癜风医院哪家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