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代最具代表的叶轮式增氧机

养殖只要把“养水和溶氧”这两个管好了,养殖就已经成功一半了。现在的养殖形式慢慢往高密度方向发展,密度高了,投料也就多了,鱼虾屎也多,如何保证水质不受高密度养殖影响呢?科学喂料、合理选用增氧机显得很重要。在这里推荐水质净化机(耕水式增氧机)。高密度养殖的鱼虾平均分到的氧气减少,容易产生缺氧死亡。在这里推荐底部增氧曝气系统(罗茨鼓风机)。

增氧机用的越多,养殖的成功率就会越高,但是尽量选用不同的增氧机进行增氧,在特殊情况下增氧机比较多,可以一起开启,可以避免损失,可以大家可以适当地在鱼塘上多添置一台增氧机。以备不时之需。

70年代以来,叶轮式增氧机就在渔业领域为养殖业为渔民们带来一次次的丰收的喜悦,也是近30年来鱼塘增氧机械的主力军。到目前为止,我国北方及南方很多地区仍在使用叶轮式增氧机。我也也是觉得叶轮式增氧机是个不错的选择,性价比高,效果又好。O(∩_∩)O~一起来了解叶轮式增氧机吧!

叶轮式增氧机的演变

主要在于池塘水体缺氧,而当时的常规增氧设备均无法满足需求,不能破解因高产浮头缺氧而造成鱼大量死亡的难题。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以下简称“渔机所”)承担了养殖池塘缺氧这一课题。经研究调查后发现,可以通过改良曝气机而提高水中的含氧量。而且通过简化曝气机、将曝气机固定安装改为浮动式、将调节水位改为固定水位、改调速为定速、取消复杂的水位调节装置及调速系统,还可进一步降低增氧机的造价。

多家企业先后与渔机所合作,开发了第二代、第三代叶轮式增氧机,也就是如今鱼塘养殖中使用广泛的三岛式浮筒,采用齿轮减速器带动铲水式叶轮。其中,3kw和1.5kw两种型号的叶轮式增氧机是全国推广的通用机型,也是近30年来鱼塘增氧机械的主力军。

结构和功能编辑

叶轮式增氧机主要由电动机、减速箱、水面叶轮及浮球组成,叶轮式增氧机采用机械方法增氧,通过电动机带动水面叶轮旋转来搅动水面、搅拌气膜和液膜,增加气、液的接触面积,具有搅水、增氧、混合、曝气的作用。以扩大氧在水中的浓度梯度,提升空气中的氧向水中转移扩散的速度。

化学效果:

开机后,叶轮把它下部的贫氧水吸起来,再向四周推送出去,使死水变成活水。在叶轮下面的水受到叶片和管子的强烈搅拌,在水面激起水跃和浪花,形成能裹入空气的水幕,不仅扩大了气液界面的表面积,而且气液间的双膜变薄,并不断更新,促进了空气中氧气的溶解速度。搅拌时还把水中原有的有害气体,如硫化氢、氨、甲烷、二氧化硫等通过曝气从水中解吸出来,排入空气中。由于叶轮在旋转过程中,在搅水管的后部形成负压,使空气能够通过搅水管吸入水中,而且立即被搅成微气泡进入叶轮压力区,所以也有利于提高空气中氧气的溶解速度,提高增氧效率。由于下层水不断地被提升与表层水混合,不断更新表层水,并且表层水又因重力作用不断向下层补充。叶轮式增氧机的这一功能很出色,因为它即有利于打破池水中溶氧的垂直一均匀性,又可以充分发挥生物增氧效果

叶轮式增氧机优点

(1)增氧机除增氧外,还有搅水、曝气的功能,促进浮游植物

的生长繁殖,提高池塘初级生产力。

(2)为简单,在使用过程中很少发生机械故障,维

护较为方便,减少了维修成本。

(3)用过程中,可形成中上层水流,使中上层水体溶氧均

匀,适用于池塘养殖和池塘急救设备。

该机具的增氧效果十分明显,通过使用叶轮式增氧机,可在水体中形成一个以增氧机为中心的半径10米左右的富氧圈。在池塘试验中,叶轮式增氧机运转80分钟左右,可使1.5米深处的水体溶解氧含量及水温与上层水体保持一致。

叶轮式增氧机技术含量高,具有优于其他类型增氧机的物理、生物学效应,其主要功能有:

基本功能

增氧。叶轮式增氧机的动力大、效率高,每千瓦/时最高可增氧克以上。池水在富氧情况下,可有效抑制养殖水产发生细菌性、病毒性疾病,对水产养殖增产增收意义重大。

提水、搅拌。叶轮式增氧机可提升底层水,使其与表层水相互交替,从而起到向低层水增氧的效果,其增氧深度超过2米,适用于高产深水鱼池

叶轮式增氧机还可给淡水养殖水体增效,从而提升养殖水体的品质,如:可迅速解除鱼、虾缺氧浮头、打破池水分层、提高池塘初级生产力、提高养殖密度、提高产量、降低饲料系数、抑制蓝藻“水华”、净化水体、降低CODcr和BOD5、水底去氮固磷、冬季破冰等。

由于叶轮式增氧机提高了池水含氧量,从而可以有效改善水体环境,实现池塘养鱼污水原位治理,使养殖水体重复利用,减少养殖污染水体的排放。

操作注意事项编辑

[1]叶轮式增氧机具有应急增氧的功能,是机械增氧设备中增氧速度最快的一种,可使其周围水体的溶解氧快速增加,在增氧机周围形成相对的富氧区,这也是叶轮式增氧机能有效防止鱼类浮头的原因之一。以下为使用叶轮式增氧机时的一些注意事项。如何配置

我国习惯“深水养大鱼”,鱼池水深一般在2.0米左右,而在水深2米以上的池塘,使用机械增氧模式的增氧机,只有采用叶轮式增氧机才能使氧深入池底。一般以每5—6亩水面配置1台3千瓦增氧机的比例为宜。

池塘中的溶氧主要来自水中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空气融入,而水中的溶氧量跟天气、水温及气压有关,这就需要在不同季节及不同天气条件下合理使用增氧机,以在降低开机成本的条件下达到最佳的增氧效果。在不同季节,合理使用增氧机应掌握如下原则:

夏季高温季节:

晴天午后开机(11:00—16:00)

养殖水体增氧主要依赖光合作用。午后是一天中光照最充足的时段,也是水中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最活跃的时段。由于水体中光合作用最深只能达到水体透明深度的两倍,鱼塘表面水体溶氧量达到超饱和时,中、底层的水体还处于欠氧状态,这时就要发挥叶轮式增氧机的搅拌和曝气功能,把上层的超饱和溶氧水体带到中底层,把中底层欠氧水体带到上层进行光合作用,同时把池底的有害气体如氨、硫化氢、甲烷、一氧化碳等带到水面,使鱼塘水体整体溶氧水平得到提高,并降低水体中的有害物质。

凌晨开机(23:00—5:00)

凌晨时池塘中水体的溶氧量是一天中最低的时段,特别是高密度养殖的鱼塘,水体中的溶氧量低于2毫克/升,鱼的浮头往往发生在这个时段;这时段开启增氧机,可以在增氧机周边形成一个相对的富氧区,以防止浮头和翻塘事故的发生。

阴雨天时:

由于鱼塘中水体自身光合作用能力差,主要依靠增氧机的增氧来维持鱼塘水体的溶氧量,则应增加开机时间,分为6:00—9:00、16:00—20:00、00:00—5:00等几个时间开机,根据水体温度掌握开机时间,水体温度高则应增加开机时间。

梅雨季节:

梅雨时节最容易出现浮头和翻塘,由于气压低,空气中的氧难以溶解到水体中,此时增氧机的增氧效率也最低,最好24小时开机,防止水体缺氧而发生翻塘。

叶轮式增氧机具有搅水、增氧、混合、曝气的作用。这些作用是在机器运转过程中同时完成的。开机后,叶轮把它下部的贫氧水吸起来,再向四周推送出去,使死水变成活水。在叶轮下面的水受到叶片和管子的强烈搅拌,在水面激起水跃和浪花,形成能裹入空气的水幕,不仅扩大了气液界面的表面积,而且气液间的双膜变薄,并不断更新,促进了空气中氧气的溶解速度。搅拌时还把水中原有的有害气体,如硫化氢、氨、甲烷、二氧化硫等通过曝气从水中解吸出来,排入空气中。由于叶轮在旋转过程中,在搅水管的后部形成负压,使空气能够通过搅水管吸入水中,而且立即被搅成微气泡进入叶轮压力区,所以也有利于提高空气中氧气的溶解速度,提高增氧效率。

  由于下层水不断地被提升与表层水混合,不断更新表层水,并且表层水又因重力作用不断向下层补充。叶轮式增氧机的这一功能很出色,因为它即有利于打破池水中溶氧的垂直一均匀性,又可以充分发挥生物增氧效果。

  

四.叶轮式增氧机的合理使用

  增氧机的运用必须与水质相结合,只有根据水质变化的内部规律,结合增氧机在不同情况下运转所起的作用(侧重)不同,合理地确定开机和运转时间,才能充分发挥增氧机效能。下面分别进行论述。

 

 1.增氧

  增氧机的增氧作用与效果,只有在池塘溶氧较低的夜间和清晨才能体现出来,考虑增氧机的增氧值仅为每千瓦小时1公斤多一点,与池塘氧量的收支比作用很小,因而开机应在“浮头”前或用延长时间来弥补。生产上可用野杂鱼浮头作为指标,在家鱼浮头前开机,至天亮后浮游植物营光合作用池中溶解氧增加浮头现象消失后再停机。

 

 2.曝气

  无论是夜间或清晨开机,还是晴天中午开机,由于增氧机的搅拌和水跃作用加速了水中有毒气体(硫化氢、氨、甲烷、二氧化硫等)的逸出速度。起到了净化水质的作用。

 

 3.混合

  晴天中午由于水上层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强烈,上层水的溶氧可达过饱合,而底层呈缺氧状态。此时开机,可以使池水在短时间内混合均匀。将上层的高氧水送到下层,加速下层有机质的矿化过程和池塘的物质循环;这不仅从根本上改善了下层水的氧气条件,减少厌气性细菌分解产生有害物质的数量及氧债;而且对减轻次日清晨浮头都有重要作用。为此在鱼类生长季节,必须抓住每一个晴天坚持中午开机,才能抓住改善水质的主动权。

  

不过晴天中午开机,也加速了溶氧的逸出速度,但由于增氧机搅水使用强,液面更新快,这部分逸出量并不高,据广东省水产研究所测定,每小时逸出量仅为每千瓦小时0.77公斤。大部分溶解氧仍能通过增氧机的搅拌和混合扩散到下层。因而晴天中午开机仍是利多弊少,可以放心开机。

 

 阴天或阴雨天,浮游植物光合作用不强,造氧不多,耗氧因子不减,以致溶氧供不应求,造成池塘氧气条件恶化。特别是连阴雨天溶氧的补充量更少,住住引起鱼类严重浮头。因此,必须充分发挥增氧机的增氧功效,在鱼类浮头前及时开机,直接改善溶氧的低峰值。防止事故。

 

 增氧机的最适开机时间和运转时间有一段谚语,概括地指出了增氧机合理的使用方法。在生产中有一定的指导作用。现介绍如下。

  开机时间:晴天中午开,阴天清晨开,傍晚不开,浮头以前开,连绵阴雨半夜开,鱼类主要生长季节坚持每天开。

  运转时间:半夜开机时间长,中午开机时间短。施肥、天气炎热、增氧机负荷面积大开机时间长,不施肥、天气凉爽、增氧机负荷面积小开机时间短。

  最后将上海水产大学王武教授对3千瓦叶轮式增氧机混合作用的测定结果收录如下(见表2),供确定晴天中午开机时间的参考。

  表2对不同负荷的增氧机运转效果比较

增氧机负荷面积

混合均匀所需开机时间

3.3亩/3千瓦

15~20分钟

5亩/3千瓦

20~30分钟

7亩/3千瓦

50分钟

9亩/3千瓦

1

叶轮式增氧机缺点

1必须在通电顺畅的条件下才可以使用,在偏远缺电的山区,

架设电线,成本费用较高。

2增氧机一般都必须固定在池塘的一个点上,变换位置较为麻烦,且增氧区域只限于一定范围内,用于较大池塘时对底层水体的增氧效果较差

3增氧机的浮筒常年暴露在空气中,经过日光的暴晒,容易被腐蚀损坏,需要经常更换。

4属于单点增氧,且机械运行噪音较大,容易影响水产动物的

生长和碰伤水产动物。

5叶轮增氧机容易将鱼塘的底泥抽吸上来,不适宜在水位较浅的池塘使用。的生长繁殖,提高池塘初级生产力。

(1)增氧机除增氧外,还有搅水、曝气的功能,促进浮游植物的生长繁殖,提高池塘初级生产力。

(2)为简单,在使用过程中很少发生机械故障,维护较为方便,减少了维修成本。

(3)用过程中,可形成中上层水流,使中上层水体溶氧均匀,适用于池塘养殖和池塘急救设备。

增氧机机型要与池塘的水深和面积相配套,但主要考虑水深。3千瓦的叶轮式增氧机,适用于1.4-2.0米水深,如果在1.3米以下水深中使用叶轮式增氧机会使池底污泥泛起,导致生化耗氧增多,反而降低了池塘的溶氧。   水深不足1.3米的池塘配置喷水式增氧机为宜。   亩产-公斤的池塘,3-5亩水面配置一台3千瓦的增氧机为宜。增氧机的安全操1.安装增氧机时,一定要切断电源。不可将电缆线当作绳子拉,电缆线应用锁夹固定在支架上,不得垂人水中,其余部分按规定引到岸上电源处。2.增氧机入池

赞赏

长按







































治疗白癜风哪里比较好
中医如何治疗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szhuazhuangbao.com/ajyzyj/11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