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数字经济遇上乡村振兴,将擦出哪些火花?智能翻土机器人犁地,无人机播种和喷洒肥料、农药,智慧渔机定时定量投喂饲料,农民也可以坐在办公室内开启远程种地模式,“面朝黄土背朝天”有可能逐渐成为过去时。
日前,由北京市农业农村局、市委网信办联合召集的北京市数字农业农村工作部署会(以下简称“部署会”)召开,会上提出,年北京将推动数字技术与生产经营、行业监管、公共服务、乡村治理等深入融合,争取智慧农业发展水平比年再提高8.4个百分点,数字乡村发展水平比去年提高6个百分点。
“数据一仓库”成型
日前召开部署会对北京市年数字农业农村重点工作进行了部署,涉及6个方面27类54项工作,主要包括夯实数字底座和基础支撑、全面提升乡村产业数字化水平、推进乡村治理数字化、乡村服务数字化、加强农业信息化技术研发和转化应用等内容。
部署会提到的这五项主要内容,也是北京年7月发布的《北京市加快推进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行动计划(-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中规定的五方面重点任务。其中,乡村产业数字化、乡村治理数字化和乡村服务数字化,是智慧农业、乡村振兴发展进程中与农民生活最贴近的三项。
根据《行动计划》的界定,产业数字化侧重实现精准化生产、可视化管理、智能化决策,如加快提升农业生产数字化水平;乡村治理数字化,侧重实现精准、透明、高效,如通过建设“乡村治理一张图”以提升乡村治理数字化水平;乡村服务数字化,侧重提高农民就业增收技能,如促进农村消费升级、深入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加强乡村文化资源数字化保护等。
北京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日前在部署会上表示,北京市农业农村局、13个涉农区农业农村局先后成立了数字农业农村工作专班。
目前,北京市数字农业农村工作在数字底座和基础支撑、农业产业数字化、乡村治理数字化、数字惠民等多个方面已开始取得成效。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监测数据显示,年北京市数字农业农村总体水平比年提升5.33个百分点。北京市农村地区固定宽带通达率和光纤网络行政村通达率均达到%,涉农区菜田信息化应用覆盖率超30%。
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