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水缤纷”建设带动平里村大变化。陆文军摄“扶贫车间”工人在加工蚕茧。陆文军摄党员服务队队员在抢修供电线路。陆文军摄茶农在采茶。陆文军摄浩坤村的群众与游客载歌载舞。陆文军摄新建的电线铁塔融入美丽乡村风景。陆文军摄广西新闻网凌云9月7日讯(通讯员陆文军)“村里进行了电网改造,我家的鱼塘再也不怕没电用了。”9月7日,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凌云县玉洪乡玉保村村民黄广富站在自家鱼塘旁边,眼见着池塘里的增氧机正“突突”地激荡起层层水花,一脸兴奋。近年来,凌云县打通乡村振兴用电“绿色通道”,将乡村振兴与特色产业发展、环境整治同步谋划、同步推进、同步实施,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让群众的“钱袋子”更鼓,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据了解,南方电网广西新电力投资集团凌云供电有限公司自从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始终坚持“人民电业为人民”企业宗旨,顺应人民群众对高品质生活的需求,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用电问题,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坚强电力支撑。百色凌云县自从实施“泗水缤纷”田园综合体项目后,该县伶站瑶族乡浩坤村除了发展旅游业,还种桑养蚕、种植毛葡萄、规模养殖土鸡等,群众用水用电更方便,村屯变得更漂亮,慕名而来的游客越来越多。“村里进行电网改造后,我新建的养猪场用电很方便,收入挺不错的,比外出打工好多了。”凌云县下甲镇致富带头人张桂林说。据了解,为解决群众用电“卡脖子”“电压低”等问题,年以来,凌云供电公司累计投资资金3.95亿元,对凌云县个行政村(社区)进行电网改造,项目惠及22万群众,为全县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力。同时,该公司大力开展“先锋+”活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党员干部既当安全隐患排查的“指挥官”,又做安全隐患整改问题的“执行者”,实现了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据悉,随着凌云县电网改造的逐步完成,不少地方“卡脖子”“电压低”问题迎刃而解,当地群众也从“用上电”向“用好电”悄然转变。依托电网改造和乡村振兴东风,凌云县不断发展特色产业,全县种植茶叶、桑树、油茶50万亩,年产值逾16亿元。“新变压器安装了,茶叶的生产加工用电解决了,这两天各地订购茶叶单络绎不绝,估算年产值达万元,茶叶供不应求。”广西百色凌云县正道茶叶有限公司负责人阳长标高兴地说。环境好了,日子美了。近年来,凌云县打通了乡村振兴用电“绿色通道”,将乡村振兴与特色产业发展、环境整治同步谋划、同步推进、同步实施,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让群众的“钱袋子”更鼓,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凌云县浩坤湖的夜灯变得更美,成为旅游“网红打卡地”,区内外好多游客慕名而来。“没想到村里家家户户都住上了楼房,买了小轿车,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吃上旅游饭,生活越来越好,周边村屯都羡慕我们呢。”浩坤湖景区村民韦立新说。如今,百色市凌云县的乡村发展日新月异,立起的座座铁塔、飞跨群山的根根银线,家家户户盖上了新房子,一排排明亮的路灯,给当地经济社会和老百姓带来新福祉、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