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后鱼塘管理的四措施

立秋后,虽然气温开始回落,但是养殖池塘水温依然较高,该季节既是鱼体生长最快时期,又是鱼病和浮头泛塘的高发季节。因此在日常管理中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加强水质调控

1、勤注新水,抬高水位。每隔10一15天加注新水一次,每次注水20厘米左右,池塘水位应保持在1.8-2.5m左右,注水以凌晨进行为最好,切记傍晚注水,以免引起鱼类浮头。

2、适时用生石灰、微生物制剂调节水质。每隔10-20天左右使用一次复合微生物制剂,如EM菌、芽孢杆菌、光合细菌等,但应注意泼施微生物制剂后,不要立即使用消毒杀菌剂。

3、合理使用增氧机。在晴天的中午12一14点开动增氧机把上层溶氧较高的水层送到下层去,减少夜间缺氧。

二、加强饲料投喂,促进快速生长。

立秋后是鱼塘投饲量最多的一个季节,其投饲总量应占全年总量的40%以上。投饲应坚持“三看”(看天、看水、看鱼)、“四定”(定质、定量、定时、定位)的原则。

三、防治鱼病

立秋后是鱼类发病的又一个高峰季节,因此鱼病防治要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一是加强消毒杀虫,可选用漂白粉、二氧化氯、溴氯海因等药物。二是加强生物调剂,适时向池塘中投放光合细菌、EM菌等微生物制剂,以调节水质,降低亚硝酸盐、氨氮、硫化氢等有毒有害物质对鱼类的危害,减少疾病发生的诱因。

四、加强巡塘,做好养殖记录

1、要加强巡塘的次数,观察池鱼的摄食、活动情况,及时捞除池中残饵、水生动物尸体,以保持池水清洁。通过巡塘可及时发现并解决养殖生产中出现的问题,避免和减少生产事故的发生,直接或间接地提高了养殖效益。

2、做好管理日志。池塘生产日志详细的记录是分析全年养殖成败的第一手资料。




转载请注明:http://www.szhuazhuangbao.com/azyjjg/887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