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朋友必看

中科白癜风微博 http://m.39.net/pf/a_4580342.html
进入春季,随着气温和水温的不断上升,天气不稳定,水温变化大会引起上下水层对流,带起池底的寄生虫卵进入水体孵化。泛底、倒藻导致有机物增加,各种病原生物活动加强。给寄生虫提供繁殖的载体。在适宜温度下,休眠的虫卵开始复苏,容易使鱼类感染各种疾病,尤其是寄生虫病容易爆发,严重影响存活个体后期的生长。极易造成大量死亡,损失较大。对防治的方法及用药应始终坚持“预防为主、积极治疗、慎重用药”的原则。

重视提高鱼体自身抵抗力

鱼类越冬后,体质消耗较大,因此,进入春季水温升高,鱼类开始摄食后,要注意加强鱼类的营养,选用较好的配合饲料投喂,但要注意每次投喂的量不要太多,同时,可定期在饲料中添加一部分营养及免疫调节剂,使鱼类的体质得到较快的恢复,大大提高对外界寄生虫等病原生物的抵抗力,有效防止寄生虫病的爆发。

水质是防治寄生虫病的首要条件

大部分寄生虫多存在于水质比较脏、有机质含量高、且放养密度大的养殖水体中,因为一般这样的水体溶氧量不足,鱼类抵抗力相对较弱,感染包括寄生虫在内的各类疾病的几率较大,因此,调好水质是预防鱼类寄生虫病的关键。养殖户可以定期使用一些绿色环保的生物制剂调节水质,并根据池塘底泥的类型,选择适合的底质改良剂改善池塘底部环境,此外,养殖户还应根据个人的养殖管理水平适当调整放养密度。

把握最佳杀虫时机,对控制寄生虫发病率非常关键

要想杀虫效果好,杀虫时机的选择非常重要,在4月份之前杀虫的鱼塘寄生虫发病率底。杀虫应当以水温为参考标准,当水温升高到16-21度,天气保持连续3天以上的晴天时,就可以进行杀虫。另外,在实际生产中,观察池塘,当看到鱼吃食的时候“炸群”有鱼在水表面不间断跳动,在岸边搅动水体或者狂游不止,身体打转失去平衡;晚上听到鱼拍打水面的声音;天气正常时,鱼吃食量突然下降,就需要开始杀虫了。

杀虫时必须要注意的!

春季杀虫,不建议大家使用药物浓度高度的化药杀虫剂,过冬鱼或是鱼苗体质差,化药刺激性大,而且伤鱼的肝胆,杀过虫后,鱼明显会没有活力,摄食量也会差,从而继发其他疾病。可以选择相对温和的中草药去驱虫,例如草本驱虫净,纯中草药成分,内含:洋槐花、乌梅、南瓜子、贯众、槟榔、苦参等有效驱杀和抑制体内体外寄生虫、无抗,无药残,伤水体。

中草药,一般定性不定量,使用中草药杀虫剂量要足够,通常中草药杀虫的药效发挥出来需要一定时间,所以养殖户应该耐心观察,一般两到三天才能看到明显的效果。

杀虫后一定要消毒,因为这些虫主要寄生在鳃上,虫虽然杀了,此时细菌正好乘虚而入,很容易引起细菌性烂鳃,所以杀虫后一定要消毒。使用聚维酮碘进行全池消毒,在晴天的早晨消毒最佳,效果好,药性温和,而且浑发快,注意使用后开启增氧机。

空白区域诚招代理商,有需要购买或者代理的老板,长按下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szhuazhuangbao.com/azyjjg/7653.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