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二庭百万损失是怎样ldquo炼r

白癜风药物治疗能好吗 http://baidianfeng.39.net/a_zzzl/150831/4688851.html
在普通人的眼里,百万年薪是个很美妙的梦想,一年挣一百万,想想都美。对于老沈而言,他的百万梦想却在分秒之间,灰飞烟灭,只不过因为被告的一个小小的过失,上百万的财富损失怠尽。愤怒的老沈将责任单位供电公司告上法庭,要求赔偿各项损失合计.4万元。主审法官|王健   原告的经营一家虾苗育种厂,这是一个高投入、高风险,同时也是高回报的特种水产养殖行业。除了养殖技术,最主要的风险是市场行情,而今年的行情很好,到了出苗销售的季节,前来购苗的农户纷纷抢苗,价格也是天天看涨,虾苗的行情达到5分多钱一尾。可别小看这5分钱,那可是一尾苗的价格,原告每天销售的虾苗有多万尾,算算多少钱,15万,这可是每天的营业额啊。沈某喜滋滋地打着小算盘:3-5月是销售旺季,按照这样的价格和销售量,今年的产值怎么着也得上千万,刨去这成本、那费用,自个纯赚得可真不少。   今年4月16日,正是虾苗产销两旺的大好时候,来了个电工检修线路。原告看到电工,攀上电线杆,调装电表线头,顿时苗场停电,不过片刻功夫,电工又将线路接通,随及恢复供电。但就在这一停一通之后,原告猛然发现,苗场的4台增氧机全部发生倒转,大量的水被吸入机器,很快这4台增氧机的电机全部烧毁。   情急之下,原告立即与供电部门联系,一番推三阻四之后,一直等到8:45,才有人前来查看,结果发现是“电线桩头接错了”。多年养殖虾苗的原告非常清楚,在这么个紧要关口,时间意味着什么。10分钟,作为活体饵料的丰年虫就会死亡,20分钟,虾苗和幼体也会出现死亡。两个车间失去供氧这么长的时间,尽管原告投入大量人力进行人工增氧,但已经与事无补,损失不可避免。   在原告的强烈要求之下,派出所、供电部门、农林局专家、保险公司、镇村干部等陆续来到现场。一开始,供电部门也愿意赔偿,只不过,当原告列出赔偿清单后,大家都惊呆了。   原告说:因为电机烧毁,无法恢复供氧,用于喂养虾苗的活体饵料丰年虫全部死亡,而培育出一季活饵需要18-24个小时,由于这个时间无法供饵,加上缺氧的原因,导致虾苗全部死亡。具体的损失项目有:   1、两个车间39个育苗池中的虾苗万尾,损失金额元。   2、活体饵料丰年虫死亡21桶,损失金额元。   3、增氧机维修费用元。   4、由于种虾死亡,导致第二季不能连续生产,按照现有生产规模,将导致万尾的产能损失,损失金额元。   以上损失合计近万元。   此外,因为部分供苗合同无法履行,原告还需要向客户进行赔偿,一些损失目前还无法统计。   对此,被告显然快要崩溃了,电工的一个小失误,竟然导致近万的赔偿,这怎么讲也说不过去呀。他们认为,原告的损失可能有夸大的部分,但是被告也无法证明原告的损失夸大在什么地方。   面对如此巨额的索赔要求,供电部门显然无法全部接受。而原告更加着急,他们急需资金恢复生产。因为虾农拿苗时通常会签订“二次拿苗”的协议(虾苗紧缺),其中约定如果不能提供第二批次的虾苗,原告将面临更加严重的损失(比如说,第一批虾苗的欠款可能会清零)。现在原告最关心的是怎么把这第二批次的苗养出来,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维持商业信誉,并且获得一部分利润。   庭审中,双方围绕实际损失数目发生激烈争议,这也是此类纠纷的审理难点。谁能说清楚原告的损失到底有多少?专家?在纠纷前期,双方确实请到三位农业专家参与定损。诉讼中,法官提示,如果走鉴定程序,可能需要很长的时间,是不是先让原来的专家先提供个参考意见。原告想想自己耗不起,被告也不愿因为这个事情拖太久,他们都同意请原来的专家先拿个意见。   很快专家说,损失的大致范围在万至万之间。对此双方都有意见,原告说,我的间接损失呢?然道说就这么不算了?而被告的意见更大,他们认为,专家定损计算的依据都是原告提供的,不够客观。但是,到哪去找这客观的依据?   原告的诉求是近万,他们说这还不包括后续可能发生的间接损失,如果协调解决,他们也可以让步,但最少需要得到万的赔偿。而被告则是一脸的无奈,他们说,最多只能赔80万。   主审此案的法官很想促成双方调解,毕竟原告的损失虽然一时间难以确定,但确实很大,被告的理由虽然也有道理,但愿意赔偿的基本态度一直没有过变化。只不过,这双方的底线差距实在是太大,相差了整整万,消化起来难啊。   针对原告主张的诉求,特别是间接损失部分,法官专门请教专家,专家说与百万损失相对应的此类间接损失可以忽略不计。针对被告的抗辩,法官再次请教专家,专家说,原告提供的数据虽然有上下调整的幅度,但是与客观事实相差也不会太多,并且原告的损失确实很可观。   法官说:比起原告的损失,看看被告的期待,这点办案的难处不算什么。法官组织原、被告,专门就专家的意见交换各自的观点。终于,在多方努力、多次协调之下,原告渐渐把索赔额度往下调,被告也慢慢将愿意赔付的金额往上拔,终于在今年7月20日,双方都能接受的赔偿金额被敲定在万。   在协议签订的第二天,被告即给付的赔偿款。曾经心急如焚、心灰意冷并且扬言极端上访的原告,又重新开始他的财富梦想。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或网站。如有意见,请与我们联系或通知我们删除。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szhuazhuangbao.com/azyjjg/750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