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有一份华东地区加州鲈养殖调查,后期行

北京的最好手足癣医院 http://m.39.net/baidianfeng/a_8604561.html

近几年随着加州鲈养殖的兴起,这条鱼日益受到养殖户的追捧,因其市场需求量大、经济效益可观一度被业内称为四大家鱼外的第五大家鱼。据统计,全国加州鲈养殖面积28万多亩,养殖区域集中于广东珠三角、江浙皖、贵川等地,近年来湖北、湖南、河南地区也逐渐形成规模,其中珠三角占到全国养殖产量的50%以上,江浙皖以浙江湖州、江苏吴江为主,占全国养殖产量的30%以上。为了更真实深入地了解年华东地区加州鲈的养殖现状、颗粒饲料推广情况、市场销售情况及未来的发展趋势,科学养鱼杂志社协同天邦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调研了江苏吴江地区、浙江湖州地区加州鲈养殖情况。

一、养殖的基本情况

加州鲈鱼主要栖息于混浊度低,且有水生植物分布的水域中;在池塘养殖,喜欢栖身于沙质或沙泥质不混浊的静水环境中;其适温范围广,水温在1~36.4℃时都能生存,10℃以上开始摄食,最适生长温度为20~30℃。由于其肉质鲜美、生长迅速、抗病力强、易起捕,养殖面积大幅度扩增。据了解,华东地区加州鲈的养殖面积达到8万亩左右,其中江苏吴江、浙江湖州各占50%。本次调研我们走访了吴江八坼镇和黎里镇、湖州漾西镇和菱湖镇的加州鲈养殖户、经销商、水产养殖合作社以及当地渔业协会等。

1.江苏吴江加州鲈养殖情况分析

据了解,吴江加州鲈养殖面积约4万亩,其中八坼镇养殖面积2万亩左右,占吴江区的50%,黎里镇养殖面积达到亩左右,占吴江区的35%。加州鲈颗粒饲料在吴江地区的推广和使用于年开始,饲料普及率逐年增加,年有70%的养殖户全程使用,这次走访发现年全程使用的养殖户预计达到90%以上。调研的加州鲈成鱼养殖基本情况见表1。

表1年吴江区典型加州鲈养殖户养殖情况

2.吴江区加州鲈养殖模式

(1)苗种繁育

本次走访的吴江松陵镇朱毛根水产合作社就是主要进行成鱼养殖、销售;水产苗种生产。该合作社于年创立,现有社员30名,养殖面积共亩,实行统一管理、共同经营的原则。养殖品种包含:加州鲈、青虾、河蟹、小龙虾、黄颡鱼等。其中加州鲈主要是以繁育苗种为主,每年繁育的水花1.5亿~2亿尾,早期繁育的品种是“优鲈1号”,后期以自己选育大亲本为主。

该合作社采取人工繁殖的方法,一般在3月份将母本放在产卵室进行产卵并收集,再将受精卵直接移至孵化池进行孵化。孵化池建在温棚内,除了温棚保温之外,还采用加热水、加热棒和保温灯等方法来控制水温。孵化池的水要求溶解氧充足,达12毫克/升以上,配置纳米增氧管。孵化池的水要求清澈干净,一般的河水用专门的池塘来储水和净化后再抽取到孵化池。保持在水温20~24℃孵化28~30小时即可看见小苗。鱼苗刚孵化出时是沉于孵化池底部,此时要换掉约一半的水,在鱼苗孵化出来7~8天即可出售。该合作社一般在3月底4月初售苗,售价每万尾80元左右。

(2)苗种培育

普通养殖户一般是购买水花,放到池塘培育标苗。水花投放密度约11万尾/亩,苗种培育两个月左右。在前期水花摄食浮游生物,中期摄食浮游生物加驯化苗料过渡,后期摄食配合饲料。一般池塘水花投放约20天后进入驯化阶段,需要投喂颗粒饲料,驯化时长15~20天。有些养殖户也会采用温棚培育水花,温棚里的水花生长速度快,驯化12天之后就能达到尾/千克。最终培育成功的水花约2万尾/亩,成活率18.2%。

温室大棚培苗

(3)成鱼养殖

在5月底可以将驯化好的鱼苗进行过筛,筛选出6~7厘米的鱼苗进行分塘,开始成鱼养殖。放养前要清塘,放养经驯化过的体质好且无病无伤的鱼种。但是分塘时间因人而异,有的养殖户要将上年存塘的成鱼卖掉后才将鱼苗进行分塘,八坼镇的项老板去年8月份才分塘的。投放密度每个养殖户也不完全相同,八坼镇何老板成鱼塘养殖投放密度2~尾/亩,规格约尾/千克。分塘早的养殖户养殖到10月1日左右可以出售30%~40%的标鱼,规格均在克/尾以上。在养殖管理上加州鲈较鳜鱼和南美白对虾等品种易管理,病害管理以预防为主,平时约15天进行一次杀虫、消毒,高温期间使用微生物制剂调水,每天开增氧机,功率配置为一亩一千瓦。

3、湖州市加州鲈养殖模式

浙江是一个渔业大省,素有“中国鱼仓”之美誉,气候温和、水体肥沃、饵料丰富,适宜多种水生动物的栖息生长和繁殖。而湖州地区是浙江省的主要水产养殖区域之一,加州鲈养殖面积约4.5万亩,南浔区菱湖镇约2.5万亩、漾西镇约2万亩。据湖州市南浔区菱湖渔业协会介绍,菱湖镇鱼塘总面积约7.5万亩,全镇养殖户5户,涉及水产的约10人,90%为散养户,每户鱼塘约15亩左右,分三个片区:东片养殖黑鱼,中片养殖加州鲈和黄颡鱼,西片养殖青虾、四大家鱼、加州鲈、黄颡鱼、白鱼等。菱湖镇年就开始颗粒饲料试点12.5亩,年增加到1亩试点面积,发展到养殖面积1.5万亩,年全面推广面积2.5万余亩。

我们此次走访了漾西镇的隗老板,养殖加州鲈已经5年,养殖面积30亩,养殖的基本过程如下:

(1)苗种培育

年3月12日投放从本地购买的水花,在放苗前期,水花主要摄食池塘的小型轮虫、桡足类及枝角类幼体。当发现有水花跑马时,就可以开始驯化。4月12日左右采用冲水装置,利用鱼顶水的习性将水花集中引诱至食台附近进行驯化,此时水花的规格2~3厘米,驯化期间水花易发“熟身病”,需增加抗应激处理操作。湖州地区也有养殖户会在3月中旬直接从广东地区购买驯化好的鱼苗回来进行养殖,会比一般的养殖户提前一个月进入成鱼养殖阶段,能在10月1日之前上市,抢占了价格优势。

(2)成鱼养殖

水花驯化一个月左右开始过筛分塘,分塘时间根据各养殖户的养殖习惯以及成鱼出售的情况,隗老板是在6月份才开始分塘的,此时的规格约尾/千克,投放密度2~尾/亩,水质稳定的情况下10月底11月初就可以销售成鱼,此时克以上鱼能占到六七成就可以统货出售,如果层次不太好就挑标鱼出售,其余的继续养殖。湖州菱湖地区基本是10月份将“炮头”出售,大规模统货出塘基本在12月份至第二年的3月份。而漾西镇会在10-12月份挑一部分标鱼出售,剩余基本会在第二年的6月份鱼消籽前全部售罄。养殖产量~千克/亩,养殖成本约16元/千克,漾西镇的隗老板年11月份和春节前已卖了两批,塘边价分别是22元/千克和20元/千克,年湖州地区加州鲈养殖亩效益~0元。

(3)水质管理

由于湖州地区在污水治理方面力度较大,因此养殖户一般不换水,只加水,池塘水深1.6~2米。需每天开增氧机,功率按照一亩0.5~1千瓦配置,每半个月叉开使用杀菌剂消毒和微生物制剂调水。湖州地区要求利用10%左右的养殖区域建造污水处理池,将养殖排放的水先排入污水池,然后经过沉淀、过滤、植物净化再排放到河流湖泊中。

养殖尾水处理系统

(4)主要病害

据走访漾西镇的渔药店了解,现在养殖户的养殖理念还是较陈旧保守,一些养殖户还是舍不得过多投入调水产品,基本费用在~元/亩,因此养殖产量不高。一般在4月份养殖前期会出现出血病、车轮虫等爆发;梅雨季节会出现烂嘴;高温期间会出现烂皮,以及锚头蚤病、诺卡氏等;在冬天拉网期间会出现水霉病等。因此建议平时要加强病害的预防工作,推荐使用保健产品,提高鱼体免疫力。在苗期使用抗应激类的产品,如泼洒维C;在驯化期间使用乳酸菌类产品;在分塘前期用肥水产品将水调好;分塘后高温时期用保肝类、改底类产品以及增氧剂等;起捕前使用抗应激类产品;捕捞后需进行池塘消毒。

二、加州鲈养殖全程饲料投喂与冰冻鱼投喂的优势比较

1.投喂颗粒饲料对水质影响较小,不易滋生蓝藻等,能有效保护环境。而投喂的冰冻鱼会产生较多的残饵,极易霉变、腐败、发酵,造成养殖环境污染。

2.投喂颗粒饲料的加州鲈口感较好,规格较均匀,且体型较苗条,卖相佳,更具有价格优势。

3.颗粒饲料成本低,且投喂省事,能节约人力。而投喂冰冻鱼转换率很低,饲料系数高,推高了养殖生产成本,影响了经济效益。据了解,之前投喂冰冻鱼时,30亩鱼塘需要两人管理,现在投喂颗粒饲料,30亩鱼塘只需一个人管理,节约了一半的劳动力。

4.投喂颗粒饲料的池塘投放密度较大,产量较高。之前投喂冰冻鱼时,鱼苗的投放密度约0尾/亩,现在投喂颗粒饲料投放密度约尾/亩。据调研,吴江黎里最高放到0尾/亩,而且当年能出标鱼。

5.投喂颗粒饲料养殖的加州鲈病害相对较少,之前投喂冰冻鱼时发病率较高。

投喂配合饲料

三、养殖户在加州鲈养殖过程中需解决的问题

经过调研走访,发现养殖户仍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急需得到解决:

1.养殖户对苗种培育阶段的培育技术有较大的渴求。据了解,在苗种培育阶段从驯化开始到鱼苗2厘米左右的开口期间会发生大批量鱼苗死亡的风险,也无因可循,导致养殖户只能从鱼苗场购买驯化好的鱼苗进行养殖,增加了养殖成本。

2.育苗场对加州鲈优质亲本的需求较大,众所周知的加州鲈品种从“优鲈1号”开始,到“优鲈2号”“优鲈3号”,但由于种质的不断退化以及市场的不规范性,鱼苗场已无法鉴别是否是真正的“优鲈”鱼种,因此他们急需要优质的种鱼,从而能繁育出更优质的苗种。

3.养殖户对加州鲈发病的原因机理存在疑惑,养殖户只知道加州鲈发生病害了需要用药物治疗,但为什么发病、该如何避免和预防方面缺少专业的知识,比如让养殖户最头疼的诺卡氏、花白肝、虹彩病毒等,不知如何预防。建议政府主管部门对苗种进出严格实行检疫制度,如发现虹彩病毒等就地处理。

4.由于加州鲈养殖面积不断扩大,养殖产量较高,供大于求,导致鱼的收购价太低,现在养殖户基本不赚钱。

四、市场销售情况及未来发展趋势

由于加州鲈颗粒饲料的全面推广,导致养殖面积不断扩增。从前期只有广东、浙江、江苏吴江三大主产区域养殖到现在已遍布全国各地,比如:湖北、四川、河南等地。加州鲈消费群体覆盖面也较大,从广东、江浙、四川等地覆盖到全国的各个地区。但近两年加州鲈养殖总量增速过快,导致鱼价较低,养殖户基本不赚钱,甚至亏本。

据了解,在前几年养殖户养殖加州鲈只要不出现大规模泛塘,亩效益能达到1万元,现在赚钱的养殖户亩效益才0元。加州鲈养殖户该何去何从,未来的市场前景又是怎样的?我们走访了吴江区八坼镇从事加州鲈流通环节的庞老板,他从以下两方面给我们分析了今年加州鲈的行情:

1.从加州鲈销售量来分析今年的加州鲈鱼价:往年4月份广东地区加州鲈最多只剩30%的成鱼尚未出售,而这30%的加州鲈也只是在鱼市场紧张时垫补使用,但今年还剩60%未出售;往年4月份吴江地区已出鱼30%,而今年只出鱼10%左右,大多数养殖户因为鱼价太低,舍不得将鱼出售,如果出售就是亏本。广东地区现在加州鲈鱼价稍微高一点,21.6~22元/千克,而吴江地区现在20~20.4元/千克,他认为后期鱼价上涨空间有限。

2.从加州鲈鱼价走势来分析未来的发展趋势:一般出售的标鱼规格为~克/尾,标鱼价格较高,其余的鱼会统货出售,价格稍低。往年春节后鱼价在21~28元/千克,5月下旬到6月份鱼价在30~31元/千克,7月份价格达到36元/千克。而今年4月份鱼价一直在20元/千克,他预估今年7月份鱼价能达到28~30元/千克就很不错了。因为这段时间广东鱼价没上涨,华东这边价格就上不去,华东地区的鱼价是看广东的鱼价。只有高温期广东加州鲈硬骨,需要调华东地区的鱼过去时,价格才会稍许有所上涨。因此庞老板建议大家错峰销售,抢头批,可以用温室大棚养殖早苗,3月12日下水花,4月20日即可出苗分塘,9月底10月初就能出售30%~40%的成鱼,规格在~克/尾。

加州鲈已经是一种全国性的养殖品种,未来加州鲈养殖区域还会不断增多,残酷的市场竞争不可避免,我们走访的养殖户都认为与去年相比,今年加州鲈的价格上涨可能性较小,因此建议广大养殖户只能靠提高加州鲈的产量、建立特色品牌才能在接下来的几年里赚到钱。当然,随着饲料配方工艺的不断改进,相信华东地区加州鲈养殖密度还能再上一个台阶,同时通过市场消费端需求拉动,或许能推动加州鲈鱼价格稍有涨幅,重拾加州鲈养殖户的信心。

走访饲料经销商

公告

科学养鱼致力于普及养殖技术与养殖信息分享,为中国水产养殖业转型、升级、渔民增收助力,有意愿入群的朋友可以扫描下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szhuazhuangbao.com/azyjjg/739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