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塘
养虾最重要是虾苗质量,其次是虾塘条件,如果虾塘条件好,即使养虾技术差一些,也能够轻易养成功,如果虾塘条件不好,再好的技术也没有办法。养虾大塘不如小塘,浅水塘不如深水塘,下游塘不如上游塘,距离海边近的塘不如距离海边远的塘,海泥堤的塘不如山泥堤的塘,泥沙底质的塘不如石底塘,底质好的塘新塘好养,底质差的塘旧塘好养,虾塘非常讲究,不是什么地方都可以建虾塘,也不是什么塘都可以养虾。真正的养虾高手都是看塘来养虾的,并不是千般一律,因为虾塘与水质一样,每口塘之间永远都存在差别。
2.4水质
养虾先养水,养虾首先要把水环境搞好。养虾过程实际就是污染过程,虽然养虾后期水污染程度远远比前期严重,但后期反而很少出问题,说明南美白对虾对污染水质适应能力比较强,但前提必须要有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所以养水关键在前期,最关键是投放虾苗时的水质,要求投放虾苗的水位达到90cm以上,要提前把虾苗场的盐度、水温、pH值调到与虾塘相一致。
其次要特别注意预防缺氧,因为有时候缺氧与虾多少或虾大小是无关的,如果藻类太浓、微生物太多、底质太脏也会引起缺氧,去年3月我在海南曾亲眼目睹一个8亩高位池的缺氧情况,该虾场老板临时用虾池用来养轮虫喂石斑鱼苗,池里面有大约1kg大虾,是上一年剩下来的,由于当晚值班人员忘记开增氧机,结果第2d早上所剩下来的这几十支大虾全部浮头,轮虫死光,这一缺氧不但造成老板自己的轮虫全部损失,而且光是要另外买轮虫就花了1万多元。这个例子说明即使虾很少,即使没有虾,但如果藻类太浓,或者轮虫等微生物太多,或者底质太脏,也照样会缺氧。过去我们往往放虾苗之后,认为虾苗太小不会缺氧,只顾不断施肥肥水,忽视了肥水也会造成下半夜缺氧,致使虾苗长期处于缺氧或亚缺氧状态,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发展到最后成为重病大病,造成养虾失败。所谓养水实质就是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等措施来调控溶解氧、使得水体的溶解氧保持充足稳定,如果养虾水体没有充足溶解氧,就如同死水臭水。
2.5防病
严重的虾病是很难治好的,但轻微虾病完全可以治好。以往我们的办法是通过巡塘发现水面有病虾才去治疗,这个办法十之八九治不好,因为这个时候虾病已经十分严重,已经晚期了。海南有的虾农在虾塘中间放两个空缯,每天早晚扯上来看一看是否有死虾,这个办法虽然比过去的老办法发现病虾要早2~3d,但仍然太迟,仍然是比较被动。解决办法就是把防治工作继续前移,即在虾病刚刚发生的时候就马上发现马上用药,化被动为主动,做法是从投放虾苗第10d开始每天定时定点用小网兜捞虾看体色(如果是土塘要提前在检查点做1~2m水泥护坡,这样才能够快速刮到虾),如果虾体色一致都是肉色,说明健康,如果掺杂有不同颜色,或微红或黄腮或黑斑,说明有问题,必须立即用药,一般3~4d就能治好。
3动态
指动态管理水质。由于虾塘的水质存在藻类,存在有机质、微生物、溶解氧等等,所以水质每天都随着天气而变化,随着昼夜、溶解氧、水肥瘦而变化。变化是每天水质的常态,变化是每天水质的真实情况,必须每天都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