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溪村“迎新春送春联”活动
乡村年味浓整洁村貌迎新春儒溪村热闹的墟市里,村民们正乐呵呵地选购年货时花。虽然人来人往,但地面上鲜见垃圾。
“这个墟市将要搬迁,取而代之的会是一个广场,名字叫蝶变广场。”儒溪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陈旺弟介绍,之所以取名蝶变,是因为儒溪村将迎来乡村振兴新机遇。
儒溪村美丽庭院活动营造了村内"人人美环境"的良好氛围
眼下,春节临近,在各家各户忙着打扫“小家”的时候,村里的清理队正在忙着清洁“大家”。在大街村附近,两名清理队队员正在剪除“空中蜘蛛网”。“再过两天,这些杂乱的‘三线’就会被剪掉,让儒溪干干净净过春节。”一名清理队队员说。
儒溪村不仅有干净的街巷,还有很多美丽的庭院。有些村民在门前围起了花基,有些村民在院子里种起了花圃,粉色的月季、黄色的雏菊、白色的兰花……五彩斑斓让人心生欢喜。
莫冠迪/摄
“以前是我们要群众做,现在是群众主动做。”陈旺弟说,随着“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的纵深推进,村民们对环境要求越来越高,环保意识也在不断增强。如今,家家种树、户户有花已成为儒溪村的新景象,今年的春节会比往年更有年味。
田园风光美环境治理换新颜坐落在儒溪村的水口公园虽然不大,但环绕公园的小溪却十分别致。只见溪水碧绿清澈,溪中睡莲含苞待放。
除了怡人的景色,公园内不少角落挂起了儒溪村前后整治对比图。陈旺弟指着其中一块牌说,通过前后对比,让村民更加爱护现在的整洁环境和支持村里的整治行动。
儒溪村多处地方挂起前后整治对比图
眼前的整洁环境,并非一蹴而就。儒溪村从人口最少的新三经济社做起,做出示范、做出样板。凭着党建基础扎实,经济社9个社委会成员中的5个是党员首先以身作则,主动清理堆放在自家的垃圾杂物。在党员的带动下,不少村民逐渐转变思想,参与其中。
村民捐赠的闲置方砖瓦砾建成河堤小美景
在新三经济社做出成效后,陈旺弟还组织其余20个经济社的骨干党员观摩学习。正是这次观摩,引起蝶变效应。
抓住了“领头雁”还不够,最重要的是形成“群雁效应”。于是,以村民骨干为核心,村里成立了人居环境清理队。
队员从最初的10多名,发展到如今的50多名,清理队队伍还在不断壮大。“他们不仅积极参与人居环境治理,还以熟人的身份发动宣传,让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家喻户晓。”陈旺弟说,至今已清理出垃圾杂物大约吨,实现了大街小巷干净整洁,环境优美。
儒溪村举行南海区文艺界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系列主题活动卢展途/摄
1月10日,《儒溪村环境卫生管理自治规定》经儒溪村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从当天起全村21个经济社全面执行,村民都非常支持。
生态产业兴打造“臻美儒溪”潺潺流水、绿如华盖的大榕树、淳朴的村民,共同组成了一幅灵动的水墨画卷。
相距水口公园约30米,是千亩鱼塘。鱼塘旁边,昔日杂乱无章的塘头棚没了踪影,取而代之的是与环境相融的标准化棚舍。鱼塘里,一个个增氧机浮在水面,在一片田园风光中喷涌着希望。
儒溪村坐落在西樵山南麓,是一个有着多年历史的古村。村内阡陌交错,水网如织,其中有多亩鱼塘,约亩耕地,桑基鱼塘是村里最天然的美景。
“儒溪村是南海区乡村振兴精品示范村,也是养殖黄骨鱼的品牌村。”儒溪村民老连显说,儒溪村黄骨鱼销往湖南、湖北、重庆等地,而且收购价格高于市场平均价,“即使这样,村里的黄骨鱼仍然热销。原因在于儒溪村水质好,养出来的鱼特别甜美。”
西樵儒溪上儒村的古村风韵章佳琳/摄
“一说起儒溪,首先要想到耕读文化,这里将打造成书院水街!”在陈旺弟看来,乡村振兴是一个庞大的工程,必须要有全局的观念,实现生态、文化、组织等全方位振兴。
眼下,西樵镇以“渔耕粤韵文化旅游园”为核心,正加快创建佛山国家生态公园。儒溪村已纳入佛山国家生态公园规划。同时,儒溪村是南海区乡村振兴十条特色精品示范村之一,也是佛山市“百里芳华”乡村振兴示范带项目西樵农村综合试点示范片的核心区。
陈旺弟表示,下阶段,儒溪村将以“一坊、两街、三田、四园、五节点、六巷道”为建设目标,以党建引领,营造全民创建的氛围,打造“臻美儒溪”,助力“百里芳华”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
来源丨珠江时报
摄影
章佳琳、关雅莲、莫冠迪、卢展途
编辑丨念响新媒体陈倩欣
声明:1、如需转载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