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自己在北京要安全得多,我经常晚上十点出去跑步,但丝毫不用担心自己的安全,每天走在大街上,不用担心会有人要抢劫我,更不会发生有人拿枪指着我脑袋那样的事。
这么多年,我们都把这份自由当作理所应当的事,我有足够底气说我在北京的生活,不比在纽约伦敦或是任何一个地方的差。
我们的生活日益便捷自由,这都是中国带给我们的,我们一直都在理所当然的享受这份自由,却没有想过如何让未来的人更自由,生活更便捷。
短片其中一段,被采访的是东南卫视首席主持人叶青林。他用自己的亲身体验讲述了自己与中国的故事。
年,叶青林放弃了BBC提供的每月英镑(1英镑约合8.4元人民币)的高薪,回到中国。
英镑,如今看来似乎不是一个大数目,但在当时,折合人民币近3万的薪资,已是“天价”。
但回国发展,是叶青林一直以来的梦想,因为走得再远,中国才是他的“家”。叶青林放弃高薪只为回到中国,他当时只想着回到祖国的怀抱,对于金钱,名誉,他毫不在意。就在他回国之前,BBC一位全球制片人说,你回国了也可以帮我们拍一些东西。
他问对方,什么类型的片子。
对方回答:
叶青林反问,这些你都有亲眼看到过吗?
对方回答,是看到了很多报道,想象的。
叶青林没有再理会对方,回到了中国。
放弃英镑“高薪”,回国拿块人民币的决定,让许多人说叶青林是“傻子”“疯子”。
但对叶青林而言,没有什么比“回家”更有价值。
一个人爱国爱到傻的地步,是很难能可贵的,而且他并不是真正的疯子,他爱国,并不是像砸日系车子那样疯狂,而是选择一种安静平和的方式表示他对祖国的爱。这份爱,只对中国,再也装不下其他。
这里有家人,有朋友,有自己从小到大熟悉的一切。哪里还会有别的地方,比“家”更舒服呢?
更重要的是,能感受到自己和周边事物都在一天天的成长和变化。在中国,一点一点看着由于自己微小的力量使身边的人与物变得更好是多么令人骄傲的事啊。
或许,会有人偶尔怀疑、抱怨,这个社会还有诸多的不完善,对外面世界看似美好的一切充满向往。
的确,中国不管是什么样子,都在一天天变好。她虽然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但是她就像一个处于青春期的青年,需要我们所有人帮助她,有耐心的看着她由一个还有些任性的小姑娘长成知性温柔的女子,那一天的到来,一定是我们所有中国人最骄傲的一天,那一天你一定不后悔今生生活在中国。
拿西方国家的概念来圈定中国,就像一双不合脚的鞋子,无论怎样磨合都是不合适的。
众多网友看后,纷纷留言:
小朋友_To:
此生不悔入华夏。
遊林縣:
以前我也黑国家这个不好那个不好,一直在用很有偏见的眼光去看一些问题。确实,就像这个主持人说的一样,一旦自我醒悟以后是拉不走的。
我的国家确实存在一些问题,但我始终坚信她会变得越来越好,事实上她也一直越来越好。我们的国家经过了近现代的百年沧桑和战争摧残,但是现在她一直没有停下复兴脚步。
青觉:
祖国不需要你冲锋陷阵,但请你一定要拿出中国人的铮铮骨气,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一定要记住这八个字: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SBFYK:
我曾经也是一个整天喷国家的无脑人士,觉得这个国家这不好那不好。可当我真正了解我们这个国家有多么伟大,我才明白了谁才是真正被洗脑的人。其中有一个帖子受到热捧,许多人说读完热泪盈眶……
视频内容节选如下:
蛟河小二:十几年前,当我还很小的时候,我们还很穷,什么干都不成。报纸上在讨论温饱问题,说贫困村一家人只有一条裤子;我们努力开工厂,卖玩具,卖衣服。他们说,8亿件衬衫能换一架飞机。
那时候,海里没有大船,主力还是炮艇。歼十是了不起的最高机密,一般人我们都不告诉他。
世界不断在改变,改变……我们还是很穷,好像干什么都不成。只是,报纸上不再出现温饱二字,开始讨论民生问题。贫困村不再只有一条裤子。
我们造了高铁,令世界赞叹。我们的机床已经卖到了德国。
时间不停在走远,走远……许多外国人说,中国是世界最强经济体之一。
生活越来越好,问题越来越多,视野越来越开阔,想要的越来越复杂。但回想过去,我们已经站在了近百年来最好的时候。这么多年来,中国一点一滴地在变得强大,变得让世界惊叹,让中国人自豪。
此生不悔入华夏,来生还在种花家。无论何时何地,只有中国,才是我们的家。
来源:中国青年报整理
今日话题:
说说你的哪些行为可以体现你对中国是真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