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青看财经解决三农问题的好时机

与朋友到黄陂区杜堂村考察乡村振兴战略,与大家交流这个问题。

一、难点与痛点

“三真报告”。

“三农”是两个重中之重

社会主义新农村

美丽乡村

田园综合体

十九大:新时代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七大战略: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军民融合战略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

并写入《党章》。

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进一步的部署和安排

今年3月8日,习近平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时,做出了新部署。

习近平提出,推动乡村振兴健康有序进行,要规划先行、精准施策、分类推进,不搞一刀切,不搞统一模式,不搞层层加码,杜绝“形象工程”。习近平要求从五个方面着手:

一是产业振兴,要把产业发展落到促进农民增收上来,推动乡村生活富裕;

二是人才振兴,激励各类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

三是文化振兴,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

四是生态振兴,扎实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打造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五是组织振兴,打造千千万万个坚强的农村基层党组织,确保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安定有序。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年2月5日,《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年)》的初稿已基本形成,在按照程序进行报批。

年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年)》

年9月29日(星期六)上午10时举行新闻发布会。

信心比黄金更重要。

50-60年代,70-00时代,11-年代。经验与教训更宝贵。

二、创新点

除前言外,《规划》共11篇37章节,设置1个指标专栏和15个任务专栏,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个五年规划。

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对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发展壮大乡村产业、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繁荣发展乡村文化、健全现代乡村治理体系、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等作了明确安排,部署了82项重大工程、重大计划、重大行动。

围绕乡村振兴“人、地、钱”等要素供给,提出了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加快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政策举措。

1、乡村振兴法已启动立法相关程序多个规划文件将陆续出台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抓紧研究制定乡村振兴法的有关工作,把行之有效的乡村振兴政策法定化,充分发挥立法在乡村振兴中的保障和推动作用。

2、乡村振兴战略细化政策正在酝酿后期政策望密集落地

多个政策已进入部署、研究、规划的阶段,农村土改、金融改革、合作组织改革等已在试点,财政政策也会相应调整。财政部发布《贯彻落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提出公共财政更大力度向“三农”倾斜,落实涉农税费减免政策,鼓励地方政府在法定债务限额内发行一般债券用于支持乡村振兴、脱贫攻坚领域的公益性项目。

3、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突破三大难关:人才、资金、收入。公安县:土地股份、劳务、资本合作社,农民租金、劳务、资本、分红四种收入

4、农业农村部今年将通过开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升级行动,打造一批生态优、环境美、产业强、农民富、机制好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

5、三年累计投放支农贷款超6万亿农发行多维度支持乡村振兴战略。除了进口粮,大家吃的粮食约有70%的收购资金由农发行提供。除了进口服装,大家穿的服装的棉花约有70%收购资金由农发行提供——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副行长林立

6、农业农村部:大力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助推乡村振兴

三、十大重点

重点1:坚持农民主体地位,把乡村振兴的主导力量激活

既要聚焦建设性,明确乡村振兴的主要工作是经济工作,按照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思路,推动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还要考虑问题导向,凝聚力量,明确乡村振兴的行动主体,把乡村振兴为了谁、依靠谁等重要问题解决好,壮大投入力量,在党的领导下,有组织有力量地建立一个农业产业有优势、农民职业有吸引力、农村家园美丽宜居的现代化乡村。

重点2:调研细化目标定位,把乡村振兴需要解决的问题界定并排序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工作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的。

一要从国家宏观管理入手,按照法治思维和社会工程的框架,解决行业性、区域性、结构性和体制性问题,重点对粮食安全、产业兴旺、生态保护等目标任务进行具体落实,实行责权利安排和人财物配备统筹考虑。

二要从各地区、各部门和各单位入手,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实事求是,深入调研谋划,重点对生活富裕、乡风文明和治理有效等目标任务进行具体落实,把是否真正解决问题作为检验成效的根本标准。

三要从改进和加强党的领导入手,构建组织开展乡村振兴工作的良好社会秩序。

重点3:实行跨时期工作组合,把乡村振兴的规划布局做实做好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工作是跨时期和分阶段实行的。搞好规划布局是引导跨时期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工具。要组织“三农”调研,对乡村实际情况、可能发展方向和可用的资源进行摸底调查,既要研究制定系统规划、大规划和长远规划,同时也要制定中短期规划,让面向长远的粗线条轮廓边界和面向中短期的具体项目、工程、工作安排部署相结合,协同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重点4:实行跨城乡工作组合,把乡村振兴的市场机制做实做好

对乡村的建设发展要尊重客观规律,有必要、适宜发展的要大力发展创新,无必要、不适宜发展的要继续实施退耕还林还草等。市场机制是引导城乡资源要素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的重要平台。要将推进乡村振兴与推进新型城镇化有机统一起来,加快建设城乡统一大市场,既要调动广大农村的积极性,也要调动广大城市的积极性,共同参与、各取所需,形成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

重点5:实行跨村庄工作组合和跨地区工作协作互助,把乡村振兴的结构调整做实做好

要转变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简单重复的发展方式,对现有的村庄进行分类,在村庄布局、产业结构和行政管理上进行优化,需要撤并整合的要进行适当调整,需要重点建设的要进行加强,需要修路架桥的要夯基,着力加强新型农村社区和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形成有点有面、有中心有圈层、有重点有拓展、有协作有互助的新格局。

重点6:实行跨部门工作组合,把乡村振兴的领导协调做实做好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工作是跨部门和各司其职的。要深化管理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改进政府管理,增加政府服务,建立良好的体制机制,有效协调解决乡村振兴工作中面临的各种公共问题、重大问题和关键问题,形成有牵头、有参与、有跟踪和有监管的责任体系。

重点7:实行跨个人工作组合,把乡村振兴的组织创新做实做好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工作是跨个人和集体行动的。乡村振兴的内容涉及面广,投入大,有风险,个人及家庭的力量是有限的。要推进乡村组织发展创新,建设有效率的经济组织,因势利导推进小农转型发展,推动在人力、地权、资本和技术等重要领域有所突破,引入先进生产力要素,发挥企业家和企业家精神在乡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克服个人或私人在生产经营和投资融资以及可持续发展上的局限缺陷,打破历史形成的乡村发展低水平均衡状态,使之成为实施乡村振兴计划的重要载体,积极创造新的社会生产力。

重点8:实行跨政府工作组合,把乡村振兴的社会参与做实做好

政府在乡村振兴中具有重要职责和作用,但这种作用也是有局限的。要将乡村振兴工作按照专业化、社会化和模块化的思路进行任务分解,在政府、市场和社会之间进行合作分工,引入条件、责权对等、全面规范、高效运行,促进各种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形成有个人参与、家庭参与、企业单位参与、事业单位参与、党政机关参与、社会组织参与的工作体系,各自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和能力范围内做出重要贡献。

重点9:推进农村基建工作

未来农村基建的推进方向可能包括几个层次:生产性基础设施,如农田水利;生活性基础设施,如公路、桥梁、公交、水、电、燃气、新能源、商超、通讯、互联网+;发展性基础设施,医院、学校、休闲娱乐设施;生态性基础设施,如水库、河道、森林保护、水资源治理、污水排放、空气治理等。

重点10:重视应用“互联网+”,推进发展方式创新

主要是建立联系渠道,充分提供信息,及时沟通信息,减少信息不对称性,降低社会交易成本费用,发挥科技人才支撑作用,发展电商进村、电商扶贫、电化教育等,促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拓展乡村产业发展新空间等。要大胆探索互联网+创客+乡村振兴等,发挥乡镇在解决村庄问题中的重要作用,重点在全国各地的重要乡镇特别是三、四线城市的乡镇等投入布局,用5-10年实现全国性项目联网覆盖,建立完善技术服务中心和配套设施,吸引和鼓励社会各界投身乡村建设,创新乡村人才培育引进使用机制,促进投入乡村的各种人、财、物、技术、信息和时间等稀缺资源优化配置。

~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中部之声

眼观中部·胸怀天下

经济观察

创新创业

叶青看数据

叶青读书会

大V对话

叶青看城

人物

鸡汤

新浪微博:叶青

腾讯微博:叶青

叶青

赞赏

长按







































白癜风患者如何过元旦
中科白癜风公益惠民活动



转载请注明:http://www.szhuazhuangbao.com/azyjjg/376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