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数据2015闽粤金三角对虾养殖现状

闽南和潮汕地区,近年来对虾养殖技术日益提高、市场日益成熟,前景诱人,被众水产企业视为“闽粤金三角”,众多厂家纷纷进入。

年,闽粤金三角的对虾养殖又将会有哪些新的变化和亮点?且看本文来自一线的数据分析。

年闽南区域对虾病害防控建议

  

  文/福建粤海服务部张建强

  

  一、养殖概况

  

  1、近几年世界和中国南美白对虾产量逐年下降,年全国对虾养殖成功率首创新低,其中闽南(漳浦及漳浦以南云霄、诏安、东山区域)养殖病害整体来看,与年相比,有过之无不及。

  

  2、高位池:病害首当其冲,红体偷死是最为严重的病害,具体表现为虾体、肠道、肝胰脏发红;其次是弧菌超标引发的应激发病以及白便肠炎。

  

  年整体养殖成功率比年更低,产量下降2成以上。年整体盈利:平本:亏本比例为2:4:4(为3:4:3)。

  

  3、土池:情况稍好,尤其是混养土池养殖较好,但是精养土池发病仍然相当严重,主要问题是高温季节的白便肠炎,导致虾生长极其缓慢,3个月条较为普遍,当然这与土池客户一直以来钟情于质量参差不齐的二代苗甚至土炮苗有直接关系。

  

  年整体养殖成功率稍低于年,产量下降3成以上,养殖即便是较为顺利的精养塘单造绝大多数也仅仅亩产斤。年整体盈利:平本:亏本比例为3:4:3(为4:3:3)。

  

  二、年虾病流行特点

  

  1、区域差异显著

  

  大混养土池养殖较好,如漳浦深土镇竹屿客户盈亏比高达9:1。但是精养土池发病仍然相当严重,主要问题是高温季节的白便肠炎,导致虾生长极其缓慢,3个月条较为普遍,当然这与土池客户一直以来钟情于质量参差不齐的二代苗甚至土炮苗有直接关系。

  

  2、季节发病率差别大

  

  高位池从全年看,年初的冬棚虾养殖较好,4-6月份新放养第一造虾发病排塘较严重排塘在4-5成;7-8月份中造因为排塘严重,直接导致高位池区域多数选择空塘9月以后陆续放养冬棚虾的客户排塘率在3-4成,10月底11月初盖棚后,发病骤升,主要原因是盖棚后通风不畅导致温差过大而应激发病,这其中尤以小规格虾入棚后发病最为严重。

  

  3、高位池比土池发病率高

  

  土池尤其是混养模式发病率明显低于高位池。

  

  4、混养模式发病率较低

  

  在土塘中混养模式成功率较高,如漳浦深土镇竹屿咸水大塘混养河豚、鳗鱼、篮子鱼、斑节虾、黄鳍鲷的区域养殖良好,发病较少,主要均是水质问题为主,如蜘蛛丝水、豆腐花水等。

  

  三、年虾病流行原因分析

  

  1、气候影响

  

  早造:雨水过多,如四五月份雨水较多导致水温难以攀升,水体藻类生长受阻导致成功率较低,

  

  中造:随着水温攀升、白便、红体偷死、弧菌超标随之而来,导致高位池发病严重,土池虾苟延残喘。

  

  晚造:前期较好,但是随着盖棚后应激发病导致排塘居高不下,主要多为红体肝胰脏萎缩空肠空胃或者不明原因的大量死亡,表现为虾体完全正常,但是大量死亡。

  

  2、水质影响

  

  (1)高温季节蓝藻大量繁殖是一个较为头疼的问题,这在淡水土池区域尤为严重,这也导致虾在高温季节的肠炎白便发病率大大上升(诏安以及涵江鲈鱼养殖集中区也有同样问题)。

  

  (2)高盐度区比低盐度区成功率高。年咸水区域混养土池养殖较为成功,反观淡水养殖区域如龙海土池发病则很严重。

  

  (3)同区域内虾塘密集度高的片区比密集度低的发病率高。如漳浦高位池集中老区如佛昙、前亭等区域,近几年养殖成功率一年不如一年。

  

  3、养殖模式影响

  

  土塘的鱼虾混养模式发病率明显低于土池精养区域。如漳浦深土镇、佛昙镇等区域的咸水土池混养区域养殖成功率少数区域高达七八成以上,更远远好于高位池区域。

  

  4、养殖观念

  

  土池客户不重视苗种的观念在今年受到严重打击,土苗、二代苗为主导致生长过慢、拉白便等症状,严重影响养殖。今年整体反映对虾生长速度比往年慢,早造养殖90天依然头非常普遍。反观一代苗今年表现不错,尤其粤海一代苗表现不错,55天约38条非常普遍。

  

  年预计一代苗市场在土池区域将迎来真正的春天。

  

  四、年主要病害分析

  

  1、肝胰脏萎缩病

  

  病因分析:水质底质恶化、弧菌大量繁殖、高温天气下易出现。

  

  预防:投放优质虾苗,保证水质稳定,定期使用有益菌(养水宝、粤海利生素、富水美、益水原菌等)和底质改良剂(如增氧解毒底净、生物底改等)

  

  治疗:对于肝胰脏严重萎缩的虾没有治疗价值,对于早期可采取如下措施:减少进排水减少应激,减料甚至停料3-5天;泼洒“解毒应激灵”+有机酸解毒灵;开足增氧机;内服“富虾康”+活性酵母。

  

  2、弧菌尤其是绿弧菌的超标

  

  弧菌尤其是绿弧菌的超标(多达个以上的一般都会发生偷死或者肠炎)是今年主要问题,防不胜防,市场上蛭弧菌效果不明显,抗生素也无能为力,尤其是发光弧菌处理极其困难,但是我们发现氟苯尼考或恩福星泼水,每隔3-4天使用一次,连续4-5次有一定效果,但是很容易反复!

  

  3、亚硝酸盐、氨氮过高问题

  

  通过增氧解毒底净+富水美+益水原菌,配合适量换水一般可以有效降低下来!但是要注意容易反弹,所以处理时需要连用2-3次,并且要注意控料。

  

  4、肠炎问题预防以及早期的肠道发红肝胰脏发红问题采取以下办法可较为有效解决:

  

  乳酸菌+多维+活性酵母混合拌料密封泡过夜,

  

  次日泼洒,连续拌料投喂5-7天,比较有效!

  

  5、PH偏高建议:EM2kg/亩+红糖5-8斤/亩,混合密封泡过夜,次日泼洒,视情况连用2次,一般3天左右可见效。

  

  6、白便肠炎

  

  病因分析:一是水质差塘易出现,如水清、水浑或蓝藻塘,二是虾体质弱,肠道功能差引起。

  

  预防措施:加强投苗前期育水稳水工作,雨前后多施防应激产品,雨后天晴及时进行解毒和肥水补菌工作,内服活性酵母+多维+乳酸菌等。

  

  治疗措施:外泼大蒜素,内服活性酵母等有益菌加强肠道修复。

  

  发病前期通过增氧解毒底净改底并调水减料,有效率可达六七成,但发病中后期有效率则较低甚至无效!

  

  通过年检测发现,白便肠炎病虾肠道,通过弧菌培养基检测发现,绝大多数情况下,黄色弧菌(也就是溶藻弧菌)含量均较高。

  

  7、红体症

  

  病因分析:分为应激性红体(如:天气、水质剧变、进排水操作不当等)和细菌性红体(如:弧菌等病害导致的红体等。年全年均发病普遍。

  

  预防:有条件建议进行鱼虾混养(尤其是土塘),做好育水稳水工作,透明度控制在40cm左右;天气多变时及时泼洒“解毒应激灵”防应激;定期使用“粤海利生素”、“益水原菌”等,定期解毒和改底;蜕壳期加强增氧,泼洒“应激固壳素”;内服“富虾康”、活性酵母等。

  

  治疗:停止进排水,停料,施“解毒碧水安”、“富水美”进行解毒培菌;泼洒葡萄糖;加大增氧;内服“粤海+活性酵母+对虾多维,连用3-5天。

  

  8、铁锈水

  

  一般抽地下水井水容易多发此问题,随着多年来不断地抽取地下水,此问题尤为普遍,前几年地下水的铁锈水并不常见,但是年几乎地下水均出现铁锈水的现象,这值得我们水产养殖业者深思。

  

  危害:容易导致虾生长缓慢,水质不稳定,虾体容易发病。

  

  处理建议:有机酸解毒灵+黑土精

  

  每次进水前后一个小时使用,最好是设置过滤池或者蓄水池沉淀后抽取表层水使用。

  

  五、年虾病应对措施

  

  1、改变传统养殖观念

  

  高位池今后养殖思路:

  

  改变超高密度的养殖观念,采取中密度养大虾!(密度由50-60万向20万左右转变),改变急功近利的养殖模式。

  

  土池今后养殖思路:

  

  混养模式生态防控是土池对虾健康可持续养殖的必由之路,也是目前应对难以防控的白虾病害,提高养殖效益,减少养殖风险的可行措施。

  

  2、结合福建具体情况年土池重点推广养殖模式

  

  淡水区域:

  

  河豚+白虾+少量(草鱼、大头、鲢鱼)混养模式

  

  咸水区域:

  

  河豚+白虾+黄鳍鲷+篮子鱼混养模式

  

  3、选择优质的虾苗

  

  无论早晚造,建议选择大公司大品牌的种苗,无论生长速度还是淡化稳定程度都有保障。

  

  4、重视水质调控

  

  坚持调水和稳水工作,通过解毒、施菌、增氧相结合的方式维持水质,倡导多解毒、少消毒的理念,鱼虾混养模式推行以菌制菌的调水方式,保证水质肥、活、嫩、爽。

  

  5、重视底质改良

  

  不仅要充分认识养虾先养水,还有懂得养水先养底!底质佳则水质良,底质差则水质差!

  

  粤海建议:前期30天每周增氧解毒底净改底一次:,并且补菌一次以芽孢杆菌为主如富水美+益水原菌。中后期缩短间隔为4-5天一次。保持底质良好,水质稳定。

  

  6、重视补钙

  

  虾属于甲壳动物,蜕壳频率较高,1cm虾苗大量不到30小时就蜕壳一次,顺利蜕壳才能正常增重生长,所以每次蜕壳都需要大量矿物质微量元素,尤其是淡水养殖区域,水体一般都会缺乏此类物质,所以补钙补充微量元素在日常管理中应该重视起来。

  

  蜕壳集中期(农历初一十五前后2-3天开始补钙,因为虾蜕壳多数在晚上,所以补钙时间最好选择下午进行:应激固壳素3亩/包+应激高稳C分开泼洒,同时加强增氧,蜕壳期虾耗氧会比平时加倍)。

  

  7、预防为主、管理细心

  

  “抑菌、增氧、调水、内调”防控思路贯穿养殖全程。

  

  养殖过程细心查看料台,增减投料,不可拘泥于理论投料。

  

  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对于难以救治的问题虾,及时处理将损失减到最小。

  

广东潮汕地区对虾养殖模式及饲料概况分析

  

  文/恒兴饲料

  

  市场分布

  

  潮汕地处广东与福建之交界处,水资源丰富,水源主要来源于榕江、韩江、练江,其养殖模式主要为鱼虾混养,分布在揭阳、饶平、汕头、汕尾等一带,受养殖户观念、养殖效益等因素的影响,若养殖效益好,养殖户可根据实际情况将当地的草鱼塘、虾蟹混养塘和莲藕塘进行适当改造,转变为鱼虾混养塘,养殖模式转变较快。

官方数据仅作参考

  

  养殖模式

  

  1.养殖条件

  

  得天独厚的榕江、练江、韩江为潮汕一带的水产养殖提供了有力的水源保障,加上政府对养殖业较重视,池塘开发规划较好,养殖总面积大,养殖区域相对集中。从池塘个体来说,潮汕一带鱼虾混养塘主要以土塘为主,面积一般在10~亩左右,养殖水深控制在1.5米左右,养殖盐度范围为0~2‰,有相应的进排水设施,每3~8亩配一台叶轮式增氧机。苗种来源方面,由于潮汕一带南美白对虾主要的养殖模式为鱼虾混养(极个别与泥鳅或青蟹混养),虾苗放养批数多,苗种需求量大,饶平土苗以其绝对的价格优势占据90%左右的市场份额,平均在30元/万尾,随着养殖技术的提高,部分养殖户开始尝试放养二代苗。

  

  2、混养搭配

  

  潮汕一带南美白对虾养殖模式主要为鱼虾混养,具有抗风险能力强、操作灵活、收益稳定等优点,一般混养种类有草鱼、鲢鱼、鳙鱼、鲫鱼、革胡子鲶,极个别混养罗非鱼。混养原理为:充分利用池塘空间,调节水质,控制疾病的传播,即鲢鱼、鳙鱼为中上层鱼类,对水体有一定的调节作用,草鱼为中下层鱼类,鲫鱼、革胡子鲶、罗非鱼属于底层鱼类,当池塘中有病虾或死虾时,混养的中下层鱼类或底层鱼类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对其进行及时清理,防止病原的进一步传播。

  

  鱼类搭配:草鱼和革胡子鲶可二选一放养;鲢鱼、鳙鱼为必养;鲫鱼属于选养

  

  3、日常管理

  

  一般来说,投喂频率为2次/天,投喂时间为上午8~9点,下午4~5点,具体视天气和水温情况适当调整。投料方式为沿塘边泼洒,投料量则通过观察料台虾的实际摄食情况做适当调整,以投料后90分钟摄食完为宜。增氧机开机时间一般为晚上7点至次日早上8点,中午12点至15点。水质调控方面主要进行肥水、改底、解毒等,具体视虾塘情况听从技术员指导。混养鱼一般年底干塘一次性起捕,虾日常起捕方式主要靠放虾笼进行捕捞,起捕量受虾的规格、价格、健康情况而定,虾规格大、价格好则捕捞量大,反之则少。

  

  饲料概况

  

  潮汕一带饲料类型主要为鱼虾混养料,一般按照单亩年用料1吨计算,近几年,大型企业纷纷进入潮汕市场,夺取约50%的市场份额,本地中小企业占据另外的50%市场份额,但各区域各个饲料品牌的占有率有所差异。大品牌厂家产品档次定位较高,价格亦较高,主要依靠销售团队进行市场开发和维护,及以质量取胜。而本地小厂家主要依托人力成本、生产成本低的优势,以高利润、高资金支持和低价格的优势在市场上占据一定市场。潮汕一带主要有40kg/包的混养料,30kg/包的中档混养料,20kg/包的虾配料,其蛋白含量各有不同。

  

  市场趋势与分析

  

  苗种方面:近两年受天气、苗种退化、对虾早期死亡综合症(EMS)等因素的影响,虾苗成活率低,造成产量低下,饲料市场萎缩,故从长期的苗种发展趋势来看,其在提高放苗成活率方面会有所作为,主要可从三个方面进行考虑:第一,提高苗种质量。由于潮汕一带虾苗主要以饶平土苗为主,其种质退化问题已越来越突出,故从长远来看,二代苗、一代苗市场份额会逐步增加。第二,改变放苗时间。由于清明前雨水多,温度较低,影响苗成活率,造成养殖效益低下,管理难度大,目前养殖户普遍认识到这点,因此年初放苗时间有推迟到清明后的趋势。第三,加大放苗规格。年部分养殖户在塘边建标粗塘,至年此类养殖户明显有所增加。虾苗经10天左右标粗,规格可达3~4cm,放大塘后的成活率达30%~40%,养殖效益较好,经过未来几年的发展与推广,预计会慢慢形成主流趋势。

  

  技术方面:越来越多的养殖户逐渐意识到传统粗糙的养殖方式已经难以适合当今的养殖环境,只有加强自身的养殖技术,把控好日常管理的每个细节,以减少不必要的损失,从而间接提高产量,增加收益。但受文化程度影响,加上信息的不及时,大部分养殖户自身的养殖技术难以有所突破,故此众多养殖户迫切需要饲料公司能加强这方面的技术配套,辅助养殖户做好日常管理。各大饲料品牌公司也意识到这一点,近几年开始逐步培养技术人才、加强技术服务理念、建设技术服务平台。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养殖户选择饲料的品牌,不但取决于饲料的质量、价格、实用性,还取决于饲料公司的技术服务配套。

  

  饲料方面:由于饲料价格大幅上涨及草鱼价格不景气,6~10斤重草鱼价格为5-6元/斤,养殖户混养草鱼密度由原来50尾/亩慢慢降低到平均20~30尾/亩,因而选择较高档次的饲料,大多数养殖户表示低密度放养草鱼是未来改变的趋势,因此南美白对虾养殖逐渐往精养模式发展,饲料亦往高档次发展,从这两年出现的40左右蛋白的虾料就可以看出来。但是,由于鱼虾混养模式的观念在潮汕地区早已根深蒂固,加之半精养、精养模式在养殖大环境差的条件下面临高成本、高风险等诸多问题,大多数养殖户心有余而力不足,宁可保守地守住自己的一块小“奶酪”,也不愿付诸行动地去追求大“奶酪”,故潮汕一带南美白对虾鱼虾混养的粗放型养殖模式往半精养、精养方向的发展不会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养殖模式的发展趋势决定了未来饲料的发展趋势,半精养、精养模式下的虾需要虾配料、白虾料等更高档次的饲料,而不是中低档的混养料,因而从长远来说,高档次虾料将逐渐占据潮汕大市场份额,中低档次的混养料将逐渐退出舞台。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饲料企业是饲料往高档次发展的促进剂,潜移默化的观念灌输,优质经销商的筛选,标杆养户的建立,都是加速饲料发展的有效途径。

虾苗界最专业、最大规模的口碑调查即将展开,向全业界征集20个最具影响力的虾苗企业入围企业必须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具有水域滩涂养殖资格证。

  二、拥有水产种苗生产许可证。有完善的水处理设施设备,有化验室及相关设备及配备化验人员,育苗水体不少于0立方。

  三、年进口亲虾数量不少于对,小苗销量不少于20亿尾。

  四、信誉良好,无重大质量事件发生。

  五、合法纳税。

 

  育苗企业参选提名方式

  1.企业自荐。

  2.行业组织或政府主管部门推荐。

  3.点击填写推荐表格。

报道改变行业

赞赏

长按







































初期白癜风
治疗白癜风什么外用药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szhuazhuangbao.com/azyjjg/324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