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秋季鱼塘管理夺取全年养殖丰收

进入秋季,天气日趋凉爽,水温也逐渐降低,此时既是鱼类生长的旺盛时期,也是鱼类浮头、生病的高发季节。因此,抓好秋季池塘管理工作,对确保全年养鱼丰收具有“决战”性意义。主要应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调控好水质,维护好养殖环境

一是加换新鲜水。每隔5~7天加水1次,每次加入新鲜水20~30㎝;每隔10~15天换水1次,每次换掉30%老水,保持透明度为30~40厘米。二是增加溶解氧。适时开启增氧机,增加池水中的溶解氧,保持池水溶解氧在每升5毫克以上,让鱼类在舒适快乐池水中摄食生长。三是调节pH值。每15~20天使用1次生石灰,每亩用量为10~15公斤,调节ph值在7.5~8.5之间。四是降解有害物。每隔10~15天泼洒1次调水净底威,每亩用量为50~75克,以分解水体和底泥中的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毒有害物质,维护池塘养殖环境的稳定。

  二、科学投喂,保障营养

秋季仍是鱼类生长旺季,也是饵料投喂最多的一个时节,占全年投饵量的40%以上。9月份,秋高气爽,水温在22℃以上,只要天气正常、水质良好、无浮头、无发病,即可大量投喂。日投喂3次,早上8:30左右投喂青饲料或其它粗料,中午12:00左右、下午17:00左右投喂配合饲料或其它精料,配合饲料投饵量约占池鱼总体重的3%~5%,青绿饲料的投饵量占草食性鱼体重的30%左右。进入10月份,青绿饲料逐渐减少,对草食性鱼类应增加投喂配合饲料的比重,吃食性鱼类主要投喂配合饲料,投饲量为3%左右。11月份,水温逐渐转凉,鱼的摄食量下降,日投喂2次,分别于上午8:30~9:30、下午15:00~16:00各投喂1次。具体的投饵量应根据天气、水质、池鱼的摄食情况及所投饵料的种类灵活掌握。

  三、坚持预防,减少病害

秋季为鱼病的流行期,应采取“以防为主、防治结合、无病先防、有病早治、外消内服”的积极防治措施,控制病害的发生和漫延。一旦发现池鱼生病,应及时诊断病因,科学选用药物,控制病情的扩大或蔓延,以免造成损失。

  四、防止浮头,降低风险

经过春、夏两个季节的养殖,进入秋季,随着养殖鱼类个体增大,池鱼密度也达到全年之最。由于投饲量大、池中有机质含量增多,加之昼夜温差大,池水对流强烈,造成“转水”,极易发生缺氧浮头现象,若发现不及时或措施不到位,即能造成泛塘,甚至导致大批鱼类窒息死亡。从而给养殖生产带来极为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广大养鱼户必须由专人巡塘观察。发现有浮头征兆时,必须立即冲水或开启增氧机。当增氧机因故无法使用时,采取抛洒增氧灵、粒粒氧等措施,进行应急抢救。

  五、适时起捕,降低密度

适时起捕,降低池鱼密度,是取得较好养殖效益的一项关键措施。入秋后,部分养殖鱼类已达商品规格,在价格比较合适的情况下,应适时起捕供应市场。这样做的优点有:一是成鱼还未大量上市,既可调剂淡旺余缺,又能卖出好价钱;二是可规避因浮头、发病而带来的养殖风险;三是能及时降低池鱼养殖密度,促进存塘鱼的快速生长。(金湖县渔业科技入户)

赞赏

长按







































北京中科医院曝光
白癜风治疗



转载请注明:http://www.szhuazhuangbao.com/azyjjg/26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