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风采浙传大师哥叶青林驻台七年,作

在刚刚过去的台湾领导人马英九记者会上,东南卫视记者叶青林作为在大陆媒体记者中第一个进行提问,也是唯一一个获得提问资格的大陆记者,其现场提问的照片被多家媒体使用。

也许经常看东南卫视节目的很多同学知道叶青林,他是东南卫视首席主播、首席记者。但并不知道他还是我们浙传的大师哥,来自95级播音班。

两岸领导人时隔多年首次会面,意义重大。在此次的记者会中,让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叶青林在现场提问的场景。

叶青林媒体都说这次会面具有里程碑意义,是开启两岸发展的新篇章,那么在您的印象里,未来的新篇章是什么样的?马英九我在三天前的记者会上已经说过,这不是为了哪个个人或者哪个政党,而是为了台湾,为了台湾在未来能够继续跟大陆互动,将来台湾的领导人跟大陆领导人应该还有机会仿照现在的情况来进行。换句话说,我的目的是为了两岸领导人的会面变成一个常态的平台踏出第一步。因为台湾跟大陆现在已经到这个地步了,双方领导人还没见过面,这是蛮奇怪的事。不是吗?所以这个时候能够见面,把相关的问题统统盘点一下,很坦率地交换意见,这种机会,我觉得应该是属于一种经常性的活动,因此我们的目的是这样。“其实,提这个问题不是我初衷”

在记者会上的提问,让叶青林在自己的朋友圈里也“火”了一把。提到为什么要问上述问题,叶青林告诉记者,“这不是我原本想问的问题,是我的临场发挥。我最想问马英九的是“这次习马会,您与习书记是以先生互称,在您的印象中,习书记是一个怎样的人?以您的交友观来看,你们会成为朋友吗?”。

作为一名驻台七年、对两岸了解比较深入的记者,在这样重要的场合中,放弃这样精心准备、并有可能让自己一炮走红的问题实在是让人费解。而叶青林则表示,自己是“有意为之”。“一方面,在前面的提问中,台湾媒体问了很多类似八卦、娱乐性的问题,我认为记者会有点偏离两岸领导人会面的主题。另一方面,我要体现大陆媒体的格局和担当来,把记者会拉回到主轴上。尽管从专业角度来讲提的那个问题不是很完善,要把“印象”改成“脑海”啊等等,但是从效果来讲,记者会又重新回到主题上来,也就达到了我提问的目的。”

10年涉台报道,我和新闻情怀都还在路上

从年开始,叶青林开始做涉台报道,年,东南卫视获得地方媒体驻台湾报道权限,他则作为记者被派到台湾记者站对台湾事务进行报道。对于此次的习马会,叶青林表示两人谈到两岸热线,大陆专升本的同学可以去台湾交换等,很务实,也谈到和平的重要,要为后代铺路,而这不是口号,这样的话语,台湾民众听得进去。也是真正是为了两岸的交流和发展、为人民福祉着想,是“超乎预期”的。

年从浙广毕业后,叶青林就来到了现在的工作单位。起初他是在福建电视台,现任东南卫视《海峡新干线》栏目主播,首席记者。年,叶青林赴英国桑德兰大学攻读传媒硕士学位。在学习期间,叶青林还在BBC工作了一年,其拍摄的纪录片还获得了英国“奥斯卡”,即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BAFTA)。

年硕士毕业,正在他考虑是否要回国工作的时候,东南卫视说开始发展对台节目,叶青林便毅然回来发展。“一方面福建、浙江两省和台湾的关系密切,而且我一直也有这样的新闻情怀在里面,所以就回来了。”

七年磨一剑,水到渠成

从年起,叶青林每年的大半年时间都在台湾驻点工作。涉台报道做了10年,他说“这十年间,我见证了两岸关系发展的重要节点。年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来大陆,使两岸关系开始破冰,到后来两岸两会领导人恢复制度性会谈,以及之后每年举行的国共论坛。两岸关系发展论坛,我觉得此次会面本身就是水到渠成。

当然,这次见面会上大家说我是第一个大陆媒体记者提问,其实我有很多的第一次,国台办新闻发布会上的第一位地方媒体记者、首位驻台湾报道的地方媒体记者。所以,我自己在台湾工作这么久,混个脸熟,台湾方面也认识我,会点到我也是很自然的。

驻台七年,他与台湾方面的记者,不管是蓝营还是绿营,都成了很好的朋友。这样的情谊在此次记者会上,他也深有感触。“当时会场很挤,我坐那边,刚好台湾一位记者前辈,是我很敬仰的一位同仁,就过来问我说可不可以“分我一半屁股,我们一起坐?”正如我和那位同仁共坐一把椅子一样,我们俩谁站起来那个椅子就会不稳,两岸关系也一样。

对于习马会和两岸关系,叶青林表示“我们媒体人不仅仅是记者,还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记录者和参与者,于我本人而言,更希望成为两岸交流的使者和交流的桥梁。”

浙广的大忙人儿和热心肠

大学期间的叶青林是个“大忙人儿。”他是当时的十佳歌手,活跃在学校的各个社团;他喜欢新闻也喜欢主持,颇为自豪是主持了从本系到外系包括学校校庆等大大小小的晚会;此外,他当年还喜欢运动,他至今仍清楚地记得蒋老师说他校运会上的米跑,“前米是自由泳,第二个米蛙泳,第三个是蝶泳,第四个就是狗刨了。”

提到大学生活,叶青林说“我们这几届对浙广的感情很深,当时学校学生不像现在这么多,所以大家各系之间都相互认识,关系也都很好,我不是班委但是我比较热衷于跟班里的同学打交道,直到现在也是这样。对于学校的未来之星广播电台,我也很怀念。”同学王芳说,“当时班里的男生会照顾我们这些女生,叶青林也很热心,对班里很多事情很上心。”

提起叶青林,已经退休的班主任宋秀兰老师说,“他在业务上、在专业上都比较优秀,属于厚积薄发,现在的成就是在意料之中的。”另一位班主任蒋育秀老师则告诉记者,“叶青林啊,他是个很活跃的学生,很热心,有时想找哪个同学联系不到的话也会找他。他们这批学生在上大学之前就对专业和行业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接触,相对来讲思想比较成熟,有自己努力的方向,也很优秀。”

做记者型的主持人是我一直以来的坚持   在很多人看来,做一名到处奔波的记者远不及坐在演播室做一名主持人更有诱惑力。但是叶青林不一样,他毕业后去福建电视台的原因很简单,“他们能给我提供一个做新闻报道型主持的机会。” 成为记者型的主持人是叶青林一直以来的追求,他认为没有记者做新闻的经验和经历,便无法成为一名好的新闻主播。他先后在福建省电视台各频道主持过《银河之星打大擂台》、《家有明星》、《娱乐新闻网》、《娱乐新势力》、《我为车狂》等节目;出过《青耳林听》原创音乐专辑,也是福建省首位发行唱片的主持人;从英国留学归来后,他转型新闻记者、主持人、评论员。此后,他担任大陆驻台记者联谊会秘书长;《海峡新干线》节目主播;《海峡夜航》主持人;《闽商闯四海》主持人。

正如自己的发展轨迹一般,对于播音班的师弟师妹,叶青林说:“如果你想做一名新闻主播,一定要从做记者的历练开始,积累经验,那样你才能做得更好。当然,在学校要上好马哲、思修这样的通识课,这对你以后做新闻很重要。如果你想成为一名综艺节目主持人,你就要把自己当做一个艺人来培养,表演、舞蹈、音乐都要比较精通。”

在新闻和主持道路上走了这么多年,叶青林以他的亲身经历提醒在校的学弟学妹们入行需做好充分的准备。“传媒行业表面上看起来光鲜靓丽,但是真正做起来确实需要你的坚持,虽然你的付出跟获得的经济回报不一定成正比,但在你的长期坚持之后,这些经验和经历会慢慢地或是在不经意间回馈给你。所以要做这行的话,还是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排版:姚羽沁

来源:浙江传媒学院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中科白癜风医院助力健康中国
白癜风山东哪家医院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szhuazhuangbao.com/azyjjg/223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