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中的浮游动物由轮虫类、枝角类、桡足类和原生动物组成。它们的大小依次分别为:小于02毫米,0.2-0.6毫米,0.3-3毫米和5-5毫米。浮游动物同浮游植物一样都是鱼类不可缺少的天然活饵料。其中鳙鱼终生都滤食浮游动物。轮虫类和原生动物是草鱼、鲢鱼、鳙鱼、鲤鱼、鲫鱼、鳊鱼和团头鲂等多种鱼类的鱼苗天然开口活饵料。
一、鱼池中的浮游动物主要种类
浮游动物是一类经常在水中浮游,本身不能制造有机物的异养型无脊椎动物和脊索动物幼体的总称,在水中营浮游性生活的动物类群。它们或者完全没有游泳能力,或者游泳能力微弱,不能作远距离的移动,也不足以抵拒水的流动力。
(桡足类)
浮游动物是经济水产动物,也是中上层水域中鱼类和其他经济动物的重要饵料,对渔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很多种浮游动物的分布与气候有关,因此,也可用作暖流、寒流的指示动物。许多种浮游动物是鱼、贝类的重要饵料来源,有的种类如毛虾、海蜇可作为人的食物。
此外,还有不少种类可作为水污染的指示生物。如在富营养化水体中,裸腹溞、剑水蚤、臂尾轮虫等种类一般形式优势种群。有些种类,如梨形四膜虫、大型溞等在毒性毒理试验中用来作为实验动物。
1、轮虫类
(轮虫类:鞍甲轮虫)
轮虫类体长0.2-0.6mm,世代时间1.25-7天。种类和现存量都较多,是下塘鱼苗的最佳适口食物。
我国鱼池中的主要各类有:萼花臂尾轮虫、角突臂尾轮虫、壶状臂尾轮虫、晶囊轮虫、疣毛轮虫、裂足轮虫、三肢轮虫、针簇多肢轮虫、泡轮虫和龟甲轮虫等。
2、枝角类
(枝角类:裸腹溞)
枝角类,又简称"溞类",水溞(水蚤),俗称红虫,属无脊椎动物,甲壳纲,鳃足亚纲,枝角目。
身体短小,一般体长0.3-3mm,视具体种类而定,如大型溞可达到4.2mm左右,长圆形,分为头部和躯部,侧扁体节不明显。除头部裸露外,身体其余部分包被于透明的介形壳瓣内。头部有2对明显的触角,第1对触角较小,第2对特别发达,可分为内枝和外枝,能在水中划动,为运动器官。胸肢4~6对,摆动时可产生水流,上有长刚毛,可将食物过滤后送入口中。
点击下方小程序,即可进入北京中科白癜风双节惠民国庆告白中科白癜风换肤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