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渔业旺旺旺春季鱼苗这样养

医院订阅哦!

春天是个播种的季节,对于渔民来说现在是投放鱼苗的好时期,为了高存活率和质量,很有必要了解下鱼苗养殖技术!小编已帮大伙整理好了,抱走吧!

输12

鱼类苗种培育技术要点有哪些呢?

鱼苗培养分哪几个阶段?

鱼类苗种培育是指从水花鱼苗下塘后培育至夏花鱼种的生产过程。受精卵经过孵化,鱼苗破卵而出,生长至卵黄囊消失、腰点明显的仔鱼,称之为水花;经过10~15天养殖,将水花培育为1.5~2.0厘米的稚鱼,称之为乌仔;乌仔经10~15天养殖,培育成3.0厘米左右的幼鱼,称之为夏花或寸片。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成活率不高?

由于鱼苗种游动能力和摄食能力低,对外界环境适应性弱,对敌害生物抵抗力差,在鱼苗种培育过程中,常常出现成活率不高,甚至全军覆灭的情况。

为了提高鱼苗的存活率,要做好下面的工作!

(一)放苗前的准备工作

01

池塘的选择

池塘要求进排水方便,电力设施完善。池塘面积以3~5亩为宜,池塘不易过大,大池塘容易形成风浪,鱼苗游动能力弱,风浪可能导致鱼苗碰撞池壁而死亡,风浪还容易引起鱼苗顶水而耗费能量;大池塘也不利于早期饵料的投喂;池塘太小水温变化快,水体环境不稳定,鱼苗成活率低。

02

清淤和消毒

在冬季将池水抽干,除去过多的底泥,挖松剩余的池底,使底泥和空气充分接触而被氧化,池底进行曝晒。鱼苗放养前15天左右开始清塘。清塘分为干法清塘和带水清塘两种,干法清塘使用生石灰千克/亩或者漂白粉5千克/亩,化水后立刻全池泼洒。带水清塘往池塘中注水30~40厘米深,用生石灰千克/亩或者漂白粉10千克/亩对池塘进行消毒,以杀灭池塘底泥和水体中的敌害生物及病原微生物。

03

饵料生物培育

水花培育的适宜水温18~25℃。向池塘注水至水深厘米左右,池水不能太浅,太浅水温变化快,不利于鱼苗存活;太深水温上升慢,太阳光不能照到水体下层,不利于浮游植物的培育。注水时要用60~80目的筛绢布进行过滤以防止带入有害生物。鱼苗孵出3天后,开始摄食外界人工培育的适口天然饵料,因此,鱼苗下塘时育苗池中要培育充足的适口天然饵料,否则鱼苗就会在短时间内消瘦死亡。浮游动物(轮虫)是鱼苗较好的开口饵料,在放苗前要做好轮虫的培育工作。在投放鱼苗前5~7天(因水温而定),投施腐熟有机肥~千克/亩进行肥水,投放鱼苗时轮虫繁殖可达到高峰期。

04

优质鱼苗的选择

鱼苗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成活率的高低。要选择群体色一致、规格整齐、游动活泼、健康无畸形的鱼苗放养。将鱼苗放置水盆中,将水搅动成漩涡状,鱼苗能在漩涡边缘逆水游动为优质苗种。鱼苗的放养应掌握时机,在刚开口摄食时下塘最好,此时鱼苗卵黄囊刚消失体色变黑能平游,过早过晚都影响成活率。过早鱼苗体弱,成活率低;过晚则称之为“老苗”,鱼苗生长速度慢,甚至长不大。

(二)放苗时注意事项

01

提前试水

可以采池塘水样进行水质检测。有条件的可在大批鱼苗下塘前1~2天,取少量鱼苗放入鱼池中的网箱观察6小时,若活动正常再大批量放苗。为了减少水体中有害物质的含量,可在放苗前1~2天用增氧机曝气。

02

调节水温

放苗前进行水温调节。鱼苗运输至目的地后,先不打开运输袋,是将运输袋放入池塘边水浅处,使运输袋中的水温与池塘水体的温度慢慢趋于一致,一般要经历30~60分钟。平衡水温后,打开运输袋,加等体积的池塘水到运输袋中,使鱼苗逐步适应新的水体环境,10~15分钟以后,将鱼苗下塘,切记要轻放,不可悬空倒苗。

03

饱食下塘

经过运输,鱼苗比较虚弱。因此要求放苗时,鱼苗处于饱食状态。取蛋黄用纱布包裹在盆内揉搓,漂洗成蛋黄水。在池塘中放置密眼网箱一个,将调节好水温的鱼苗放入网箱中,再将处理好的蛋黄水泼洒入鱼苗箱。如果鱼苗数量不多,也可用大的容器替代网箱。每10万鱼苗用1个蛋黄。鱼苗食用蛋黄后,肉眼可看见鱼体腹部有一条黄色线,此时可下沉网箱的一角,使鱼苗缓慢放入池塘。

04

合理密度

放养密度过高容易造成鱼苗缺氧浮头或因饵料不足抑制鱼苗生长,而缺氧通常在夜间发生,此时鱼苗太小又不利于观察,经常导致鱼苗培育失败。不同鱼类苗种的生长速度差别很大,鱼苗培育一般不宜混养,通常一口池塘只培育一种苗种。每亩放养鱼苗10万~15万尾。

(三)饲养管理

01

控制水量,及时补水

鱼苗下塘时池塘水深约厘米,通过饵料的投喂,池塘水质会变肥,且随着鱼苗的生长需要更多的生存空间,应及时向池塘中加注新水。鱼苗下塘后每隔5天左右补水1次,每次补水不宜过多,水深10厘米左右较为合适,过多会导致水体环境变化大。进水口处设置细密的纱网以防止野杂鱼或其他有害生物的进入,单次加水时间不可过长,以免鱼苗长时间顶流游动损耗体力。

02

投足饵料,及时施肥

鱼苗下塘后的第二天开始泼洒豆浆进行投喂。一般投饵量为每天0.2千克大豆/万尾鱼苗。将黄豆浸泡10~12小时后打浆,均匀泼洒泼喂。每天投喂4次,投喂时间分别为上午8时和11时,下午2时和5时左右,在鱼塘四周泼洒。需要注意的是磨好的豆浆要立即进行泼洒,以免存放时间过长引起细菌的滋生而变质。如果池塘水质太瘦,需要及时向池塘追肥培育生物饵料。经10~15天培育后,鱼苗长至1.5厘米,此时,鱼苗开始转口,要开始投喂粉料,每天每亩投喂1.5~2.0千克粉料在池塘四周的浅滩处。

03

加强管理,注意防病

鱼苗入池后要加强巡视,每天早晚各1次,观察鱼苗的生长情况,特别要注意观察黎明时候的池塘情况,以防缺氧。鱼苗培育期间,有两种病害特别常见。一是气泡病,气泡病分两种:一种是由于池塘中氧气过饱和引起的,通常采用往池塘中添加清水的方法来解决;另一种是由于池塘底泥发酵所产生的气体,如甲烷、氮气等,这种问题的解决主要是靠改善底质,做好前期的清淤工作。二是跑马病,鱼苗下塘15天左右,长至1.5厘米,此时鱼苗已经明显变大,即将转口,开始在浅滩处自主觅食,需要补充大量的食物,如果没有足量的饵料,将会沿着池塘四周群游,称之为跑马病,在鱼苗放养密度过高的池塘较为常见。为了避免该病的发生,需要每天投喂充足的粉料促进转口。

04

拉网锻炼,增强体质

拉网锻炼是鱼苗培育的关键技术之一,其目的是为了增强鱼苗体质,提高耐氧能力,从而提高运输成活率。拉网锻炼要选择在晴天上午进行,做到细致轻快不伤鱼。第一次拉网操作须特别小心,拉网速度尽量慢一些,将夏花鱼种围集在网中,检查鱼的体质后,随即放回池内。隔1~2天进行第二次拉网,第二次拉网后就可以进行分塘放养了,而对于需要长距离运输的鱼种,在第二次拉网后可将鱼苗放入水质清新的池塘网箱中进行一夜的暂养,以增强鱼种对长途运输的适应能力,提高运输存活率。

苗种运输要注意些什么呢?

一定要选择好进苗的时间,建议在水温较高的晴天投放苗种。为减少温差,尽量在上午进行运输,使鱼苗在中午前到达。此外,运输密度不宜过大,规格为70厘米×40厘米尼龙薄膜袋,在水温不超过25℃的条件下,水花的运输量以不超过10万尾/袋为宜。

End

欢迎







































北京白癜风哪家最好
白点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szhuazhuangbao.com/azyjjg/1952.html


当前时间: